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联系的方法解决问题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m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70-72页“倍数和因数”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自然数之间存在的倍数与因数关系,进一步丰富自然数的知识。
  2.经历探索的过程,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同时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知道它们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教学难点】 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铺垫激趣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
  谁来说说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父子关系)那么,我和你们的关系呢?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同样也存在着这样的关系。(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采取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引入,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以此引出“相互依存”的关系,为理解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关系作铺垫。】
  二、操作实践,理解意义
  1.今天,小头爸爸给大头儿子出了一道题:你能用12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吗?
  2.组织交流后汇报板书:4×3=12 6×2=12 12×1=12
  3.小结:3×4=12从数学的角度看,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还可以说,12是3的倍数,也是4的倍数。
  4.谈话:在另外两道乘法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学生自己先说,然后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
  5.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6.出示:18÷6=3,讨论:3是因数,6是因数,18是倍数,这句话对吗?明确: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独说哪个数是因数。
  【设计意图:充分相信学生,把时间让给学生。根据学生以往的操作经验,能够很容易地说出6种摆法。由图到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图形和算式结合为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关系提供了建构新知的基础。再通过反复练说,达到掌握和巩固新知的目的。】
  三、探索方法,有序思考
  (一)找一个数的倍数
  1.师:在刚才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知道12是3的倍数,18也是3的倍数。
  思考: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谁来从小到大有序地说一说3的倍数?
  提问:3的倍数说得完吗?(课件出示:3的倍数:3、6、9、12、15……)
  指出: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3的倍数有无数个,其中最小的一个就是3。
  2.师:你能有序地找其它一些数的倍数吗?
  小结:找一个数的倍数一般先从它的1倍开始,有序的找出至少3个倍数。
  3.观察2、3、5的倍数,你发现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可以结合表格给出的问题思考一下:
  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一个就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要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内心体验出发,适时引导,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二)找一个数的因数
  1.我们已经会有序地找一个数的倍数,那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找全12的所有因数?
  2.根据学生回答交流。
  用乘法找:( )×( )=12,怎样有序地找?
  学习写法:12的因数有:1,2,3,4,6,12。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找?除法可以吗?
  12÷( )=( )
  强调:按顺序一对一对找,一直找到两个因数相差很小或相等为止。
  3.试一试:15的因数,16的因数有哪些?
  15的因数有:1、3、5、15。
  16的因数有:1、2、4、8、16。
  4.观察探索:你发现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总结: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一个是1,最大一个就是它本身。
  【设计意图:渗透数学的有序思考的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先安排学生“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以学生摆长方形得到的图形和算式为思维的依托,这样比较自然,而且为找一个数的因数指明了方向。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自主发现、归纳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某些特征。】
  四、拓展提高
  游戏:看谁反应快。
  规则:凡是学号符合以下要求的,请站起来,看谁反应快?
  (1)谁的学号是5的倍数?
  (2)谁的学号是30的因数?
  我想找1号的倍数,请学号是1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全体起立)
  指出:1是所有整数的因数。所有数最小的因数就是1。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综合应用求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再次认识到倍数和因数的某些特征。】
其他文献
职教物理课程的特点在于,其承载着的是国家层面的物理教学意志,与学生层面的专业技术的学习需要。往深层次考虑,这其中实际上反映着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物理教学的要求和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对物理教学的需要。因此,职教物理与升学形态下的物理教学不同的是,其更需要指向学生的内心,为学生走入社会熟练运用专业技能做准备。因此,在职教物理教学中,师生均需从自身的实际和客观条件出发,合理准确定位各自所面对的教与学的目标,从
当今流行的一个教育词汇是“新爱心教育”,这就对我们教育者进行了全面的考验,要求大家以“心向孩子的更优成长”为价值取向,以“遵循规律,尊重差异,以爱育爱”为基本出发点,以“心态从容、过程舒缓、形象优雅”为行为参照,以实施“新目标教学”为研究重点,践行“新爱心教育”,打造活力校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因此,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我不仅关注问题学生和优秀学生的发展,还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中等学生的更优
【提 要】 当今青少年学生心理越来越复杂,离心理健康尚存距离。班主任老师得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引导他们确立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营造出一种团结和谐的班级氛围。  【关键词】 健康;和谐;班级  当今社会,在青少年学生中,犯罪行为时有发生,离家出走、迷恋网络游戏、早恋、精神空虚乃至自残、自杀等现象更是越来越多。这些充分说明我们现在的孩子内心世界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复杂,离心理健康尚存距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每每想到这句“钱学森之问”,心里便有一种隐隐的痛。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会这样?又如何才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  其实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就已经为我们作出了回答。他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连续发表了《学做一个人》(1925年)、《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926年)、《行是知之始》(1927年)、《教学做合一》(1927年)、《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反复阅读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深入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领悟爸爸的严格教育带给汤姆的终身影响,从而感受到课文主人公自觉遵守社会规定的高尚品格。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我针对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如下的角色朗读设计,让学生在角色朗读中辩论明理。  师:那这条鱼放还是不放呢?(语调把握)  生插嘴(放,不放)。  师:站在爸爸这边的先来说说理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从生态学观点来说,课堂就是一个由课程、教师、学生、环境等因素构成的微观的动态生成系统。自然和谐、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就是指在自然和谐、动态生成的环境中让学生富有个性地、自主地实现知识的建构,从而富有生命力的完善自我,取得学习效益的整体提升。“自然和谐、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是我们追寻的理想的课堂。  一、关注和谐 情智共
【案 例】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  一、实践感悟  1.实际操作(发放新本子)  师:(给同桌两个人每人发3个算术本。)一人发3本,两个人一共要发几本呢?  生:6 本。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3 3=6。  师:3个人一共要几个本子?怎样用算式表示?  生:3 3 3=9。  师:4个人呢?  生:3 3 3 3=12。  2.感悟乘法  师:如果是20个人呢?你能很快想办法用算式表
邮品设计教学是我多年坚持的研究课题,因为我喜欢集邮,更爱画画,又善于辅导学生,所以辅导学生邮品设计成为我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邮品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孩子们的天性都喜欢看花花绿绿的邮票,可怎样才能巧妙地引导他们把看邮票的兴趣转移到创作邮票上来,创作出体现自己独特个性的生肖邮票?回顾自己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有如下几点经验和感受。  【初次接
“教得透彻,学得明白”,一直视为课堂中师生教与学发生的最佳状态。不管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什么样的策略,其根本目的就只有一个: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本节课的全部内容。对重点一再强调,对难点如何突破,无非就是为了降低学习的难度,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的学习,再配合习题练习,而习题的内容自然也是对重点、难点的考查,学生能解决,课堂教学的任务就完成了,如果还不能解决,说明这节课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者在策略上要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在一个班级中是客观存在的。但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重班级成绩,忽视了班级文化建设,忽视了人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客观事实。为此,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在班集体建设中,应该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创建班级文化的重要价值,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设计,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做到“随风潜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