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教学新途径构建开放英语课堂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76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英语教学以传授语言知识为教学重点,教师过分强调对文本知识的解读,而忽略了语言实践应用。课程改革则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听、说、读、写、用全面发展,这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要大胆突破教材的限制,教师要摒弃照本宣科的陈旧方法,学会活用教材,拓宽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开辟新的教学途径,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构建开放英语课堂。
  一、引入生活实例,诠释教材内涵
  初中英语新教材剔除了老教材中与生活相去较远的内容,增加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并且考虑到了广大初中生的品味和兴趣倾向,教材本身便深受学生喜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初中新教材的特点,以文本教材为基础适当进行拓展,适时引入生活实例,与学生一起讨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话题,将教材与生活巧妙连通,诱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英语的魅力,使英语课堂在生活实例的充实下尽显魅力。
  例如在学习8A Unit 4 “Wild animals”这一单元时,由于课文内容讨论的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问题,于是笔者便以学生都很熟悉且喜爱的“功夫熊猫”入手。笔者首先出示了《功夫熊猫》影片的宣传图片,学生一看到图片立刻来了兴趣,紧接着便开始了问答。T:“Do you know him?” Ss:“Yes. He is Kongfu Panda.” T:“Do you like him? Why?” Ss:“Yes. He is very cute and brave.” T:“We all like pandas. But their number is smaller and smaller. They need our protection. Today we will learn about pandas’ life and some protective measures.”教师抓住了课文的主题,以学生熟悉的动画形象作为交流出发点,随后再过渡到课文学习上来,很快就引起了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也让本节课带上了浓厚的生活色彩。
  二、组织开放问答,锻炼综合能力
  课堂问答是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而开放式问答方式还是构建开放课堂的有效途径。开放式问答区别于传统问答方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能够促使学生将知识信息重组、迁移,发现那些有用的知识点,并融入自己的观点。这样的问答方式摆脱了教材的束缚,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设计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师生、生生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大胆求新求异,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学习8A Unit 3 “A day out”时,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五一假期要到了,大家也该商量着去哪里玩了。今天就给大家一个机会,和你的同桌商定五一活动计划,要求两个人都要说出自己想去的地方并讲明理由。最后两个人达成一致,定好计划。”这个话题学生都很感兴趣,他们各自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对话,对话的过程就像是平时聊天交流,大大降低了用英语交流的困难。有两名学生编写了这样的对话。S1:“Shall we go to the Central Park? It is not far away. There are many trees and flowers. We can breathe fresh air there.” S2:“I am afraid it is not a good idea. I went to the park last week. How about the zoo? I like animals. They are so funny. ” S1:“Yes, it is a good idea. But the zoo is too far. It is too crowded on holidays.” S2:“You are right. Why don’t we go to the Mount Xiang?” S1:“Great idea! I love to climb the mountain.”
  三、课外实践跟进,辅助文本教学
  开放式教学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也要开阔教学视野,不再拘泥于文本教材,而是将目光放向整个社会生活,另辟蹊径,将开放式英语课堂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有意识地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课外实践任务,让学生自觉分组进行课外实践,共同完成任务。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他们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社会、拓宽知识面的过程,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过程。英语课外实践不仅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促使学生有效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发展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成功培养其作为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社会中学习英语,在社会中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9A Unit 3 “Teenage problems”时,笔者发现学生对这一单元的内容兴趣非常浓厚,尽管课堂上已经讨论了很多,但学生仍是意犹未尽,于是便顺水推舟,组织了一次英语调查研究,请学生调查当今青少年面临的困扰和他们应对困扰的方法,给出统计结果,并且找出这些困扰正确的应对方式,给出相应的建议。这个调查研究主题给了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他们几乎动用了所有能够想到的方法,有的小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有的不辞劳苦进行走访调查,还有的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发起了网络调查,最后都圆满完成了任务。通过这次调查,他们不仅应用了从课堂上学到的英语知识,还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没有学到的知识,收获颇丰。
  四、开发网络资源,及时解决问题
  现代社会,网络早就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英语教学自然也不能脱离网络。在课堂之外,很多学生都可能由某个特定生活场景而联想到相关的英语知识,进而产生问题,形成进一步了解知识的需求,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问题得不到解决,学生的学习热情便很快冷却下来,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而网络最大的好处就是其信息资源的开放性、便捷性和全面性,在教师鞭长莫及之时,网络却能够随时随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首先教会学生自主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英语,解决难题,诸如普特英语、旺旺英语、新东方英语、VOA等网站都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学生不仅可以从中找到答案,还能发现很多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好方法,无论是单词、听力、阅读、口语,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相应的提高方法,有效提高英语水平。例如普特英语网站上有专门针对英语单词学习的一个板块——单词卡,不仅给出了单词的拼写、音标,还给每一个单词都配上了一幅有趣的图片,又根据图片的情境给出一个例句,可谓图文并茂,将一个个单词演绎成了一个个故事,很多学生都是利用这种单词卡学会了很多课堂上没有学过的单词。
  搭建网络学习平台也是解决学生课外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交流的便利,跟学生建立课后交流平台,QQ、博客、交际网站等都是有效的交流途径,师生能够通过网络实现无障碍交流,教师也能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不仅如此,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尝试建立一个自己的学习网络平台,让学生能够及时反映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分享英语学习经验;教师建立和管理自己的个人主页,及时发布班级学习信息,将学生所提的好问题或集体反映的问题进行重点、公开解答,实现教学透明化、公开化,提高解决问题的时效性,有效促进英语教学。
  总之,开放式教学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的大趋势,英语教师要顺应课改潮流,在实践中摸索创新,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实例,组织开放性问答,课外实践跟进,开发网络资源,构建开放式英语课堂,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邵燕.小议开放式教学思想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运用[J].海外英语,2011(6).
  [2]蒋静,黄芳.新课标背景下开放式教學在初中英语中的尝试[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3]华玮.初中英语开放式课堂教学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3).
  (责任编辑周侯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后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学的影响。 方法:收集60例患有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60例非糖尿病患者(对照组),其中30例糖尿
通过对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残疾人服务开展情况以及各级图书馆从业人员、年均购书经费等基本情况的初步调查,分析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残疾人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观念认识
生物课程资源是指所有能够对展开生物学科教学有所帮助的资源,其涵盖的范围相当广泛,可以是具体的人和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思想和观念……这些内容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切入教学,都可以成为生物课程资源,其中重点有三种:课程资源观是核心的课程资源,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  一、观念是课程资源的核心  生物学的课程资源呈现出非常多样的状态,通常将其按地域划分,分为校内和校外资源,校外资源又分
高一学生,刚从初中升入高中,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有很多困惑和不适应.特别是数学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相对于初中而言有了更高的要求.高一是数学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题。学生谈作文色变,无法燃起写作激情。传统教学的枯燥、呆板、成效缓慢而结果难测等问题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以强大的功能,巨大的开放性,越来越多地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能否借助网络这个现代高科技的魔法,来破解“作文教学难”的咒语呢?这几年我通过互联网进行作文教学,挖掘学生的写作潜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丰富学生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