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长的短短的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32824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活动室里,刘老师手拿一张旧报纸正在与孩子们讨论报纸的玩法。“折一折,变成一架飞机”;“揉一揉,变成一个纸球”;“卷一卷,变成一个望远镜”……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演示着自己的作品。刘老师也卷了一个望远镜,先做了几个向远处眺望的动作,接着,抛出了一个问题:“请大家想一想,怎样将望远镜变长呢?”这时,有的孩子盯着手中的望远镜出了神;有的孩子展开旧报纸在思考;刘老师像变魔术一样,捏着卷在望远镜里的角轻轻一拉,变出了长长的望远镜。玩了一会儿望远镜,刘老师要求孩子们用旧报纸剪出长长的面条。当她看到几个动作慢一些的小朋友正在变出长长的望远镜时,走过去轻声说:“快拿好剪刀,其他小朋友都在剪面条啦!”
  孩子们在尝试剪面条,刘老师在活动室里巡视指导,并提醒孩子们将剪好的面条贴在小黑板的下边框上。不一会儿,黑板的下边框上就挂满了长长短短的面条。刘老师请几位小朋友介绍了剪出长面条的方法。“还能剪出更长的面条吗?”刘老师追问。“能!”孩子们的回答信心满满。我发现坐在活动室后面的一个小男孩剪出的面条有3米多长,可是,不知为什么他又将长长的面条剪短了。第二次展示作品时,其他小朋友都拿着长长的面条挂到黑板的边框上,可小男孩对着剪短的面条瞪大了眼。刘老师好像也发现,她走过来,抚摸着小男孩的脑袋说:“你不会剪长面条吧?没关系,老师和其他小朋友都可以帮助你。”小男孩一脸无辜。
  反思
  以上案例是刘老师面向全市新教师开放的教育活动。互动研讨中,张老师说:“这节课上,教师既面向全体幼儿,又尊重个体差异。当教师发现几个小朋友玩着望远镜没有剪面条时,走过去轻声提醒;当教师发现一个小男孩没有剪出长长的面条时,耐心地安慰……”张老师的发言引发了大家的讨论,也引发了我的思考:这样的“提醒”和“安慰”能够引导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吗?
  我们先来看一看教师的“提醒”吧。其实,这里的“提醒”是一种“调控”。当教师要求幼儿用旧报纸剪出长长的面条时,几个动作慢的孩子还在尝试变出长长的望远镜。为了呈现所谓理想的教学效果,于是,教师用轻声“提醒”来“调控”幼儿的活动。
  虞永平教授在《学前课程的多视角透视》中指出:“如果有必要对幼儿的学习进行调控的话,最好的调控是给幼儿以活动的时间、空间,给幼儿提供必要的帮助。”是呀,面对反应慢一些的孩子我们应该学会等待,我们不妨给他们时间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也许,这样的“等待”会影响公开课的“精彩”呈现,但这样的“等待”正是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我们再来品味剪面条环节教师的话语:“你不会剪长面条吧?”这是教师的“判断”和“评价”;“没关系,老师和其他小朋友都可以帮助你。”这是给孩子送“安慰”的“客套话”。
  看得出小男孩满脸的不高兴。小男孩为什么会这样呢?互动研讨时,吴老师的话帮我们解开了疑团,她说:“小男孩告诉我,他有一个刚会走路的小妹妹,妈妈给妹妹煮面条时总是将面条弄得短短的,这样吃,面条就不会卡着妹妹了。”
  原来,小男孩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学习。面对老师的“安慰”,他的内心在诉说:“老师,你懂我吗?”是的,教师真不该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来评价,不该用看似尊重幼儿发展个性差异的“客套话”来送“安慰”。
  成长
  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以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基础,同时也是以教师的素养为现实条件的。但在结合课例的互动研讨中,我们依然发现教师在观察、分析和解读幼儿行为上存在问题。因此,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思考和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要像关心幼儿的发展一样,关心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其他文献
目前,街头篮球以一种全新的篮球运动形式风靡全国,以其独特的风格与魅力吸引着亿万青少年。本文通过对街头篮球现状及功能的分析,揭示了街头篮球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强调遵守街头篮
案例  小陈老师平时工作认真负责,为人热情,工作积极性高,在自己努力下,工作第四年就成长为一位年轻的班组长。可从这届小班开始,有位家长与小陈老师的交往出现了不愉快。“这个家长真是奇葩”这句话经常从小陈老师嘴里说出,而且开学第二天,家长就提出了“换班”要求,这到底是为什么?  持续到子夜一点的“交流”  新小班第一次家长会结束后,老师与家长有了第一次的接触和了解。第二天一大早,小陈老师就苦着脸向我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