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章为总结经络诊察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查阅整理近现代有关经络诊察的文献.经络诊察发源于《内经》,经脉—脏腑相关是经络诊察的理论基础,经络、腧穴的“缝隙结构”是经络诊察的解剖基础.目前经络诊察应用与研究以王居易经络诊察法为主流方向,参与了临床多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让人满意,但医家运用经络诊察时操作不规范且含较大主观性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现代研究以经脉—脏腑相关为基础,从脑、脊髓、基因水平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经脉与脏腑间存在着相对特异性联系,但尚未有运用经络诊察所得变
【机 构】
: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100029;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北京10017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为总结经络诊察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查阅整理近现代有关经络诊察的文献.经络诊察发源于《内经》,经脉—脏腑相关是经络诊察的理论基础,经络、腧穴的“缝隙结构”是经络诊察的解剖基础.目前经络诊察应用与研究以王居易经络诊察法为主流方向,参与了临床多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让人满意,但医家运用经络诊察时操作不规范且含较大主观性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现代研究以经脉—脏腑相关为基础,从脑、脊髓、基因水平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经脉与脏腑间存在着相对特异性联系,但尚未有运用经络诊察所得变动经脉或异常反应点与病变脏腑间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经络诊察在针灸学占有重要地位,提示我们针灸临床应将此作为重点进行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2型糖尿病(T2DM)和慢性肾脏疾病(CKD)在全球日益流行,这促使人们努力研究应对日益流行的糖尿病肾脏疾病(DKD).DKD发病机制暂未完全明确,涉及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等多个信号通路,以尿蛋白为主要临床特征.目前临床治疗多以调节血糖、血压水平、保护肾脏功能为主.在传统中医上,中药治疗DKD具有配伍灵活、不良反应小等独特特点,其在改善DKD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其疾病进展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文章分别从中医、西医角度出发,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和中药治疗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目的 系统评价扶正祛邪法中药复方联合西医常规措施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全面检索6个电子数据库中关于扶正祛邪法中药复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COPD稳定期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范围为2010年1月-2020年1月.文献的筛选、数据的提取及偏倚风险的评估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若有分歧则通过协商解决.本研究关注的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总有效率、肺功能、血气分析、主要症状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文章将采用Revman 5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女性最常见的排尿功能障碍,属于中医学中“遗尿”“遗溺”范畴,主要表现为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口流出,已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然而,压力性尿失禁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西医对该病的治疗多以手术为主,且疗效不确切.因此,对本病的治疗研究尤为重要.通过对中医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发现中医药在治疗本病过程中方法众多、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优势明显.文章由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着手,从中药口服、针
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f knee,K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缺损以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质再生为特征的难治疾病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KOA将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难治疾病之一.目前针对KOA保守治疗主要有中医外治、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其中中医外治法在KOA的治疗上具有诊疗简单、治疗方便、疗效显著、费用低廉、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其临床效果得到广泛认可.同时中医外治法的研究不断发展,通过对近年相关文献阅读整理,作者对中医外治法治疗KOA临床常用方法进行归纳分析,主要有正
贝母古称“蝱”或“莔”,因其形态与聚贝子相似而得名贝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被药用,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自古以来有关贝母的药用品种一直存在着复杂的同名异物现象.葫芦科土贝母是最早的药用贝母,随后浙贝母、湖北贝母登上药用舞台,明末川贝母初现,发展至清代逐渐形成了以川贝母、浙贝母为道地药材的药用体系.平贝母是我国东北使用的贝母品种,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但在古籍文献中均未见有关平贝母的相关记载,文章查阅民国著作以及地方县志,发现平贝母药用历史百年之久,最初见于《钦定盛京通志》,后被1977版《中华人民共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老年期痴呆的最主要类型.目前AD治疗困难,西药价格昂贵,作用靶点单一,不良反应较多,临床疗效有限.而传统中药具有多靶点的优势,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确切,可能成为AD治疗的新药物.石菖蒲作为治疗痴呆的古代经典名方中的主要组成药物,可开心窍、化脾湿、醒神志、明耳目,临证时多与远志、人参等药配伍使用,临床运用广泛.该文以石菖蒲及其活性成分为切入点,以作用机制为主线进行概述,以期为其防治AD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