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生物课堂讨论

来源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3633332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讨论是新课程改革"创新、合作、探究"理念的重要体现形式,也是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培养学生相互间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生物课堂讨论存在诸多问题,如讨论问题太肤浅,讨论过程粗放,讨论结束无总结等.由此造成课堂讨论形式化、程序化、低效化甚至无效化的现象非常严重,究竟怎样组织讨论?什么样的问题值得讨论?在什么时候进行讨论?如何结束讨论?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课堂讨论应该做到"三化",即"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其他文献
由于火电厂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大惯性、大迟延和时变等特性,传统的串级PID控制方法不能适应负荷变化,因而难以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因灰色预测具有少数据、贫信息且运算量小的
本文在阐述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的由来与发展、地位与作用基础上,重点论述面对时下信息化、多元化、专业化的读者需求,参考咨询馆员应具备的资格与职责、能力和素质.
本文在回顾各个学派货币供给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货币供给对于物价变动水平的影响。利用≯中国2001—2010年的经验数据,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Pearson、Spearman、Kend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