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虫病并左侧肢体偏瘫一例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chr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20岁,农民.因“发热,左侧肢体无力3d”,于2011年6月30日21时入院.患者6月28日清晨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39℃,弛张热,伴头痛,全身酸痛,眼眶疼痛明显.6月29日10时左右感觉左侧肢体无力,活动受限;无呕吐、晕厥、抽搐.发病后曾到云南省开远市血栓病医院治疗,发热症状无改善,后转入我院.患者病后尿潴留。

其他文献
甲状旁腺素(PTH)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调节钙磷代谢平衡的因子,慢性肾衰竭可出现钙磷代谢紊乱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其特征为高PTH血症、甲状旁腺增生和钙磷代谢紊乱.SHPT不仅可导致肾性骨病,而且可引起皮肤瘙痒、贫血、神经系统损害及心血管疾病.大量证据显示,SHPT可促进慢性肾衰竭患者血管钙化,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密切相关[1].我科对部分SHPT患者采用骨化
多药耐药性是乳腺癌化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MDR1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的增多是引起多药耐药性的一个重要因素.P-gp可以利用ATP提供的能量将肿瘤细胞内的化疗药物泵出胞外,使胞内药物浓度不断下降,从而使药物的抗癌作用减弱甚至消失,肿瘤细胞出现耐药.据研究,许多机制参与调控乳腺癌MDR1基因及其产物P-gp的表达。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在心肌血供中断一定时间内恢复血供,原缺血心肌发生较血供恢复前更严重的损伤[1].随着对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这种广泛分布、含量丰富的小分子多肽在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着重要作用.现就近年来GSH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患者女,30岁,因“发现左上腹肿块1年”入院,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腹膨隆,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左上腹肋缘下可触及一大小约10cm×8cm的包块,质中,表面光滑,移动度不佳,叩诊为实音.腹部B超:左侧腹部可见一大小为103 mm×89 mm的囊性回声区,边界清,紧贴脾脏和左肾下极.腹部CT:胰尾部可见一类圆形囊性包块影,直径约96 mm,边界完整,增强后囊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