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典型案例,创设区域活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bj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程游戏化实施的当下,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最喜爱参与的活动之一。在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下,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选择自己想游戏的伙伴、选择自己想玩的材料、选择自己想去的地方……从而让孩子真正自由、自主地游戏、学习。但对一些小规模的幼儿园来说,老师常常觉得很难创设区域活动,如活动室里区域活动、角色游戏、午餐点心、学习活动一样都不能少,如何规划?橱柜多了放不下,少了不够放,如何调整?
   基于以幼儿为本的理念,我们请老师停下忙碌的身影,驻足十分钟,看看孩子们在游戏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格局——由流动变固定
   由于活动室较小,班级建构区设置在了相对有独立空间的午睡室里。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发现:建筑队长乐乐带领着小朋友开始建构区的游戏,你来搭地面道路,我来搭高架,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游戏时间,高架桥搭好了。第二天、第三天,意犹未尽的孩子们又选择了建构区,还是准备搭建高架桥,分配好工作,大家又纷纷动起手来,架空搭高架,延长搭小路,平铺搭草坪,看上去怎么和昨天的没什么区别呢?
   分析:孩子们的建构水平为什么没有提高呢?建构区设置在午睡室,每次搭建好后在幼儿午睡前都要全部拆掉。而第二天,所有的工程都要從头开始,永远摆弄的是同样的一套流程。他们想进一步扩大范围、调整区域、丰富内容的机会就被这“流动”的建构区抹杀了。“驻足十分钟”的发现,让我意识到改变势在必行。
   改变:将原先流动的建构区搬到了室外变为“固定”,把桌面建构与地面建构整合在一起。让我们再一次“驻足十分钟”,看看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第一天,他们决定搭动物园,围墙、小路、动物生活区……从第二天起,孩子们就在原来建构的基础上进行了丰富,动物园里小朋友拿来了花片建构的小动物,动物园外建造起了高架桥,花片积木建构的小树小花用来点缀,道路两旁还有高耸的摩天大楼。一个以动物园为中心的小镇在孩子们的建构中逐渐显现出来。
   当然,区域的“流动”与“固定”还要根据班级需要和区域性质决定。如建构区、美术区、科学实验区等材料多、整理难,需要作品展示的,就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区角。同时,为了减少在区域布局上的局限,还是保留了一些流动的区域来缓解班级空间的压力。如益智区、生活区等,活动时鼓励幼儿因地制宜,寻找合适的场地,摆个地垫就可以玩游戏,既便于幼儿操作,又扩大了区域空间。
   二、空间——由平面变立体
   发现:美术区里孩子们用各种材料制作蝴蝶,有的用颜料涂色,有的用黏土黏贴,有的用撕纸装饰……突然卯卯跑来说:“老师,桌子太小,我想用毛根和毛线装饰,可是拿来后发现桌上放不下了。”
   分析:将原先放在架子上的工具摆放在了操作区,工具、材料放在桌子上孩子的取放确实方便了,幼儿也不用为了拿取工具,一次次地在操作区和工具柜前跑来跑去。但随之也带来了新问题——孩子的桌面操作空间变小了。
   改变:再次调整后,将桌子上的工具材料架空,让整个美术区立体起来。各种工具、部分纸张、废旧物等低结构材料都以架空的形式展现在操作区上方,取放更方便了,操作区域更大了,材料与材料的整合更有效了。同时,美术展示区也三维呈现,将墙面、窗户、地面可利用空间立体整合。如折叠式隔断、套式陈列架、悬挂式作品陈列区等。这种可收可放的隔断、陈列最大的功效就是简单、轻巧,对于空间较为狭小的区域来说,既营造区域感,又不会占用过多的地方。
   三、材料库——由单一变共享
   幼儿园在创设区域游戏的时候,都会有意识地开辟一个活动区材料库。材料库的建立目的是让幼儿进行材料的收集,与材料的互动,也是幼儿学习方式的一种拓展。
   发现:小艾饶有兴趣地在生活区剥着大蒜头,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大蒜头放在了桌子上。小艾停了下来,询问老师:“老师,大蒜头剥好放在哪里呢?”老师示意小艾自己想想办法。于是小艾来到建构区,看见有建构用的纸杯,高兴地正准备拿,只听见牛牛大声说:“这是我们建构区的杯子,你不能用。”
   分析:小艾的行为是值得肯定和表扬的,但回过头来看一下“建构区的杯子你不能用!”的背后是什么问题?我们也反思了材料库的环创——是不是因为材料库位置、分布,造成各区域中材料的模式化运用。于是,老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放在建构区的纸杯,其他区域能用吗?可以怎么用?”
   改变:在老师的帮助下,幼儿将各个区域中的游戏材料进行调整、分类,材料库摆放到了离美术区、建构区等需要辅助材料相对多一点的公共区域。同时,同一楼层材料库进行整合,合理利用有限空间,发挥材料库的最大功效。当没有预设和模式后,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内在的自主精神被唤起,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游戏创意,在游戏中他们越来越自主、越来越自信了。
   四、行为——走进幼儿的游戏世界
   从实际出发,努力尝试在“改”与“变”中,把游戏精神融入幼儿的活动中。老师在观察、学习、思考、实践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逐渐将小空间的不利因素转化成有利因素,让孩子们从活动区的布置开始就充分发挥自主性,在过程中让规则更有约束力,让孩子的游戏更有意义和价值。
   “驻足十分钟”让老师的行为由原来的“忙忙碌碌”改变为隐形环境——在幼儿游戏时老师不做“巡逻队”,不随意干扰幼儿游戏;不做“消防员”,不对幼儿的所有困难“有求必应”;也不做“婆婆嘴”,随时评价幼儿作品,而是通过改变环境、调整材料、转变观念,让幼儿在自由、自主的环境中愉悦、创造性地游戏。
  编辑 温雪莲
其他文献
【案例概述】   本案例是《绿色开花植物》的第二课时。本案例作业设计的基本思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采集、观察、分类等活动,知道植物根的形态特点和类型;第二阶段通过阅读、实验和观察等活动,知道根有吸收水分和养料、固定植株的作用;第三阶段通过开展根的向水性实验方案设计及课外开展长周期探究验证等活动,知道根的向水性和向重力性的生长特点。   【案例背景】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通过
摘 要:近些年来的物理课堂实验占比越来越多,在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推动下,物理教学质量越来越高。主要针对如何有效地在物理课堂中发挥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作用进行介绍。   关键词:物理教学;探究性实验运用;具体策略   通过研究发现,要想尽快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可以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探究性实验教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可以通过直观的实验操作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物理学本身比较深奥,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
摘 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尤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对于国家的繁荣昌盛意义重大。一个国家的国力强盛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提升决定于一个国家公民的科学素养,因此,在小学生阶段一定要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   关键词:小学生;科学教育素养;策略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势在必行。而小学阶段正是人生发
摘 要:趣动音乐课堂是小学音乐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多维度评价引领下的“趣动课堂”的欣赏教学,其有趣生动的教学内容让音乐欣赏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从而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关键词:趣动课堂;欣赏教学;评价   一、课例分析   (一)生动感知,听出兴趣   如三年级下册《剪彩波尔卡》的欣赏教学导入环节,常规欣赏教学导入环节会用问题引导直接指向教学内容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为什么被学生理解为说教课,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呢?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没有思辨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二是情境设置胡编乱造远离学生实际;三是课堂主题层次不清晰。如何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呢?从“思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主题——焕发学生思维发展”三个方面来论述。   關键词:思辨;情境;主题   道德与法治课在学生的心目中往往被理解为说教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预习必不可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古人给了精辟的论说。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在预习环节中会预习,让预习不是简单地完成任务,走马观花,而是具有实效,与课堂教学有效衔接,笔者就此根据教学经验,谈几点解决学生在预习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一、现状:数学预习存在问题  相信不少教师可能发现自己的学生在预习时,思想意识不够,主动性不足,多是匆匆读一读题,认真去思考并产生问题、记录问题的学生并不
最近,笔者听了8位初中数学教师的授课比赛,他们的授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3.6“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第一课时(苏科版)。   听课过程中,8位老师在课堂情境创设、实践活动等部分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认真设计,课堂精彩纷呈。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了自身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一、教学片段   上课开始,教师分发教学材料,每个学生都有一张三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越发明显,传统教育已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难以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人才。数学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逻辑思维培养的重要部分。而现阶段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下初中学生数学思想应用能力较低,学生难以利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数学难以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质能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应用能力。   关键
摘 要:对小学英语课堂进行合理化设计,重视采用巧妙的方法导入课堂。良好的课堂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采用良好的课堂导入法,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达到教师预期目标,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在第一时间将学生引入英语情境中,在短时间内快速进入课堂状态。将对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如何进行课堂导入展开探究。   关键词:课堂导入;小学英语;课堂设计   一、在小学英语课堂实践中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   1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及进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各课程的培养目标,更是新课改对中学教学的标准和要求。传统教学常常注重学生学习成绩,而忽略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因此学生即便成绩达到一定高度,但是核心素养并没有得到提高;因此,在核心素养培养视野下怎样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呢?这是相关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更是本文研究的主题。阐述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必要性,对高效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