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需要一双慧耳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ggio126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试想,如果我们和孩子都能乐于倾听,善于倾听,耐心倾听,何来课堂教学中令人尴尬的现象?我们和孩子都需要一对慧耳呀。
  著名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卡耐基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听”。“听”是学生获得信息的最为重要的实践能力,并且“听”与语言是同时产生的,一个人的语言的习得和运用能力的提高,首先从“听”开始的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听”是首要的,也是用得最为频繁的语文能力。看来,倾听是需要精心培养的一种能力。
  
  一、明确目的,乐于倾听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据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研究,人在集中注意力时,大脑皮层上就会产生“兴奋中心”,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有一个“最优势的兴奋中心”。教学中的倾听和生活中的倾听是有区别的。生活中的倾听是有随意性的。而教学中的倾听是有目的的,是有一定的任务性的。在课堂上,让学生提高倾听的质量,就要让他们明确倾听的目的。通俗地说,就要涉及“听谁的,听什么,怎样听”三个范畴。这就给了学生具体的思维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必会乐于倾听,并根据要求学会有目的倾听的方法。
  在帮助学生明确倾听的目的时,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交流、协作,善不善于倾听,不仅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准,还关系到能否与他人建立起一种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否善于与人合作,利用别人的智慧。要让学生明白倾听是一种学习,一种沟通,一种尊重,在倾听中,会了解到很多思想,产生很多共识。在很多时候,我们都该注意倾听。细心的倾听者,能从中听到财富。
  
  二、认真引导,善于倾听
  
  为让学生善于倾听,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使学生学会倾听的方法。
  著名音乐指挥家卡拉扬曾多次指挥庞大的乐队,演奏了令千万听众如痴如醉的优美乐曲。据说卡拉扬能在几百人的合奏中,听出一根小提琴弦发出的不和谐音符。卡拉扬真是“善听”。如果说学生学习的一篇篇教材是一段段旋律,那他在课堂上的一次次学习实践就该是一个个音符。教师要把握好这一个个音符,引导学生倾听课堂——倾听教师、同学乃至辅助教具之声,在“听”中理解,“听”中想象,“听”中评析,提高“善听”的能力,“听”出卡拉扬的“耳朵”来。
  1.在倾听中理解
  能否全面准确地理解“听”的内容,标志着一个人“听”的能力的高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各具特色、富有内涵的语言,通过语音技巧和情感处理的朗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语言技巧方面,如教学《给予是快乐的》一文时,我把保罗所说的:“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这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来读,分别强调了“我哥哥”“送”“圣诞礼物”这几个词儿,学生可以听出自豪、炫耀、珍惜等不同的情感。联系上下文,学生很快把握住了保罗为有这样的哥哥而感到自豪的感情,也从侧面感悟到了保罗的哥哥“想着别人”“给予别人”的美好内心。
  2.在倾听中想象
  由“听”而再现形象,进行联想或想象,对于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作用巨大。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听”中的想象能力,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听诗歌诵读,我让学生听想画面或补足画面。听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幅幅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农村生活图景便在学生脑海中自然而然地展现。“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画面让学生补足展现,学生怎能不入情入境呢?
  教师通过听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听想感觉,并把感觉形象化,也不失为培养“听”想能力的有效方法。如课文《月光曲》中有一段描述《月光曲》内容、意境的文字。听有感情的朗读,学生由听而想,如闻其声:《月光曲》的旋律由轻柔舒缓转而节奏渐强有曲折,最后高昂激越。又如听《天鹅的故事》中老天鹅“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水面上。”“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学生感觉到了老天鹅浑身散了架般的痛疼,感觉到了老天鹅的气喘吁吁,更感觉到了老天鹅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
  3.在倾听中评议
  “听”中评议是促“听”手段,也是测“听”方式,是检验“听”的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它要求学生带着问题专心听话,并在听话过程中辨析他人说话的意思,用词是否连贯有序等,并在听完后发表意见进行评议,如对他人说话的错误进行更正,对疏漏的内容进行补充,对简略的地方予以扩展等。
  口语交际课为学生提供了“听、评”训练的良好时机,平时的阅读教学更是广阔的“听、评”空间,教师要把握好每个学习可能,培养学生的“听、评”能力,提高学生“听”的品位,促使学生在“听”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学生初次“听评”,很可能不会“听”,也不会“评”,教师的示范指导很必要。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要侧耳倾听,或频频点头,或微笑,或疑惑,以专注的神情去影响每个学生。评点时,教师可用“我从他的话中,看到……听到……”及“我听出了他的这句话真精彩,因为他说……”等语言去引导学生知道“听”要抓要点,抓感觉,还要多赏识,少挑刺,力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俯下身子,耐心倾听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内化的,而不是靠教师的硬性“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俯下身子,学会倾听。教师往往在无意间表现出来的行为却表明自己没有倾听:学生读书时,老师看教案;学生读错了,教师没发觉;学生说话出现了语病,也不及时指出;学生答不到点子上,教师就立即打断……教师不能耐心倾听,有何理由也要求学生耐心倾听呢?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与责任”。教学中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学会倾听,而教师自己却对学生的发言不耐心去倾听,不加以分析,又怎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又怎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呢?没有倾听,哪有交流?没有交流,学生怎么会有进步?新课程大力倡导“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只有教师俯下身子,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使课堂教学上学生的倾听效率真正地得到提高。
  让我们和孩子都有一双慧耳,一起学会倾听,让课堂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
  [2]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课堂教学行动策略.
  [3]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以其女性作家特有的笔触刻画了众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本文拟从莱辛不同创作时期的众多代表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入手,揭示女性在男权文化为中心的社会中表现出的极强自我意识。随着“性解放”的进一步发展,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社会深度和影响力也得以增强。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当代社会下的男女两性关系。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女性形象
2020年第一季度,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年度计划,对上海市范围内生产经营的31 大类16 173 批次食品样品进行了监督抽检,检验项目合格的样品16 036 批次,合格率为99.15% ;不合格样品137 批次,不合格率为0.85%(不合格食品信息均已及时公开)。  大宗食品合格率保持基本稳定,其中粮食加工品类、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類、调味品类、乳制品类、肉制品类等5 类食品的
期刊
摘要: 议论文体的写作已变成当前各类测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在学生的作文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写作句式单一、主动语态通篇不变等,造成文章论证牵强苍白,没有说服力。本文基于这些问题,从信息结构的角度,分析了议论文体写作中语态与句式结构的最佳选择,探讨了被动语态被广泛使用的现象,指出语态的选择不仅仅是语法形式和语义结构的选择,更是语篇策略的运用。  关键词: 信息结构议论文体句式选择    1.引
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桶装水的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在疫情防控初期,桶装水入户成了一个难题,因为社区、单位严格管控出入人员,送桶装水的人员进不来,自己又不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