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兴起、发展等方面入手,结合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探讨快乐体育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教育思想与观念。
【关键词】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体育兴趣;终身体育
1 快乐体育与我国学校体育
1.1 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与快乐体育教学目标制定
一直以来,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一直存在争论: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还是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随着人们对体育认识的深化,两种观点归主为“体育”应以生理、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为指导实现全方位的体育功能。虽说在思想上较进步,但在实际操作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实际上效果不佳。学校体育无外乎三个目标:增强体质、传授“三基”、培养道德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当“终身教育”成为时代的要求时,这一目标的弊端正逐步暴露出来。快乐体育是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育思想。视为直接目的,因而能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满足他们学习愿望,有利于培养自我体育能力与完美人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所以,快乐体育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学校体育教学任务限定在学校期内,转向既指向学生现在发展,又指向将来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这是从教学目标上的定位。
1.2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与快乐体育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围绕着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因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也随之有着其主要特点。在任何教学之中,教学内容的安排都可能有一些“重复”,因为必要的重复是内化所学习知识和熟练掌握技能的必需。所以,“重复教学”是教学内容之中不可缺的阶段。体育教学之中亦是如此,但在当前体育教学之中却有一种重复实实在在困扰着广大教师和学生。这就是常说的“从小学一直滚到大学前滚翻,从小学学到大学的起跑”的奇怪现象。这些重复非但没有起到我们所期待的教学原则所要求的技能提高和知识的增加,而且造成两大负面影响,一是引起学生反感,使他们在对比了其他学科层次严谨性和内容逻辑性后,认为体育学科没有内容,枯燥无味。二是一些该学的内容,即为达到体育教学目的任务所必须的,对学生现在成长和未夹生活有用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被这些“重复内容”挤压,使高年级体育内容极大“重复”制约下,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和教师知识结构选课形式等不得不与低年级雷同,使各学段的体育教学失去“个性”,使各学段的体育教学内容整体性发生混乱,也使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因内容不同而无区别,最终使依赖各学段的目标和内容的完成而可能实现的体育教学总目标落空。快乐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运用中,更加注重的则是运动的乐趣与生活的关联,使“快乐体育”不仅作为教育手段,更重要的应作为教育目的和内容来认识。快乐体育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提出来的。在接受学习中,全部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其教学任务的实现,不涉及学生方面任何独立发现,只需将学习材料内化,以便在以后某个时刻可以再现运用。发现学习则不然,它主要特点是不把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必须由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独立发现,然后加以内化。这种新的体育教学思想改变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被动地位,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人。发现学习优点在于能使学生将自己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运用到体育实践之中,从而有利于培养科学的体育学习观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自觉性。同时,能使学生产生体育学习内在动机,使学生产生快乐的成功体验,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体育学习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2 快乐体育与体育中乐趣
人类在追求运动中的乐趣过程中创造了体育,乐趣又随体育运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进入了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中。在一段时间里有把教育和乐趣对立的倾向。使学生对逐渐失去乐趣的体育教学产生厌学情绪。所以通过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运动重要前提。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为了让学生达到的目标是“明白道理、掌握技能、愉悦身心”.即懂、会、乐这三者完美结合,这也是教学改革的目标。但目前我们体育课中从三者关系来看,有以下情况:只会不懂不乐占大多数,三者完美结合很少儿乎没有。那么,如何解决这一当前存在的问题呢?这就需要一种新的体育思想和方法。所以,快乐体育思想的介入,使得”既会又能乐,既懂又能乐”的体育课类型逐渐广泛起来。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介入,这三者完美结合的类型课会逐渐成为现实,这也是体育课的优化过程。
3 快乐体育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之中的实践与发展
快乐体育传入我国已有近30年,这种体育教育的形式对广大体育教师和我国体育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对解决体育“厌学”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并在实践之中不断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快乐体育的实践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主张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勤学、育体和育心相结合,实行体力、智力、品德的全面发展;第二,在教与学和关系上,主张把教学主体从教师转向学生,实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第三,在教学观念上,主張教学活动是认知、情感、行为这三种心理活动有机的统一;第四,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从注入式模仿教学转向启发式创造教学,强调教法多样性和学法实效性;第五,在教学组织上,主张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有机统一,强调信息的多向支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
快乐体育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中一种重要思想观念和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兴起对于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它是学校体育教学联结终身体育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将占一定的地位,是现代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
[2]刘仿娅.快乐体育方法论[J].中国学校体育,1996(06).
[3]包昌明.快乐体育是一种体育教育思想[J].中国学校 体育,1996(06).
作者单位
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教育体育局 江西省景德镇市 333000
从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兴起、发展等方面入手,结合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探讨快乐体育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教育思想与观念。
【关键词】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体育兴趣;终身体育
1 快乐体育与我国学校体育
1.1 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与快乐体育教学目标制定
一直以来,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一直存在争论: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还是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随着人们对体育认识的深化,两种观点归主为“体育”应以生理、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为指导实现全方位的体育功能。虽说在思想上较进步,但在实际操作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实际上效果不佳。学校体育无外乎三个目标:增强体质、传授“三基”、培养道德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当“终身教育”成为时代的要求时,这一目标的弊端正逐步暴露出来。快乐体育是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育思想。视为直接目的,因而能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满足他们学习愿望,有利于培养自我体育能力与完美人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所以,快乐体育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学校体育教学任务限定在学校期内,转向既指向学生现在发展,又指向将来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这是从教学目标上的定位。
1.2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与快乐体育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围绕着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因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也随之有着其主要特点。在任何教学之中,教学内容的安排都可能有一些“重复”,因为必要的重复是内化所学习知识和熟练掌握技能的必需。所以,“重复教学”是教学内容之中不可缺的阶段。体育教学之中亦是如此,但在当前体育教学之中却有一种重复实实在在困扰着广大教师和学生。这就是常说的“从小学一直滚到大学前滚翻,从小学学到大学的起跑”的奇怪现象。这些重复非但没有起到我们所期待的教学原则所要求的技能提高和知识的增加,而且造成两大负面影响,一是引起学生反感,使他们在对比了其他学科层次严谨性和内容逻辑性后,认为体育学科没有内容,枯燥无味。二是一些该学的内容,即为达到体育教学目的任务所必须的,对学生现在成长和未夹生活有用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被这些“重复内容”挤压,使高年级体育内容极大“重复”制约下,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和教师知识结构选课形式等不得不与低年级雷同,使各学段的体育教学失去“个性”,使各学段的体育教学内容整体性发生混乱,也使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因内容不同而无区别,最终使依赖各学段的目标和内容的完成而可能实现的体育教学总目标落空。快乐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运用中,更加注重的则是运动的乐趣与生活的关联,使“快乐体育”不仅作为教育手段,更重要的应作为教育目的和内容来认识。快乐体育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提出来的。在接受学习中,全部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其教学任务的实现,不涉及学生方面任何独立发现,只需将学习材料内化,以便在以后某个时刻可以再现运用。发现学习则不然,它主要特点是不把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必须由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独立发现,然后加以内化。这种新的体育教学思想改变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被动地位,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人。发现学习优点在于能使学生将自己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运用到体育实践之中,从而有利于培养科学的体育学习观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自觉性。同时,能使学生产生体育学习内在动机,使学生产生快乐的成功体验,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体育学习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2 快乐体育与体育中乐趣
人类在追求运动中的乐趣过程中创造了体育,乐趣又随体育运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进入了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中。在一段时间里有把教育和乐趣对立的倾向。使学生对逐渐失去乐趣的体育教学产生厌学情绪。所以通过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运动重要前提。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为了让学生达到的目标是“明白道理、掌握技能、愉悦身心”.即懂、会、乐这三者完美结合,这也是教学改革的目标。但目前我们体育课中从三者关系来看,有以下情况:只会不懂不乐占大多数,三者完美结合很少儿乎没有。那么,如何解决这一当前存在的问题呢?这就需要一种新的体育思想和方法。所以,快乐体育思想的介入,使得”既会又能乐,既懂又能乐”的体育课类型逐渐广泛起来。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介入,这三者完美结合的类型课会逐渐成为现实,这也是体育课的优化过程。
3 快乐体育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之中的实践与发展
快乐体育传入我国已有近30年,这种体育教育的形式对广大体育教师和我国体育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对解决体育“厌学”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并在实践之中不断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快乐体育的实践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主张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勤学、育体和育心相结合,实行体力、智力、品德的全面发展;第二,在教与学和关系上,主张把教学主体从教师转向学生,实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第三,在教学观念上,主張教学活动是认知、情感、行为这三种心理活动有机的统一;第四,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从注入式模仿教学转向启发式创造教学,强调教法多样性和学法实效性;第五,在教学组织上,主张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有机统一,强调信息的多向支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
快乐体育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中一种重要思想观念和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兴起对于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它是学校体育教学联结终身体育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将占一定的地位,是现代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
[2]刘仿娅.快乐体育方法论[J].中国学校体育,1996(06).
[3]包昌明.快乐体育是一种体育教育思想[J].中国学校 体育,1996(06).
作者单位
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教育体育局 江西省景德镇市 3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