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篮球教学中的投篮训练方法探讨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ge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篮球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篮球教学工作的开展,可提高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及篮球基础技术水平,促进学生体育素养水平的提高。而投篮则是篮球的基本技能之一,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的投篮技术水平,加强投篮训练非常重要。本文以高校体育篮球教学中投篮训练的技术要点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投篮训练的具体方法,希望以此为高校体育篮球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高提供有效价值建议。
  在全面素质教育改革工作持续推广及深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特别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而对于篮球来说,为高校体育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其中投篮是篮球教学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篮球的一项基本技术。众所周知,篮球运动员要想得分,便需要具备高水平的投篮能力。因此,从高校体育篮球教学的效率及质量角度考虑,本文围绕“高校体育篮球教学中的投篮训练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价值意义显著。
  1 高校体育篮球教学中投篮训练的技术要点分析
  1.1 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
  篮球教师在传授学生投篮基本技术动作过程中,需指导学生掌握三个垂直角度,即:肩部90°、肘部90°、腕部90°,以此保证投篮动作的标志性。同时,基于投篮期间,手掌需与手臂之间维持90°角。以常规右手为投篮手、左手为护球手为例,在作出投篮动作的基础上,护球手即左手不发力,右手五指撑开然后发力拨动篮球,并配合身体屈膝进行发力,从而完成投篮。值得注意的是,在投篮过程中,需确保投篮动作、姿势的正确及舒展,尽最大限度控制左、右移动,瞄准篮心(即指的是篮球网框的中心点),或瞄准打板位置(即篮板可以实现擦板进球的有效区域),以此使投篮动作完成,并保证投篮的命中率。此外,投篮动作完成之后,球起手落,注意脚部的保护,以此确保投篮过程的安全性。
  1.2 训练技术要点的掌握
  在篮球投篮训练过程中,需掌握的基本训练技术要点为:
  (1)由教师指导学生站在篮板的侧面位置,面对篮筐进行投篮练习,在2分线左右两侧各站点上,都可以作为训练的基点,然后在一个位置反复练习,可以进行瞄篮心练习,或者进行擦板练习。
  (2)投篮训练期间,教师需作出示范动作,包括上述提到的手部动作及屈膝动作,并进行动作分解,让学生快速掌握,进而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投篮动作的练习。同时,针对学生作出的动作,存在不规范的地方,比如部分学生会用护球手和发力手同时发力,或者采取推动篮球的方式投篮,这些错误投篮动作教师需明确指出,使学生能够及时改正过来。
  (3)此外,课后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哑铃、腕力训练器进行腕部及手臂力量训练,增强学生的腕部及手臂力量,使学生在今后篮球投篮练习过程中,发力更加均匀、准确,进而提高投篮命中率。
  2 高校体育篮球教学中投篮训练的具体方法分析
  上述分析,对高校体育篮球教学中,学生需掌握的基本投篮技术动作及训练要点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而从投篮训练效果进一步提升角度考虑,教师还需掌握实效性高的投篮训练方法,总结起来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2.1 游戏训练法
  为了提高篮球投篮训练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进行投篮竞赛训练,以两分线左右两侧各站点为投篮点,每投进一个球,往上升一个站点,以此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并认真进行投篮练习。对于胜利的在小组,教师需给予鼓励,对于失败的小组同样需要给予鼓励,并提出投篮过程的一些技术指导,使学生能够提升自我。当然,对于籃球投篮准,技术较好的学生,教师还可以组织进行三分球远距离投篮训练,以此使此层次的学生的投篮技术进一步得到有效提升。
  2.2 干扰训练法
  在投篮训练过程中,还可以采取干扰训练法,即一名学生投篮时,由另一名学生用道具干扰,或者由另一名学生进行人体举手干扰等。教师需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让一名学生执行投篮动作,比如每组10个,另一名学生则完成10次干扰;每组训练完成之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即原先投篮的学生作为干扰者,原先干扰的学生作为投篮者,进行交替训练,以此使每一位学生均能够获得投篮干扰训练的机会,从而提升全体学生的投篮水平。
  2.3 比赛训练法
  篮球是一项团体运动项目,需要队员与队员之间的密切配合,而投篮训练最终的目的是提升运动员的得分能力。所以,在高校篮球投篮训练教学中,可采取比赛训练法,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半场“3对3”,或者全场“5对5”的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对学生布置投篮战术,使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掌握投篮技巧,帮助球队得分及获胜。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篮球教学中,需教会学生基本的投篮技巧,进而可以采取游戏训练法、干扰训练法以及比赛训练法,使学生的投篮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使学生在篮球比赛中能够轻松得分,帮助球队获得最终的胜利。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其他文献
由于AI缺乏可解释性,人们无法得知AI作出错误决策的原因,也很难直接改进AI模型,因此对人工智能可解释性的研究非常必要。通过研究提出了AI可解释性的概念和研究的必要性,综合目前主流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实现AI可解释性的建模前、建模中、建模后三类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AI模型可解释性的评估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于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不同于以前的文化成绩第一的现象,如今我国越来越重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尤其是小学,小学课程比较轻松,所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培养体育方面的能力。我国也比较重视小学体育,在课改的不断深化下,体育教学不断发展,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体育教学传统,教师积极性不高,学生学的积极性也不高。如今我就跳远这一课程的教学的创新与实践进行详细的论述。  在小学体育中跳远一直都是一
期刊
功能性体能训练越来越受到师生的欢迎。本文基于功能性体能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进行探究,首先分析了功能性体能训练的介绍,然后分析了功能性体能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策略,构建良好运动氛围,运用重复训练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注重体能拓展训练四方面进行阐述。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是提高知识学习能力,提升学生体质,同时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因此,要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当学生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