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的学习从小学教学中开始,一直伴随着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是我国教育水平考试的一个重要科目。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提高,国家和社会也积极鼓励学生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去学习和应用,初中英语学习处于小学启蒙和高中升华的中间阶段,这一阶段有效的教学开展和学生高效的学习非常重要。当前初中英语的学科开展主要基于情境教学法,它的搭建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学生学科兴趣的培养。本文将重点从情境教学的概念和重要性出发,提出基于情境教学法有效开展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境教学;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6-016-2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念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在增强学生教学体验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二、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性
  1.促进学生与课本达到共鸣
  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比较单一,教师大多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们传递相关知识内容,这样的学习活动难以调动学生们接收课堂知识的热情,也难以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更深刻的感受。对此,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授课活动,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一旦理解或把握了文章内容传递出的情感,就能与课本内容达到共鸣,简化课本内容开展和理解的难度。传统教学课堂对于课本内容的表达和表现主要都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表达或肢体语言,这种单一的方式能使学生懂得内容意思,但学生不能切实感受到文章的情感表达。尤其是在英语学科中,不同的场景中每个人物的情绪都有不同,情境教学法的开展能使学生感受到人物所传递出的感情,从而促进学生达到与人物的共鸣。
  2.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暗示启迪
  情境教学,是对在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影响和渗入课堂教学中的,它的开展基于一定的氛围,比如生活情境和角色扮演情境等等,情境的创建不仅仅将课本内容融入其中,更在开展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契机,即为学生提供了暗示,从而启发学生,使学生产生顿悟和新思维的构建。尤其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它需要良好的交际氛围,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吸收相关知识,提升语言能力,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为学生们营造一个特定氛围,使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相关要素的启迪,从而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3.促进师生之间的互信和互重
  情境教学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它鼓励学生在情境教学中自主感知知识和探究知识,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情境教师保障了师生间的良好关系,即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尊重和信任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开展的教学活动和其它活动中去,教师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会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自主评价,从而彼此之间形成一种默契,共同尊重和信任彼此的同时为教学的良好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情境教学法的使用还能够帮助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发展教学能力,情境氛围的设定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主体的学习情况具体设计,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并不断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情境氛围,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会得以提升,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教师的用心,从而增强对教师的信任感。
  4.有助于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基于情境的初中英语教学活动形式会越来越丰富,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会得到提升。英语是一门需要不断交流表达的学科,教师根据所学内容,为学生构建交流情境,孩子们会获得更多的表达机会,其语言能力会得以发展。思维品质的培养是英语核心素养的内容,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师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孩子们会带着疑问开启探究活动,其思维能力会得以发展。另外,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教师还可以通过构建丰富的英语活动情境,组织学生们参与小组学习,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会得以发展。同时,基于情境下的初中英语课堂,还有助于使新课程改革方案中的相关要求得到落实发展,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三、基于情境教学法有效开展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1.引导学生走入情境
  情境的开展必须保障学生参与和加入其中,只有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才能带动学习氛围的营造,这也是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保障。为了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情境,教师必须有效整合课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堂学习。以人教版go for it七年级上册Unit 8《When is your birthday?》为例,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生日歌,利用音乐引导学生走进课本所需要的欢快氛围中去,从而快速积累学生对于课堂的好奇心理,促进学生的参与。
  2.开展教学情境优化
  在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后,教师可以积极优化情境,比如在开展教学生活情境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基于课本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上册Unit 1《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为例,在开展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他们是如何度过寒假的,包括去了什么地方?是乘坐了什么交通工具?具体干了些什么事?哪一件事使自己印象最深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回顾了自己的真实经历,为学生创建了生活情境,从而达到学生与课本内容的共鸣,从而促进学生对于章节内容的消化和理解。
  3.帮助学生拓展情境
  情境的开展主要基于课堂教学,帮助课堂教学丰富层次感和内容,但它的开展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初中英语的许多内容安排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所联系,能有效帮助学生拉近与课本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从而加强学生的参与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课本内容的特殊性,引导学生进行情境的拓展,以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级全一册Unit 13《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为例,在开展课堂教学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利用课外情境的开展相应课本内容,比如植树造林、清理垃圾和实行熄灯一小时等等,通过课外情境的实现,促进学生感受课本内容所传递出的深刻思想,从而深化内容主旨。
  4.结合学生兴趣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开展英语学习的原动力,当学生有了参与课堂的兴趣,才会跟随教师,积极投入相关活动。对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注重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初中学生对歌曲、电影、明星、游戏等内容都有着浓厚兴趣,在开展相关英语授课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元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比如在学习《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出示一些电影广告或者电影海报,并为学生们创设一个交流情境,引导学生们说一说:What kind of film do you like?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开展交流活动。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四、结语
  情境教学法是效果良好,对课堂开展有直接促进作用的初中英语教学手段之一,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应注意课本内容的整合,从中发现开展情境教学的要点,在积极有效开展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保障课堂效率的稳定提升。最后,本文提出的策略希望能被广大教学工作者参考,共同为初中英语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洋.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20(07):63.
  [2]薛永宁.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学周刊,2020(13):103-104.
  [3]陈剑锋.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0(05):13-14.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韩公渡镇中学,湖南 常德 415000)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生开始系统地接受教育,他们的思想逐渐形成,并具有判断是非的基本能力。新时代的教育促进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教學阶段,要求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并要更加注意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初中阶段也是学生叛逆行为发生率高的阶段。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更加注意对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关注,摒弃原有的高压管理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创新班级管理模式,促进学
摘要:在我国推行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其育人功能的实现,以培养出更加全面的人才。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有着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以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作用,但是部分院校却忽视了高中音乐育人功能的作用,使学生的综合素养未能得到全面性的提高。本篇文章主要对高中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以及具体实践路径展开了研究分析,以促进高中音乐课程的有效
摘 要: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编辑郑旺泉先生曾经说过,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如何指导学生爱读名著、会读名著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如何引导学生构建起阅读名著的桥梁是众多一线语文教师必须践行的重任。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在教学中的研究思考,对“名著导读”教学的价值以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大家分享,以期对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部编版语文;名著导读;存在问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摘要: 小组合作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扩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探究与思考,提出合理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反思;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33
摘要:新教师的成长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学校应认清新教师的优势,依据一定的方法来推动新教师快速成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新教师;引领;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3-009  近几年,教育的发展势头很猛,各个学校都进了相当数量的新教师(指工作年限低于五年的新教师)。这些新教师很多都是刚毕业的大
摘 要:劳动与技术教育,属于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劳技课程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学校教育中占用一定的地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生活化以及现代化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劳动技术的专业素养。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劳动技术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实施初中劳动技术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劳动技术;现状分析;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摘要: 一堂高质量的有价值的历史课堂应该是充满激情,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的,有情感的课堂。为此我们需要将情感元素渗透到历史的课堂中。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更加侧重于学生本身的发展,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于学生的个性和终身发展。那么情感教育作为实施我们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应该受到我们教师的重视。本文我们希望能够探索出关于历史课堂中情感教育的策略,能够让我们的历史课堂的变得更有内涵,更有温度。  关键词:
摘要: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模拟生活情境、展示时政热点、利用网络平台和设计微课视频进行探讨,旨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打造精彩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综合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道德与法治;初中;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2;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政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政治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这门学科的教学方法上也在不断变革,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是追赶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核心素养一直以来都是教师群体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本文将对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想政治教学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和说明。希望以此为教师群体提供更为新颖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使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高中思想政治的课堂上
摘 要:作业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检测的手段,也是一种数学教学指导的方向。对于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可以借助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和安排帮助学生实现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引导学生在前置性作业的应用与实践过程中实现数学学习兴趣的建立和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而帮助学生在作业指导下找到学习方向、完善知识掌握。  关键词:初中数学;前置性作业;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