传统文化观与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xiand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杜丹(1991-),女,重庆永川人,本科生。
  摘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内容可简化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些基本道德规范,其中深刻地体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观。传统文化中的礼观、诚信观和勤俭观为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注入一支文化强心剂,使公民道德建设因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而更具有人文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公民道德;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但又紧迫的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其强调“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培养和增强公民道德素质,具有指导意义。充分挖掘《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蕴含的中国文化观,以充实当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 “人而不仁,如礼何?”与“明礼”
  中华民族素来以“礼仪之邦”著称,“礼”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强调“要大力提倡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1]“明礼诚信”中“礼”意为“礼貌”、“礼节”或“礼仪”,它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道德规范,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1.礼之本源
  追溯其本源,《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本指古人敬神时用的一种祭器和祭品,进而指祭祀的仪式。[2]随着社会形态的不断演化,礼也逐渐带有一定的阶级性。春秋时代十分重视礼,礼体现出极高的地位。晏子回顾礼制的历史事实,说明礼自古以来即是治国之道,并且长存不亡。[3]而到了孔子,其强调:“人而不仁,如礼何?”①可见孔子为礼注入了仁的血液。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人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②孔子批判地继承了礼的内涵,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但孔子的礼主要体现的是周礼。而荀子对于礼阐述进行了详细地论证,正如荀子所言:“先王惡其乱也,故制礼以分之,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③在荀子看来,礼的出现是调节人们内心的欲望,使得物质与欲望达到内心的平衡,也是人内心的一种本质反映。而要让每一位公民真正做到文明谦让,则需要形成一定的道德修养,即“凡用血气、意志、知虑,由礼而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④这同时也对于人际交往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一切讲求礼仪、礼节,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张弛有度。“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此之谓也。”⑤作为荀子思想的核心,礼既是个人安身立命的依仗,也是社会秩序得以维护的根据。[4]从春秋战国的“礼坏乐崩”到孔子“克己复礼”,再到荀子构建以“礼”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其历史沿革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公德的构建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
  2.礼之延续
  随着时代的变迁,礼的内容不断得到充实,不仅包括父母与子女、长幼、亲朋、同事等之间的人伦礼节、礼貌,而且还包含餐桌礼仪、工作礼仪、接待礼仪等等社会化的公共礼仪。在当代,礼更多地是与风俗和道德相联系起来,这使得礼的外延也在不断地扩大。入乡随俗,每个地区的风俗人情各异,进入其中就要尊重其风俗人情,这也正体现出一个人自身的礼节和礼貌。现代人口中更多地说的是这个人有没有礼貌,或者讲不讲道德,即是对于礼最真实的反映和评价。礼延续至今,已融入并贯穿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明礼是社会公德在当代的现实表达,同时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题中之义。
  二、 “诚之者,人之道”与“诚信”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到“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5]可见当代诚信问题依然严峻,失信、毁约等事例屡屡发生。其十六条提出“要大力提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6]以上两方面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里的诚信观。
  “明礼诚信”中“诚信”二字连用为一个概念,但在传统文化观里,“诚信”实则为“诚”和“信”。“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⑥此“诚”意为“真诚”,真诚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与人相处的根本前提。“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⑦“诚”可天性使然也可后天教化,知晓“诚”固知晓“诚”的功能和作用。故“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⑧、“其次致曲,曲能有诚”⑨、“故至诚无息”⑩,诚之至诚,永远不会停止。“至诚之道,可以前知”B11,对于当代人而言,至诚似乎过于玄妙,过于高严,其实不然,只要认真做好身边小事,真诚待人待己,将真诚做到极致,也可以达到至诚之境。
  “信”可谓“诚”的外化,“子曰:‘言忠信’”B12“信”乃讲求信用解,如何做到“信”?则“与国人交,止于信。”B13、“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B14“子以四教:问、行、忠、信。”15这也就要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自觉做到讲求信用,尤其是在与人交往时,应以诚待人,以信处事。针对目前我国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市场主体更应讲求信用,这是其获取合法利益的前提条件之一。学校教育中也应该涉及遵守信用等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校风班风,杜绝如考试作弊、弄虚作假之类行为,使学生真正做到诚信。
  马克思指出:“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16诚则信,信则诚,诚信贯穿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历史,不断地被各种能人志士所遵循和实践,传承至今,依旧有着积极的社会效应。《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体现出的诚信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一定发展的今天,不管是对于企事业单位还是个人,其体现出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三、崇“勤”、尚“俭”与勤俭自强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勤俭自强”中“勤俭”可直译为勤劳节俭,这一解释受着中国农耕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背景。蛇年春节前夕,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始倡导勤俭节约之风,不少民众在春节的餐桌上也开始实施“光盘行动”。[7]可见2013年人们对于“勤俭”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视,而勤劳致富,勤俭持家,仍然是当代中国家庭观念的浓缩体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方面,“勤俭”可借助“勤”和“俭”阐述。“箴之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B17“勤”在此意为勤劳,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会获得一定的收获。虽然囿于社会固有的阶级性,勤劳付出不一定会都得到回报,但不劳而获是肯定行不通的。“俭”则为“节俭”,“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B18崇尚“俭”,在这里,“俭”不仅是古代人们行为的外化,同时也是一种人生通达的态度。
  另一方面,“勤俭”在字里行间还透漏出节制节约的气息,折射出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和利益诉求。而真正将勤俭观阐述得比较彻底的是战国时代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其倡导的“节约”、“节葬”虽不及“兼爱”、“非攻”更能代替墨子的思想,但其对于当代社会存在的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附加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墨子所谓节用的内容,一是节约用财,“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B19二是节约丧葬开花费。墨子自称“贱人”体察社会底层现状并深谙百姓疾苦,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士君子,申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20其深刻体现出“节约”、“节葬”乃勤俭的应有之义。
  随着时代的变迁,勤俭的外延进一步拓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其内涵也更加丰富和充实起来。
  五、结语
  中国五千年来朝代虽有兴亡,文化虽有昌晖,中国人在大体上都能坚守传统的观念、理想、价值、意义。[8]“最美妈妈”、“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等等即是最为典型的例证。但针对目前频发的各种公民道德败坏甚至沦丧的事件,其中也不乏违背礼观、诚信观、仁爱观、自律慎独观、勤俭观和生态观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观在内的恶性事件,需引起国家和社会对于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通过挖掘《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中国文化观,意在唤起公民对社会公序良俗的审慎思考,以及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但如何通过文化自觉让公民能够做到在遵守公民道德的前提下,“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则需要进一步探索。(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5][6]《公民道德建设实施实施纲要》全文[EB/OL].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6/200 11024/589496.html.
  [2]黃坤.《论语》入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8).
  [3]陆建华.先秦诸子理学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12):2-3.
  [4]高春花.荀子礼记思想及其现代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2):244.
  [7]《2013年全国两会网民最关注的五个“热点话题”》[EB/OL].http://ah.people.com.cn/GB/n/2013/0301/c349998-18234850.html.
  [8]程石泉.中国哲学综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
  注解
  ①杨伯峻译注:论语释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4页。
  ②杨伯峻译注:论语释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3页。
  ③(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37页。
  ④(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3页。
  ⑤(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4页。
  ⑥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01页。
  ⑦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04页。
  ⑧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06页。
  ⑨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08页。
  ⑩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4页。
  B11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0页。
  B12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33页。
  B13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页。
  B14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9页。
  B15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6页。
  B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5页。
  B17朱东润选注.左传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79页。
  B18[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53页。
  B19李妙根撰.《墨子》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B20李妙根撰.《墨子》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页。
其他文献
(接上期)四、经办国家垄断贸易的企业《中国入世议定书》第6条两款的规定,文字虽简要,但却囊括了GATT1994第17条和乌拉圭回合达成的《解释GATT1994第17条的谅解》的基本规则
安全施工是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核心要求,而施工安全的精细化管理是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上的重大变革与大胆创新,其保证了公路工程的施工安全,同时也推动了公路工程企业的平稳发
在现在的中职教育中更多的开始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人感情以及重视对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在英语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口头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
托马斯·曼《老年的冯塔纳》成文于1910年,是著作集《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中最后一篇,中文版本于2013年由朱雁冰翻译、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文中托马斯·曼从一卷冯塔纳的
唐生智(1889-1970),字孟潇,湖南东安人。保定军校步兵科一期毕业。在湘军中累任要职,后转率部号称“佛军”。抗日战争时,唐生智任军事参议院议 Tang Sheng-chih (1889-1970)
简而言之,裁员是指用人单位集中辞退富余人员的行为。虽然大多数用人单位是因为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濒临破产等被迫为之,但员工并非只有无奈接受或任凭权益受损,而是照样有权说道说道。  没有事先说明方案  被裁员工有权说“不"  [案例]祝福秀等27名员工所在公司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一年来出现连续亏损。2016年3月底,公司为扭转局面,决定调整经营方向,并裁减祝福秀等27名员工。为迅速落到实处,公司
期刊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差异不仅体现在语言、词汇和语法上,更体现在语言的文化特征上。本文从语言的文化特征角度,阐述了翻译过程中注意非语言文化因素
机油是润滑油的俗称.本文主要介绍大众捷达汽车发动机大修后,导致机油窜烧的现象,通过检测气缸的缸径,气缸的圆度和圆柱度误差,都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经过拆检发现,导致故障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化工企业的市场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目前我国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与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化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工作.化
电气自动化专业是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其培养专业化电气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事关我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文章倡导以合训分流的方式去开展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并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