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想活着回家”的心酸歌声背后,需要的反思是多方面的
刀和枪,哪个更可怕?一般看来,枪更厉害,伤害效率更高。中国和美国,一个禁枪,一个不禁枪,刀和枪,分别是两国最常见的行凶工具,那么,中国的犯罪,是否就比美国的犯罪更轻微、更人道呢?
并非如此。刀和枪只是工具,最近国内的校园惨案频发,让我们领会到,比工具更可怕的,是人。
55秒内,8个孩子死亡,5个孩子重伤,刀的效率,会比枪低吗?4月28日上午,福建南平校园惨案凶手郑民生伏法,枪声刚落,当天下午3时许,广东雷州教师陈康炳潜入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用水果刀砍伤16名学生和1名教师;次日,29日上午9时40分,江苏泰兴本地一名无业人员徐玉元潜入该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持刀砍伤32人,其中学生29名;再次日,4月30日早上7点40分左右,山东潍坊市坊子区45岁的尚庄村村民王永来闯入尚庄小学,用铁锤打伤5名学前班学生,然后将汽油浇在自己身上并抱住两名学生点燃,学校老师奋力将学生抢出,王永来当场烧死;加上4月12日,广西合浦县西场镇西镇小学两死众伤事件,不到一个半月里,发生了5起群死群伤的校园惨案。
凶手令人发指之处在于,他们的屠刀所向,基本上是不满10岁、毫无还手之力的小学生、幼儿园的孩子。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鲁迅在1925年《杂感》中的一句话,倒更像是为80年后的中国书写的谶言。作家郑渊洁一生为儿童写作,这次他写的不是童话,是歌词:“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上学去啦/希望这不是永别/我要活着回家……”
5月2日,民谣歌手川子在迷笛音乐节上唱起郑渊洁作词的这首歌时,台下很多观众忍不住流下眼泪。
中美校园惨案的不同
在美国的中小学校园枪击案中,凶手多为学生,受害者则多为同龄学生或更年长的教师。针对1998至2001年美国17起校园血案的一项研究发现,凶手的年龄普遍较低,最大的才18岁,最小的仅6岁,20名凶手的平均年龄是14.8岁,这个年龄段,在生理和心理上尚未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均未定型。而中国眼下的校园惨剧,基本上是校外的成年人向他们子辈甚至孙辈的孩子下手。
事实上,在美国形形色色的犯罪中,儿童都是较少受侵害的群体。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统计,2008年全美有14180人死于凶杀,16岁以下的比例少于1%。一个客观的参照系是:2008年,在美国的谋杀案中,17-34岁之间的被害人数量是16岁及以下的6.5倍。校园内凶杀案更是少见,在校内遇害的孩子比在校外遇害的要少得多。由于针对儿童的谋杀以及儿童死亡事件如此稀少,以至很难针对谋杀儿童的犯罪找出什么共性和有用的结论,美国约翰
刀和枪,哪个更可怕?一般看来,枪更厉害,伤害效率更高。中国和美国,一个禁枪,一个不禁枪,刀和枪,分别是两国最常见的行凶工具,那么,中国的犯罪,是否就比美国的犯罪更轻微、更人道呢?
并非如此。刀和枪只是工具,最近国内的校园惨案频发,让我们领会到,比工具更可怕的,是人。
55秒内,8个孩子死亡,5个孩子重伤,刀的效率,会比枪低吗?4月28日上午,福建南平校园惨案凶手郑民生伏法,枪声刚落,当天下午3时许,广东雷州教师陈康炳潜入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用水果刀砍伤16名学生和1名教师;次日,29日上午9时40分,江苏泰兴本地一名无业人员徐玉元潜入该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持刀砍伤32人,其中学生29名;再次日,4月30日早上7点40分左右,山东潍坊市坊子区45岁的尚庄村村民王永来闯入尚庄小学,用铁锤打伤5名学前班学生,然后将汽油浇在自己身上并抱住两名学生点燃,学校老师奋力将学生抢出,王永来当场烧死;加上4月12日,广西合浦县西场镇西镇小学两死众伤事件,不到一个半月里,发生了5起群死群伤的校园惨案。
凶手令人发指之处在于,他们的屠刀所向,基本上是不满10岁、毫无还手之力的小学生、幼儿园的孩子。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鲁迅在1925年《杂感》中的一句话,倒更像是为80年后的中国书写的谶言。作家郑渊洁一生为儿童写作,这次他写的不是童话,是歌词:“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上学去啦/希望这不是永别/我要活着回家……”
5月2日,民谣歌手川子在迷笛音乐节上唱起郑渊洁作词的这首歌时,台下很多观众忍不住流下眼泪。
中美校园惨案的不同
在美国的中小学校园枪击案中,凶手多为学生,受害者则多为同龄学生或更年长的教师。针对1998至2001年美国17起校园血案的一项研究发现,凶手的年龄普遍较低,最大的才18岁,最小的仅6岁,20名凶手的平均年龄是14.8岁,这个年龄段,在生理和心理上尚未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均未定型。而中国眼下的校园惨剧,基本上是校外的成年人向他们子辈甚至孙辈的孩子下手。
事实上,在美国形形色色的犯罪中,儿童都是较少受侵害的群体。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统计,2008年全美有14180人死于凶杀,16岁以下的比例少于1%。一个客观的参照系是:2008年,在美国的谋杀案中,17-34岁之间的被害人数量是16岁及以下的6.5倍。校园内凶杀案更是少见,在校内遇害的孩子比在校外遇害的要少得多。由于针对儿童的谋杀以及儿童死亡事件如此稀少,以至很难针对谋杀儿童的犯罪找出什么共性和有用的结论,美国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