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处罚主观过错归责原则r——《行政处罚法》(修订二审稿)第31条评析

来源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修订二审稿)新增“主观过错归责原则”作为认定行政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符合处罚法定及过罚相当原则,体现出我国人权保障、法律授权的明确性以及域外立法趋势.行政处罚的责任形态有故意、过失和推定责任.鉴于行政违法与刑事违法的承接性,可参照刑法之故意或过失规定.故意可采用“未必故意、意图、明知”之三分法理论,过失则无须区分认识过识和无认识过失.欠缺对规范效力的理解及违法性错误认识,无法阻却行政违法的构成,主观过错责任原则的阻却事由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状态下作为.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