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典型海洋灾害时空分布特性研究

来源 :海洋湖沼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ge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是受海洋灾害影响较重的省份,风暴潮、海浪及赤潮等灾害频发,针对单一灾种特定灾害动力过程的研究较多,但针对各主要灾种灾损特性的研究尚不够全面和深入。在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整合了《中国海洋灾害公报》、《福建省海洋灾害公报》、《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对近6年福建省3种典型海洋灾害分别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了福建省海洋灾害时空分布特性。结果表明:造成福建省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主要是风暴潮灾害,占全部损失的84%,赤潮灾害次之;人员死亡(失踪)完全由海浪灾害造成。风暴潮损失年际变化幅度较大,8、9月损失占全年76.4%,福建沿海南北部地区受灾较严重,中部地区受灾较轻;海浪灾害人员死亡(失踪)出现2个高峰期,分别是冷暖交替的1-3月份及9-10月份,损失共占到84.6%,空间分布上与风暴潮有相似性;受气象条件影响,4-6月为赤潮灾害频发期,发生起数占总数的95.9%。分析结果为沿海各区市组织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培育高无机磷(HIP)低植酸可以有效提高品种微量元素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本研究利用不同剂餐的高能混合粒子场(cR)、~7Li离子束和γ射线诱发2个冬小麦基因型中原9号(ZY9)和中优9507(ZH7),以获得高无机磷突变,并分析纯合突变体的无机磷含量和DNA水平等特征,为低植酸小麦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用CR 195Gy处理ZY9的M_(2:3)代HIP突变频率是1.40%,CR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农业数字化”概念的提出,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平衡施肥技术作为“农业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外公认的比
玉米/甘薯套作是西南地区甘薯种植的最常见形式,既实现了作物种植的多样性,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复种指数,进而达到增产的目的。虽然甘薯较一般作物耐旱,其在
为探讨不同移栽期对烟叶烘烤特性的影响,试验于2014~2016年在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进行,供试材料为烤烟品种K326,以始兴烟区常规移栽期为参照,设置不同移栽期处理:2014年设置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