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医院作为党和政府服务社会大众的重要平台,在我国政策和医疗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得到蓬勃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院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加强医院人才建设,特别是高学历人才。高学历人才具有理论知识扎实、文化素养高、学习能力强、思维能力强等特点,但也有明显的缺点,如动手实践能力不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临床经验不够等,因此采取有措施提高医院高学历人才培养和使用水平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医院;高学历;人才培养;有效措施
医院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医院要重视人才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推动医疗技术和科研的进一步发展,更好的为医院服务。高学历人才,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强、思想开放等优势,但也存在临床经验不足、实践能力不强等缺点,为此医院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高学历人才培养教育管理使用计划,让高学历人员真正成为高学历人才,人尽其才,推动医院医疗水平和科研研究进一步发展,促进医院全面可持续发展。
1.医院高学历人才培养教育管理目标及基本要求
1.1 医院高学历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医院市场竞争逐渐由单一的医疗水平逐渐向临床技术、科研研究、服务水平等多方向转变,这就对医院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医院要根据自身发展水平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制定科学的高学历人才培养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多种手段。
具体来说,医院高学历人才培养目标是:充分发挥高学历人员学习接收能力强、思维开放等优势,加强高学历人员临床实践、管理、科研等培训,将其打造成医疗技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思想政治素养高、临床诊断水平高等综合型高学历人才,同时构建科学的人才引进和管理制度,形成一支集管理人才、科研人才、临床型人才于一体的医疗队伍,推动医院进一步向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科研开发能力强、优质服务水平等综合管理方向转变,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
1.2 基本要求——不断完善医院人才选拨制度
要想真正使用医院高学历人才,充分发挥其在临床技术、科研开发等的作用,必须不断完善医院人才选拨制度。具体来说,医院要根据自身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人才选拨工作流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能者居上,选取思想政治素质高、专业技术高、学术科研能力强的高学历青年才俊为医院重点培养对象,通过职称评定、福利待遇、职位晋升等多种手段激励高学历人员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根据高学历人员的岗位业绩、贡献大小等给以相应的激励。此外,医院要加大对科研、学术、医疗等的投入,构建良好的竞争环境,让高学历人员在竞争中成为综合型人才,为医院服务。
2.医院高学历人才培养教育管理使用模式建设
2.1 理论与实践结合,重视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医院高学历人员的优势是基础理论知识强、学习吸收能力强,缺点是临床实践少。针对这一情况,要理论联系实践,加强高学历人才临床实践培训,切实提高高学历人员临床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具体来说,在进行临床实践培训时,要以高学历人员的临床实践水平、实践时间等作为判断临床能力的主要依据,而不是其学历高低,然后根据不同人员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但方案都包括培训时间、轮转科室、疑难重点等,切实提高每一个人的临床综合实践能力。
此外要打破过去以学历文凭为主的职称晋升制度——硕士毕业参加工作两年以上可升职为主治医师,博士毕业参加工作两年以上可升职为副主任医师[2],而要根据高学历人员的临床实践能力(包括临床基础知识和实践、急症患者处理、病历书写、手术等内容)、学术以及科研能力、品德等来进行职称评定,不仅可以激发高学历人员工作积极性,而且可以为医院培养名副其实的高学历人才。
2.2 实行“名师带教”培养模式
医院要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专业人才(如高级医疗技术专家),实行“名师带教”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医院人才培养计划确定专家带几个人,如科室主任与专业技术超过三级的主任医师至少要带领一名医院高学历人员,并实行考核制度,把“名师带教”实际效果纳入个人和科室考核及评价体系中,提高教者和学者的责任感,充分发挥该模式的作用,让高学历人员从专家那里学到更多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同时还可以从专家身上学到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精神,为其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3]。
2.3 实行科学的考核及激励机制
高学历人才是医院持续发展的动力,要想真正发挥人才作用,首先要留住人才,而留住人才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实行科学的考核及激励机制。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点:
2.2.1 考核内容全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院越来越多的将精力放在科研、临床实践、学术、服务等综合管理上,因此对高学历人员的考核不能片面的看其科研能力或者临床实践能力,而是要综合考虑其科研能力、临床能力、品德等诸方面因素,提高高学历人员的综合素养。
2.2.2 考核指标合理 在设置考核指标时,不仅要考虑到高学历人员的理论基础知识、临床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而且要根据医院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保证考核质量。
2.2.3 实行激励制度 在公平、公开、公正考核基础上,充分利用考核结果,采取职位晋升、提高福利待遇以及降职、辞退等激励机制,对表现较好的人员给以奖励,对表现一般差的人员给以一定的惩罚,且开除表现很差且长时间不改的人员,保证医院高学历人员的整体素质。
2.4 创造良好的医院工作环境,鼓励高学历人才创新
2.4.1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医院要尊重人才、关心人才,不以工作年限压人,也不以学历为唯一标准,创造轻松自由的工作环境;同时医院要加大对实验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投入,为高学历人员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2.4.2 实行创新激励机制 对高学历人员在重大科技成果、学术等上面取得的成就给以一定的奖励,鼓励其继续创新。
2.4.3 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医院要不断与时俱进,通过请国内外著名专家讲座、指导和加强与国内外著名医院的沟通合作,不断完善医学相关知识结构[4]。
3.结论
医院高学历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发展且复杂的过程,医院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和整体发展战略出发,制定长期与短期结合、引进和培养结合、连续性与间断性结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管理体系,通过完善医院高学历人才选拨制度、明确高学历人才培养目标、重视临床实践能力培养、采取“名师带教”培养模式、实行考核及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等几个方面加大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切实提高高学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为医院储备人才,推动医院科研、临床技术、服务水平等进一步发展,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桂云.浅谈医学高学历人员的培养[J].中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16):5280-5281
[2]韩滢滢.关于医院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交通医学,2012(4):398-400
[3]邵鹏.经营理念背景下医院人才培养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182-182
[4]刘辉.浅谈新形式下医院青年人才的培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6):943-944
【关键词】医院;高学历;人才培养;有效措施
医院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医院要重视人才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推动医疗技术和科研的进一步发展,更好的为医院服务。高学历人才,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强、思想开放等优势,但也存在临床经验不足、实践能力不强等缺点,为此医院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高学历人才培养教育管理使用计划,让高学历人员真正成为高学历人才,人尽其才,推动医院医疗水平和科研研究进一步发展,促进医院全面可持续发展。
1.医院高学历人才培养教育管理目标及基本要求
1.1 医院高学历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医院市场竞争逐渐由单一的医疗水平逐渐向临床技术、科研研究、服务水平等多方向转变,这就对医院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医院要根据自身发展水平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制定科学的高学历人才培养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多种手段。
具体来说,医院高学历人才培养目标是:充分发挥高学历人员学习接收能力强、思维开放等优势,加强高学历人员临床实践、管理、科研等培训,将其打造成医疗技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思想政治素养高、临床诊断水平高等综合型高学历人才,同时构建科学的人才引进和管理制度,形成一支集管理人才、科研人才、临床型人才于一体的医疗队伍,推动医院进一步向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科研开发能力强、优质服务水平等综合管理方向转变,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
1.2 基本要求——不断完善医院人才选拨制度
要想真正使用医院高学历人才,充分发挥其在临床技术、科研开发等的作用,必须不断完善医院人才选拨制度。具体来说,医院要根据自身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人才选拨工作流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能者居上,选取思想政治素质高、专业技术高、学术科研能力强的高学历青年才俊为医院重点培养对象,通过职称评定、福利待遇、职位晋升等多种手段激励高学历人员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根据高学历人员的岗位业绩、贡献大小等给以相应的激励。此外,医院要加大对科研、学术、医疗等的投入,构建良好的竞争环境,让高学历人员在竞争中成为综合型人才,为医院服务。
2.医院高学历人才培养教育管理使用模式建设
2.1 理论与实践结合,重视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医院高学历人员的优势是基础理论知识强、学习吸收能力强,缺点是临床实践少。针对这一情况,要理论联系实践,加强高学历人才临床实践培训,切实提高高学历人员临床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具体来说,在进行临床实践培训时,要以高学历人员的临床实践水平、实践时间等作为判断临床能力的主要依据,而不是其学历高低,然后根据不同人员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但方案都包括培训时间、轮转科室、疑难重点等,切实提高每一个人的临床综合实践能力。
此外要打破过去以学历文凭为主的职称晋升制度——硕士毕业参加工作两年以上可升职为主治医师,博士毕业参加工作两年以上可升职为副主任医师[2],而要根据高学历人员的临床实践能力(包括临床基础知识和实践、急症患者处理、病历书写、手术等内容)、学术以及科研能力、品德等来进行职称评定,不仅可以激发高学历人员工作积极性,而且可以为医院培养名副其实的高学历人才。
2.2 实行“名师带教”培养模式
医院要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专业人才(如高级医疗技术专家),实行“名师带教”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医院人才培养计划确定专家带几个人,如科室主任与专业技术超过三级的主任医师至少要带领一名医院高学历人员,并实行考核制度,把“名师带教”实际效果纳入个人和科室考核及评价体系中,提高教者和学者的责任感,充分发挥该模式的作用,让高学历人员从专家那里学到更多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同时还可以从专家身上学到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精神,为其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3]。
2.3 实行科学的考核及激励机制
高学历人才是医院持续发展的动力,要想真正发挥人才作用,首先要留住人才,而留住人才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实行科学的考核及激励机制。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点:
2.2.1 考核内容全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院越来越多的将精力放在科研、临床实践、学术、服务等综合管理上,因此对高学历人员的考核不能片面的看其科研能力或者临床实践能力,而是要综合考虑其科研能力、临床能力、品德等诸方面因素,提高高学历人员的综合素养。
2.2.2 考核指标合理 在设置考核指标时,不仅要考虑到高学历人员的理论基础知识、临床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而且要根据医院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保证考核质量。
2.2.3 实行激励制度 在公平、公开、公正考核基础上,充分利用考核结果,采取职位晋升、提高福利待遇以及降职、辞退等激励机制,对表现较好的人员给以奖励,对表现一般差的人员给以一定的惩罚,且开除表现很差且长时间不改的人员,保证医院高学历人员的整体素质。
2.4 创造良好的医院工作环境,鼓励高学历人才创新
2.4.1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医院要尊重人才、关心人才,不以工作年限压人,也不以学历为唯一标准,创造轻松自由的工作环境;同时医院要加大对实验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投入,为高学历人员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2.4.2 实行创新激励机制 对高学历人员在重大科技成果、学术等上面取得的成就给以一定的奖励,鼓励其继续创新。
2.4.3 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医院要不断与时俱进,通过请国内外著名专家讲座、指导和加强与国内外著名医院的沟通合作,不断完善医学相关知识结构[4]。
3.结论
医院高学历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发展且复杂的过程,医院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和整体发展战略出发,制定长期与短期结合、引进和培养结合、连续性与间断性结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管理体系,通过完善医院高学历人才选拨制度、明确高学历人才培养目标、重视临床实践能力培养、采取“名师带教”培养模式、实行考核及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等几个方面加大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切实提高高学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为医院储备人才,推动医院科研、临床技术、服务水平等进一步发展,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桂云.浅谈医学高学历人员的培养[J].中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16):5280-5281
[2]韩滢滢.关于医院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交通医学,2012(4):398-400
[3]邵鹏.经营理念背景下医院人才培养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182-182
[4]刘辉.浅谈新形式下医院青年人才的培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6):94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