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指引成功之路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lil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年后可成为一流人物,所以现在要下定决心
  [索尼]大贺典雄
  
  1950年,东京通信工业(其后的索尼)成功地使日产第一台录音机G型商品化。盛田昭夫负责将产品带到企业、大学、政府机构做展示销售。
  不久,东京艺术大学声乐科的一位叫大贺典雄的学生来到索尼,对改善G型录音机的性能提出了具体建议,其专业程度令专家都为之惊讶。此后大贺就频频进出索尼公司。
  大贺完成大学学业之后,前往德国柏林国立音乐大学留学。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参加了奥地利主办的莫札特诞辰两百周年纪念音乐会,并且得奖。从此他便踏上一流的歌剧歌手之路。
  1959年,他自己中断了这条路。
  这年,盛田为了销售晶体管收音机,邀请大贺和他一起完成欧美巡回旅行。在从欧洲驶往美国的客船上,盛田盛情邀请大贺进入索尼:“作为音乐家,你是一流的。我想,你一定也能成为一流的经营者。不过,要做个经营者,最少必须学习10年。目前你不到30岁,如果你下定决心,40岁之前必定能成为一流的经营者。请你现在就下定决心吧!”
  大贺对盛田的话感到不解。他自觉是个声乐家,对商场丝毫不感兴趣,同时也不认为自己有成为经营者的素质。可是,在盛田不断地劝说下,大贺终于决定进入索尼,成为第二制造部经理,时年29岁。
  大贺1966年担任CBS新力唱片公司总经理,10年之间使其销售额跃升为日本第一。1982年,他担任索尼总经理,开始了他世界性的发展。
  有人说:企业人工作的一半就在于培育人才。先走一步的人和后来者全然不同。盛田成功地扮演好了这个角色,大贺则在关键时分应和了这个机缘。
  
  “没有期限”的目标是永远无法实现的
  [软件流通公司]孙正义
  
  1978年,有位年轻人非常谨慎地抱着一大包东西,拜访了夏普的奈良工厂。他在接待他的工厂主管面前打开布包,拿出一台将日语翻译成英语的电子翻译机,热切地说明这台机器的性能、构造。这个年轻人说:“这台机器价值一亿日元,买不买?”
  买卖成交后,他以这笔钱作资本,三年后成立了电脑软件流通公司。这个年轻人就是孙正义。当他前去夏普拜访时,还只是个22岁的大学生。
  从开始实施自己的理想到目前为止,孙正义都执行了一套周密的时间战略。
  孙正义早就立下志愿,要当一位企业家。在大三时,他就为自己订下日课,每天要想出一种能够赚取事业资金的商业构想,并限制时间5分钟。
  这是一项既避免妨碍自己的功课又能提高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限制。
  这项日课实行下来,孙正义积累了数百种商业构想,其中之一是电子翻译机。
  孙正义成立的软件流通公司相当活跃,凭借公司的股份,成了资产达二千亿日元的商界名流。但这只是孙正义的出发点。他曾公开表示,软件流通公司在21世纪的数字情报产业中,成为世界第一才是最终目标。
  正如拿着大包去销售电子翻译机一样,孙正义对达成目标行动也设计了一套设定时间的架构:“20多岁创立事业,30多岁赚得资金,40多岁决出胜负,50多岁有所成就,60多岁时使其传承下去。”
  这是一项人生以10年为一个阶段的伟大构想。
  孙正义的自我实现就产生于“每天以5分钟时间想出一个点子”。这种精细的时间感以及“以10年做区分,展开事业”的人生设计,是他成功的基础。
  所谓“最近”的目标设定与“尽早”的时间设定,可说毫无意义。一旦决定了目标,就必须决定“什么时候”完成,否则,没有期限的目标是永远无法实现的。
  
  成功人生不气馁、不懈怠
  [精工]服部金太郎
  
  日明治初期,某一个下雨的日子,一位在日本东京京桥舶来品店工作的14岁少年瞪着对面的钟表行发呆。
  下雨天,不管是自己的店或钟表行,店里都同样冷清,但舶来品店里的店员十分悠闲,而钟表店的店员却很卖力地修理钟表。
  “同样是卖东西,钟表店没有客人时也在做修理的工作,毫不浪费时间。”
  这位少年因而下定决心,要开一家钟表行。他就是世界有名的钟表制作公司精工舍(其后的精工)创业者服部金太郎。
  服部辞去工作,到钟表行服务,想要学会修理钟表的技术。但是,钟表行是不会马上教伙计这种技术的,必须先从打扫等杂务做起。服部一点也不感到气馁、焦躁,而是以特有的勤勉努力工作。
  1881年,21岁的服部在银座开设服部钟表店。他致力于进口销售。他想,日产钟表的技术远不如外国,为了提升技术,服部认为接触更多的舶来品是条捷径。
  由于得到许多外国顾客的信赖,服部钟表店迅速发展。
  因为碰到技术极佳的人才,1892年,他的梦想实现了,开设了制表厂。
  对厂里的员工,他有一句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不要急,也不可停歇!”
  “成功人生不气馁、不停歇,一直往前进,总有一天会到达目的地。过急而不停歇,可能会因疲倦而失败。大急,就必须停歇!”
  “成功人生不气馁”,服部的话在100多年后的今天再次被叫响,为充满压力的现代人提供了情绪解套和生活调适的古朴良方。
  
  钓取人生一切财富的“一根钓竿”
  [乐雅乐]江头匡一
  
  全家福餐厅连锁店乐雅乐的创业者江头匡一的职业生涯,始于担任战后美军驻日本基地的厨师。
  1年后,凭借结婚这个契机,他开始独立,做着以美军为对象的生意。他勉励自己:“只要能够赚钱,任何买卖都要做。”他开办过面包店、理发厅、计程车公司、照片冲洗店等等,不选择业种地扩展事业。
  他一天只睡4~5个小时,不断工作,终于积聚了不少资产。1954年,他身陷人生的逆境:6岁的儿子掉进自家用的池塘,不幸身亡;接着,国税局又来查账,向他追缴6700万元的税款。那时,江头数度萌生自杀的念头。
  整整1年,他为了资金周转而到处奔波,终于付完了税金,可是,这时他已经心力交瘁,不知该做什么了。
  偶然间,他看到了一本书上的一句话:“渔夫的一生就是一根钓竿。”他大受感动,重新站了起来。
  此话之意就是说:人最重要的是能专精一项技术。
  在战后那个混乱时期,到处奔走的江头终于停下来,回头省视自己走过的路。在此之前,凡是能赚钱的生意他都插上一脚,但自己的“渔夫钓竿”是什么呢?
  “看到什么生意都想做终究是无法持久的,要选定其中一项作为人生的赌注。”不久,那条路他找到了。江头踏入社会的第一份职业就是厨师,为此他下定决心,往饮食业发展,与此无关者,一概舍弃。就这样,他建立了乐雅乐。
  俗语说“此路亡羊!”羊主为了追回脱逃的羊,来到岔路口,眼前的路有两条,甚至4条、8条。最后,不仅羊失去形踪,自己也迷了路,碰到这种处境,就会想回到出发点。这个出发点是自己对梦想燃起的希望之点,是心之所为。江头因此往成功之路再度出发,果然获得成功。
  
  停止怨言,开始建设
  [出光兴产]出光佐三
  
  出光兴产的创始者出光佐三的经营理念是:人生的资本是智慧胜于金钱。或许你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若要在组织中无论何时都能实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出光的成功哲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第三天,出光就召集了东京筑地总公司的所有员工开会。此时的出光兴产可说是面临了创业以来最大的危机,也是往后的事业能否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战前,出光兴产的繁荣景况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日本军队所到之处,必有味之素和出光”。
  然而,败战之际,事态已完全不同。主要商品石油受到“联合国驻日军队总司令部”的统制,不能贩卖。在这种状况下,必须把驻在海外的两千名员工召回国。结果,薪水支付方面出现了窘况。虽然公司有“不得解雇员工”的基本方针,但很多职员都已做了最坏的心理打算。
  出光的发言却出乎众人意料之外。他激励员工:“停止怨言、开始建设!”没有一名员工遭到解雇。
  员工们都卖力工作,绞尽脑汁参与电器制品的修护等。
  一般组织的模式都是大虫(公司)杀小虫(职员)。出光的思考方向则正好相反。他认为,有公司,不一定会有好员工;有了好员工,才能使公司站稳脚跟。
  出光兴产如今是世界级企业,可是它的股票从来没有公开。出光回答那些感到惊奇的人说:“股票就是人,出光人要如何上市呢?”由此可见,出光自始至终都在实践他的想法——资本不是“金钱”,而是“人”。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从1992年的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和1998年的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两个引起我国教育法律界广泛争论的著名案例出发,从学位申请人申诉权利保障这一视角分析了目前我国教育法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人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引进西方先进的产品和技术 ,到借鉴西方的各种法律、政治、经济制度 ,再到参照西方的价值体系和思想观念对中国文化进行
期刊
小时候上劳动课,抢着拿最大的铁锹、锤子。但是,那把大锹看起来威猛、雄壮,用起来却困难。眼看着别人欢快地完成了任务,而我还在那里磨蹭。老师走过来,给我一把小锹,说:“这把才适合你。”  长大后,我省吃俭用,为的是买一台电脑。终于等到了时机,我抛出一万三千元,搬回一台当时最先进的多媒体,带遥控的。而今,我发觉它的很多功能我都没用过,或者说不会用。即使简单的看电影、听音乐,也不再用它,因为VCD效果更好
期刊
期刊
作为地球上重要的水体,地下水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地下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能富集某些元素或含有某种特殊成分,可能还有较高的温度等,往往有工业价值或辅助医疗价值,所以地下
期刊
期刊
期刊
医学化学作为我校护理专业和临床专业的必修课,是学生一入校就要学习的一门课程,也是本学期学生最头疼的一门课程,尤其是那些文科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