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课堂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篮球教学有着较强的参与性,能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同时具备应变性、娱乐和竞技性较强的特点,学生在篮球训练中获得身心发展。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发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在身体素养和团队合作水平方面获得进步。为了落实中职篮球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应改革思路,从多个方面提升篮球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持续提升身体素养和终身训练意识。
  [关    键   词]  中职篮球;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4-0210-02
   学练赛评一体化,是指课堂上的学习、课堂里练习、课堂上通过学习新技术后,将新技术用到练习赛中,每个过程都有准确的评价。这种教学模式结合了训练、比赛、评价等教学内容,教师应转变以往的中职篮球教学思路,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性。通过引入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能显著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避免学生产生厌烦和挫败的心理。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比较强,他们能持续发展和提升自己的体育素养,进而掌握相关的战术和体育动作,形成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
   一、当前中职篮球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法理念比较陈旧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不善于使用全新的教育方法和措施,难以保障实际教学效果。通过分析当前的中职篮球教学现状能发现,一些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思路,无法生动展示知识内容,学生对于技术动作的掌握也比较生疏,没有形成深刻的理解。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不重视篮球教学的问题,往往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理论教学,实施动作技术训练,学生的战术思维和篮球意识难以进步。利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的传球和投篮运球技术会比较生硬,他们只能掌握简单的动作。
   (二)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完善
   一些中职学校缺乏良好的篮球教学场地,所以影响到篮球教学的开展效果,篮球训练设施在质量和数量方面都需要提升。一些学校缺乏专门的篮球场地,或者场地安全性不符合标准,所以无法高频率开展训练活动。要想保障篮球教学质量,充分的场地和器材是必备的。如果硬件设施不充足,学生的训练会被局限,他们只能训练基本动作,无法高频率开展投篮、竞赛等活动。一些篮球场地是水泥地面,学生极容易受伤,他们在长期的活动中积极性会被削弱。
   (三)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足
   中职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师并没有把篮球方面的教学作为重要内容,仅仅把篮球当作一个额外增加的项目,篮球课程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当前,学校已经提高了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但是在篮球教学方面仍然缺乏深度研究,所以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过于模式化和枯燥的教学内容,会让学生无法体会篮球运动的魅力。
   二、中职篮球教学中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的应用方法
   (一)重视学生的理论学习
   在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理论学习是第一步,是学生进行比赛和训练的基础。丰富的理论知识是学生将来打篮球的前提,学生能掌握篮球裁判法和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才能组织篮球比赛并且理解相关的动作,同时发展自身的体育素养。如果学生能掌握篮球动作的名称及相关文化知识,那么他们就能打好基础,在将来灵活运用篮球技巧,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中职篮球教学中,应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保障知识教学的趣味性,借助多媒体设备,从理性和感性方面让学生产生篮球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解篮球知识的时候,为了丰富学生的篮球理论知识,从篮球的起源讲起,让学生了解篮球的发展历程和起源,分析当前世界范围内各个联赛的竞技水平和发展现状,让学生了解著名的篮球运动员等。在这个前提下,讲解一些经典的篮球展示搭配,能体现篮球教学与时俱进的原则,对学生精神层面产生感染。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引入姚明、詹姆斯和科比等篮球明星的故事,用这些明星的可贵品质和生活经历来激励学生,让學生看到篮球运动精彩和积极的一面。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篮球技巧知识。包括:投篮的基本要素(球的旋转、投篮的弧线、瞄准方法)、三分球的知识、前锋、中锋、控球后卫等等。一些学生在平时已经掌握了这些基础的篮球知识,教师应融入更多精彩有趣的理论知识。例如,当前的NBA比赛已经进入小球时代,各个队伍强调阵容的灵活性,中锋的地位被慢慢削弱,多前锋阵容成为许多队伍的首选。这样的讲解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体会篮球竞技的革新和转变,认识到篮球运动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二)重视课堂中的篮球训练
   1.技术方面的训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基本功,让学生掌握传球和运球方面的技术,让学生掌握运球的法则,在不看球的情况下也能良好运球。同时,为学生做出示范,让学生保证自己运球的连续性,在力量和速度方面多下功夫,能逐渐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准。在篮球技术训练课堂中,为了提升学生的篮球技巧,应给每个人分配一个篮球。从运球技巧开始讲起,让学生跟着自己的示范进行运动训练。在运球过程中,保持比较低的重心,重心保持在腰部以下,利用正确的传球技巧,寻找合理的时机传球。在后续的练习中,融入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的思路,让学生结合理论和实践,在小组中进行练习,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拨,保障学生运球和传球动作的准确性。对于基础不好或者身体协调性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身体力量训练,包括负重深蹲或者平板支撑等,这样能改善学生的身体能力。    2.球感训练。在篮球教学中,球感训练也是重要的内容。先让学生在固定的场地中训练自己的球感,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跑步运球训练、行走运球训练、原地运球训练。在行走训练过程中,学生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持续提升自己的运球能力。利用有效的训练方法,能提升学生的灵敏度,他们能准确预测空中球的力量和速度,能有效控制角度、力度不同的空中球。在训练的初期,要重视双手训练模式,引入双手和单手的交替训练方法。而后结合学生的真实水平合理调整训练的难度,划分运球范围,超过范围的就是失败。在这种训练模式中,学生能提升自己的运球能力,他们接触球的频率比较高,能逐渐养成良好的球感。
   提升球感的要點是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因此球感训练必须和技能训练相结合,通过这样的训练锻炼学生的球感。在教学中,从易到难安排球感训练项目,逐渐提升学生的能力,而不是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在训练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大量接触球的机会,如果他们的训练频率比较低,就会逐渐降低球感,难以保障自己的篮球能力。
   (三)应用篮球比赛教学方法
   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较多,学生不仅能领会篮球战术和思维,还能在实战中巩固篮球技术动作。学生不会被过分局限,能在活动中具备一定的自由,感受到竞技的愉悦感。
   (1)比赛教学之前,组织学生预热,这样能避免出现损伤事故。首先为学生讲解比赛的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调动学生的情绪。在投篮教学中,安排学生复习投篮的技巧,让学生首先进行移动投篮,然后在比赛中提升自己的技术。这样的赛前预热活动比较考验学生的手脑配合能力,能为后续的比赛做好铺垫。(2)在比赛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比赛的规则,观察学生的技术实施情况和动作标准性。结合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实施针对性的改正和指导。在学生完成相关的技术动作之后,组织学生参加比赛。构建练习和比赛相互循环的机制,促进学生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例如,在讲解运动技术知识之后,让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开展运球接力比赛。教师在一边观察学生,找出学生运球过程中的不足。同时,分类和归纳这些不足,根据分类的具体结果安排练习。教师首先进行纠正,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让学生得到自我提升。在比赛中,还能检查学生的知识学习成果,真正实现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3)比赛之后的总结过程中,教师安排放松学生心情和体力消耗比较少的活动,这样能缓解学生的精神压力。这种类型的活动,和平时的竞技活动有着一定的区别,教师应重视缓慢融合,让学生深刻掌握课堂中学会的技能。组织学生参与投篮比赛,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各小组比投篮,命中率更高的小组获胜。
   (四)在篮球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理念
   在中职篮球教学中,应融入立德树人的理念。篮球属于一个需要集体配合的项目,在讲解技术配合和战术的过程中,应重视发展学生的配合意识,加强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如果学生缺乏集体意识,不仅难以提升自己的胜率,还会导致自己的队伍士气低下。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团结协作的力量和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篮球基础能力训练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学生应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让他们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逐渐掌握动作要点。教师应遵循立德树人理念,鼓励学生提升自信并且战胜困难。在篮球比赛和对竞赛规则的讲解中,学生能发展纪律意识,并在遵循规则的同时,认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如果犯规,学生不仅会失去得分的机会,还可能被罚下场,失去竞争的舞台。这样的教育过程,也是纪律规则意识培养的过程,学生能在内心形成遵守纪律的意识。
   (五)优化中职篮球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于学生的篮球能力发展有着一定的引导作用。(1)把握评价的核心和关键,评价学生的技术素养和态度,让学生敢于评价,而且不只是关注学生的成果,更关注学生的探索过程和训练内容。结合篮球教学大纲要求,完善评价内容和标准。针对学生在篮球技术和战术训练中的状态和表现,改进理论讲解和实战训练的组织方法。在评价学生三步上篮动作的时候,认真观察学生拍球的方式、运球的方法,了解学生是敷衍了事还是认真训练,这样能掌握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具体情况[1]。针对学生不足的地方,教师应在课堂中进行即时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也可以组织篮球训练让学生相互观摩和学习[2]。(2)评价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除了单人考试之外,也可以组织多种评价形式。例如,利用团队考核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分组完成投球、传球和运球的任务,让学生自主分工,进而完成任务。教师不仅能给出自己的独立判断,也能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不足和优势,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发展空间。体育教师结合这些评价的内容进行总结,能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3)持续改进篮球教学考核评价方法。对于中职体育教师来说,应持续改进自己的评价方法和思路,保证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3]。在平时的教研中,观察其他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并且对比自己的教学过程。在学校层面,为体育教学制定考核评价表,引导教师互评和自评。
   在当前的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的价值和作用,利用这种教学模式完善自己的篮球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不足,安排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利用专项比赛的方式磨炼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只有真正融合学练赛评各个环节,才能发挥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毕建瀛.论中职篮球教学训练中踝关节的损伤及预防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9,10(9):25,27.
   [2]梁黎明.中职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之道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10(3):51,53.
   [3]蔡球鹏.中职学校篮球教学效果的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10(3):144-145.
  ◎编辑 薛直艳
其他文献
[摘 要] “互联网+”时代促进了医学教育教学发展,以强大的在线教学平台为支撑,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两种教学方式的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将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课程建设融合,促进教育信息化是医学院教学方式改革中面临的新挑战。在外总外科手术学教学中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结混合式教学
[摘 要] 目的:研究雨课堂在肿瘤放射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选修交大二附院放疗课程的64名八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人。实验组应用雨课堂教学,对照组应用传统PPT教学方法。评价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及考试成绩。结果:两组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93.34±3.075分与90.03±3.614分,操作考试成绩分别为97.34±1.696分与94.03±2.546分,组间数
[摘 要] 为促进军队院校指挥类专业指挥控制系统运用课程教学改革效果,以武器发射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为例,针对以往指挥控制系统运用类课程存在的重教轻学、重理论轻实践的实际问题,从明确课程目标、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搭建实训平台等方面,对本课程实践性改革进行研究讨论。  [关 键 词] 指挥控制系统;建构主义;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
[摘 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高校教育管理模式要不断进行创新改革,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教育要求,摒弃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不足和弊端,在进行教育管理过程中融入新理念、新目标,利用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教育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为高校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空间,有效促进各高校教育的良性发展。针对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摘 要] 教育扶贫的根本任务是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在西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今后消除贫困的工作中,教育扶贫应该扶民族教育之“贫”,振兴民族教育,这也是西部高师院校实现自身服务社会功能、发挥办学优势和特色的重要领域。为了更好地做好西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今后消除贫困的工作,地方政府应与西部师范院校一起探索构建可持续的教育扶贫模式,并为西部师范院校的教育扶贫提供有力的政策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高等院校;审计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3-0146-02   高等院校是高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审计是高校会计学的核心课程。现代社会急缺的审计人才除了需要具备大量的学科知识和实操技能,还需要具备正确的社会价值观,高校适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题中之义。然而,大多数高校
[摘 要] 近几年来,户外拓展运动在我国不断兴起,很多高校也在体育教学中开设了户外拓展训练专业的课程。但是资金以及教育经验的缺乏,导致很多高校在进行户外拓展训练课程建设与开发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发展滞后性问题,难以满足现当代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要求,亟须进行改进。基于此,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现状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户外拓展训练课程的建设与开发路径,旨在促进高校户外
[摘 要] 作为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国家进步与创新的关键阵地,为行业发展与进步输送了关键人才。而为了适应国家的快速发展,高校自身也应当不断改革其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方式,以更加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国家所需的创新人才、现代化人才。在此背景下,高校线上课程平台的开设具有重要意义。线上平台是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课程学习的关键环节
[摘 要] 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探索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阐述了高等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按照从理论到实践的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给出课程思政实例,将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了课程思政和专业知识掌握的同向同行。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专业课;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