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年后可成为一流人物,所以现在要下定决心
[索尼]大贺典雄
1950年,东京通信工业(其后的索尼)成功地使日产第一台录音机G型商品化。盛田昭夫负责将产品带到企业、大学、政府机构做展示销售。
不久,东京艺术大学声乐科的一位叫大贺典雄的学生来到索尼,对改善G型录音机的性能提出了具体建议,其专业程度令专家都为之惊讶。此后大贺就频频进出索尼公司。
大贺完成大学学业之后,前往德国柏林国立音乐大学留学。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参加了奥地利主办的莫札特诞辰两百周年纪念音乐会,并且得奖。从此他便踏上一流的歌剧歌手之路。
1959年,他自己中断了这条路。
这年,盛田为了销售晶体管收音机,邀请大贺和他一起完成欧美巡回旅行。在从欧洲驶往美国的客船上,盛田盛情邀请大贺进入索尼:“作为音乐家,你是一流的。我想,你一定也能成为一流的经营者。不过,要做个经营者,最少必须学习10年。目前你不到30岁,如果你下定决心,40岁之前必定能成为一流的经营者。请你现在就下定决心吧!”
大贺对盛田的话感到不解。他自觉是个声乐家,对商场丝毫不感兴趣,同时也不认为自己有成为经营者的素质。可是,在盛田不断地劝说下,大贺终于决定进入索尼,成为第二制造部经理,时年29岁。
大贺1966年担任CBS新力唱片公司总经理,10年之间使其销售额跃升为日本第一。1982年,他担任索尼总经理,开始了他世界性的发展。
有人说:企业人工作的一半就在于培育人才。先走一步的人和后来者全然不同。盛田成功地扮演好了这个角色,大贺则在关键时分应和了这个机缘。
“没有期限”的目标是永远无法实现的
[软件流通公司]孙正义
1978年,有位年轻人非常谨慎地抱着一大包东西,拜访了夏普的奈良工厂。他在接待他的工厂主管面前打开布包,拿出一台将日语翻译成英语的电子翻译机,热切地说明这台机器的性能、构造。这个年轻人说:“这台机器价值一亿日元,买不买?”
买卖成交后,他以这笔钱作资本,三年后成立了电脑软件流通公司。这个年轻人就是孙正义。当他前去夏普拜访时,还只是个22岁的大学生。
从开始实施自己的理想到目前为止,孙正义都执行了一套周密的时间战略。
孙正义早就立下志愿,要当一位企业家。在大三时,他就为自己订下日课,每天要想出一种能够赚取事业资金的商业构想,并限制时间5分钟。
这是一项既避免妨碍自己的功课又能提高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限制。
这项日课实行下来,孙正义积累了数百种商业构想,其中之一是电子翻译机。
孙正义成立的软件流通公司相当活跃,凭借公司的股份,成了资产达二千亿日元的商界名流。但这只是孙正义的出发点。他曾公开表示,软件流通公司在21世纪的数字情报产业中,成为世界第一才是最终目标。
正如拿着大包去销售电子翻译机一样,孙正义对达成目标行动也设计了一套设定时间的架构:“20多岁创立事业,30多岁赚得资金,40多岁决出胜负,50多岁有所成就,60多岁时使其传承下去。”
这是一项人生以10年为一个阶段的伟大构想。
孙正义的自我实现就产生于“每天以5分钟时间想出一个点子”。这种精细的时间感以及“以10年做区分,展开事业”的人生设计,是他成功的基础。
所谓“最近”的目标设定与“尽早”的时间设定,可说毫无意义。一旦决定了目标,就必须决定“什么时候”完成,否则,没有期限的目标是永远无法实现的。
成功人生不气馁、不懈怠
[精工]服部金太郎
日明治初期,某一个下雨的日子,一位在日本东京京桥舶来品店工作的14岁少年瞪着对面的钟表行发呆。
下雨天,不管是自己的店或钟表行,店里都同样冷清,但舶来品店里的店员十分悠闲,而钟表店的店员却很卖力地修理钟表。
“同样是卖东西,钟表店没有客人时也在做修理的工作,毫不浪费时间。”
这位少年因而下定决心,要开一家钟表行。他就是世界有名的钟表制作公司精工舍(其后的精工)创业者服部金太郎。
服部辞去工作,到钟表行服务,想要学会修理钟表的技术。但是,钟表行是不会马上教伙计这种技术的,必须先从打扫等杂务做起。服部一点也不感到气馁、焦躁,而是以特有的勤勉努力工作。
1881年,21岁的服部在银座开设服部钟表店。他致力于进口销售。他想,日产钟表的技术远不如外国,为了提升技术,服部认为接触更多的舶来品是条捷径。
由于得到许多外国顾客的信赖,服部钟表店迅速发展。
因为碰到技术极佳的人才,1892年,他的梦想实现了,开设了制表厂。
对厂里的员工,他有一句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不要急,也不可停歇!”
“成功人生不气馁、不停歇,一直往前进,总有一天会到达目的地。过急而不停歇,可能会因疲倦而失败。大急,就必须停歇!”
“成功人生不气馁”,服部的话在100多年后的今天再次被叫响,为充满压力的现代人提供了情绪解套和生活调适的古朴良方。
钓取人生一切财富的“一根钓竿”
[乐雅乐]江头匡一
全家福餐厅连锁店乐雅乐的创业者江头匡一的职业生涯,始于担任战后美军驻日本基地的厨师。
1年后,凭借结婚这个契机,他开始独立,做着以美军为对象的生意。他勉励自己:“只要能够赚钱,任何买卖都要做。”他开办过面包店、理发厅、计程车公司、照片冲洗店等等,不选择业种地扩展事业。
他一天只睡4~5个小时,不断工作,终于积聚了不少资产。1954年,他身陷人生的逆境:6岁的儿子掉进自家用的池塘,不幸身亡;接着,国税局又来查账,向他追缴6700万元的税款。那时,江头数度萌生自杀的念头。
整整1年,他为了资金周转而到处奔波,终于付完了税金,可是,这时他已经心力交瘁,不知该做什么了。
偶然间,他看到了一本书上的一句话:“渔夫的一生就是一根钓竿。”他大受感动,重新站了起来。
此话之意就是说:人最重要的是能专精一项技术。
在战后那个混乱时期,到处奔走的江头终于停下来,回头省视自己走过的路。在此之前,凡是能赚钱的生意他都插上一脚,但自己的“渔夫钓竿”是什么呢?
“看到什么生意都想做终究是无法持久的,要选定其中一项作为人生的赌注。”不久,那条路他找到了。江头踏入社会的第一份职业就是厨师,为此他下定决心,往饮食业发展,与此无关者,一概舍弃。就这样,他建立了乐雅乐。
俗语说“此路亡羊!”羊主为了追回脱逃的羊,来到岔路口,眼前的路有两条,甚至4条、8条。最后,不仅羊失去形踪,自己也迷了路,碰到这种处境,就会想回到出发点。这个出发点是自己对梦想燃起的希望之点,是心之所为。江头因此往成功之路再度出发,果然获得成功。
停止怨言,开始建设
[出光兴产]出光佐三
出光兴产的创始者出光佐三的经营理念是:人生的资本是智慧胜于金钱。或许你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若要在组织中无论何时都能实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出光的成功哲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第三天,出光就召集了东京筑地总公司的所有员工开会。此时的出光兴产可说是面临了创业以来最大的危机,也是往后的事业能否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战前,出光兴产的繁荣景况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日本军队所到之处,必有味之素和出光”。
然而,败战之际,事态已完全不同。主要商品石油受到“联合国驻日军队总司令部”的统制,不能贩卖。在这种状况下,必须把驻在海外的两千名员工召回国。结果,薪水支付方面出现了窘况。虽然公司有“不得解雇员工”的基本方针,但很多职员都已做了最坏的心理打算。
出光的发言却出乎众人意料之外。他激励员工:“停止怨言、开始建设!”没有一名员工遭到解雇。
员工们都卖力工作,绞尽脑汁参与电器制品的修护等。
一般组织的模式都是大虫(公司)杀小虫(职员)。出光的思考方向则正好相反。他认为,有公司,不一定会有好员工;有了好员工,才能使公司站稳脚跟。
出光兴产如今是世界级企业,可是它的股票从来没有公开。出光回答那些感到惊奇的人说:“股票就是人,出光人要如何上市呢?”由此可见,出光自始至终都在实践他的想法——资本不是“金钱”,而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