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住在掌心的爱”素材运用指导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ivewebdynpr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中考作文备考试题】
  自然,太唯美,唯有经由掌心过滤的美好,才有倾心痴醉的爱恋;日子,太脆薄,唯有通过掌心的脉络传达的温暖,才有韧劲厚实的感觉;幸福,太神秘,唯有进驻掌心的绵绵爱意,才有相守相伴的典藏传奇!
  请以“住在掌心的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名师题解】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中心词“爱”,直指主题。可以是对自然伟力的细微的爱,可以是对生活中的细节或人情的感受而领悟到的深沉的爱,可以是对艺术殿堂的点滴新奇或刹那间顿悟的通透的爱,可以是对美食、雅趣、乐事的情有独钟的爱。
  修饰语“住在掌心的”,直指文章的选材和情感表达。“掌心”作为一个限定词,意为珍贵的,备受呵护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写作时,要写出这种爱的重要性来,点明自己为什么要这么珍惜这种爱。接下来,我们就要好好想一想,外在世界的哪些事、物、人等,投影在心湖,折射出“掌心”的呵护之意。
  漫步自然世界,我们可以选择那些美丽的景物,比如一株兰花,让自己懂得了何为淡泊,何为高雅;一棵杨树让自己懂得了何为坚强,何为执着。当然,我们更可以把目光放在自己的日常生活里,从中选取那些有益于自己成长、具有生活气息的,并有着独特体验的事情。无论是雅趣还是乐事,只要选择那些让自己感到快意和幸福的事,就能让自己倾注真实的情感,写出一篇打动人心的好文章来。
  【推荐素材】
  素材一:智利的阿塔卡玛沙漠,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但因为有一年的厄尔尼诺现象,那里竟然下起了大雨,雨水唤醒了休眠在沙漠中的种子,没多久,那些种子就冒出了芽,长出了叶,甚至开出了花。当死寂的沙漠瞬间变成一片绚丽的花海时,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严苛的环境里,正是对于生命的渴望,才成就了如此奇观。
  但这些经历了漫长的干旱和极端温度变化才迎来绽放的野花,只有2到3个月花期,它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生长开花,再把种子播进地里,重新进入休眠,直到下次大雨将它们唤醒。也许是明年,也许是好几年以后,也许是几十年以后。不管外界的环境有多恶劣,那些种子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它们静悄悄地呆在沙子里,等着再次萌发。
  素材点拨:这是“人与自然”经典故事的一类素材。这类素材适用于人和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和谐相处类的题材,将对自然中那些让我们心动的细节定格成“掌心里的爱”,让其永远传承自然的能力。这些场景,不仅可以将我们的目光投注到我们所忽略的动植物身上,更多的是学会爱所有与我们休戚相关的生命、生态环境。
  素材二:母亲犹豫了好长时间,她有些急切,又有些迟疑。终于,她拿出了一块玻璃。我不知道她这是干什么。母亲说,把它放在你的电脑前面,兴许能挡挡辐射。这是一块普通的窗户玻璃,边角已被母亲用砂轮磨得光滑如水。这才回想起,母亲一段时间以来,不断向我打听着有关电脑辐射的知识。
  我日夜坐在电脑前写作。母亲却不知从何处听说,电脑辐射对人体有伤害,“伤害”被紧张和担忧无限夸大。而她又一直认为她的儿子是何等的粗心大意。能想象出,多少个不眠之夜,母亲冥思苦想,才想出了这个“高招”。母亲的心,像敏感的雷达,小心地捕捉着可能对儿子构成伤害的蛛丝马迹,母爱无微不至也无所不至。
  ——査一路《住在母亲的掌心》
  素材点拨:这个片段,属于文学经典类的素材。这类素材,适用于捕捉那些凡人小事中感人的细节画面。譬如,母亲精心编织的手套、袜子、衣服等;父亲关注天气变化提醒我添减衣服等;姥姥姥爷絮叨着我最爱的美食,老师为我的成长牵挂叮嘱等。这些,都可以成为爱的题材。
  素材三:在上海的董家渡,有一位艺术家派头十足的老人,胸前挎着一把手风琴走街串巷,将悠揚的琴声带给居民和游客。老人名叫史振泰,年过花甲的他被人称为老史,是土生土长在董家渡老城厢的居民。一把山羊胡须,一把手风琴,一身保安服,一只吹萨克斯的小布偶老虎,还有一只名叫“宁宁”的宠物狗,常常是老史外出拉手风琴必备的“神器”。这些物件也成了老史的代名词,在董家渡一带,很多人都听过他拉的风琴曲。
  老史家所在的董家渡,位于上海老城厢与黄浦江南外滩之间,是上海开埠以来最早形成的城区之一,被誉为上海的发源地。老史坦言,他拉手风琴不为钱,而是因为随着新城区的开发与老旧小区的拆迁,许多儿时的玩伴、居住多年的邻居们都在外面买了新房,搬出去住了。这样的情景,让老史心生凄凉。他说自己不愿离开这里,生在董家渡、长在董家渡,老史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满满的全是亲人和童年的回忆,让自己难以割舍。
  素材点拨: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固然重要,但我们的乡愁,一代人的记忆又该如何安放呢?这类素材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故事,更给我们带来了深度的思考。岁月流转,沧海桑田,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是青葱少年还是垂垂老者,故乡都会永远刻在我们的心间。所以,永远从手掌心逃不走的除了爱,还有乡愁。
  【佳作示例】
  住在掌心的爱
  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所有苦难与背负尽头,都是行云流水般的此時光阴。  ——题记  寒假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欣喜地为2020的到来做着准备,家中也充满了年味儿。  不久,这美好的模样就被一条条消息打得措手不及。在全国人民欢天喜地迎接新年的时候,病毒也悄无声息地在人群中肆意蔓延。  新冠疫情爆发,武汉封城一系列消息传出后,人心惶惶。  中国年的喜气被病毒生生遏制,街道冷清,人人自危,人间暗淡。  灰暗的天空下,偶尔几只鸟飞
锦绣年华,木雕鎏金。不经意间已到了人生最绚烂之时,这是一段最好的时光,里面有最好的我们。每个人都许下了宏图大志,在这青春里肆意张扬,却总忘了自己的渺小……  月照花林,窗透初晓。曾经的我不知天高地厚,总幻想着那虚无缥缈的未来,仿佛成功已经莅临,并沾沾自喜。如今想来,不免可笑,殊不知,每一朵成功的花都要经历一次次血雨腥风,唯有挥洒无数的汗水才能娇艳欲滴。很长一段时间,我沉醉在虚妄的梦中无法自拔,蹉跎
回忆的风吹得很猛,不知何时便袭上心头。闭上眼,像尝了一口未熟透的青苹果,酸涩溢于言表。有时会突然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故土,但又匆匆遗忘。  我想,我并不喜欢那不体面的故乡。  山清水秀似乎没有让这里的居民变得柔软,他们说话的嗓门更像黄土高原上的人民,并且有些口不择言。有时人们会隔着院子聊天,那声音在我看来便如凶汉捉了木筷在耳中乱捅,有种说不上来的滋味。这在我眼中是粗俗的,甚至,有些不堪入耳。  与之
最近,韩国组合东方神起的成员郑允浩因为发明“能喝水的口罩”而冲上了中韩热搜。与普通口罩相比,郑允浩发明的口罩多了一个盖子。佩戴者只需打开上面的盖子,就可以戴着口罩直接喝水了。虽说这项发明在技术上并不复杂,但在當下人人都需要戴口罩的特殊时期,这个设计确实很贴心。其实,这并非郑允浩获得的第一项专利。2014年,他就曾经发明过“双重结构杯”和“可安装胶囊的杯盖”,其中“双重结构杯”已经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
当隔壁人家要求父亲腾出房子前面的地儿,扩建私家车位时,被父亲一口回绝了。父亲说,什么都不能做得太满,要留一点空间,房子也是一样的。从此,父亲便在这片空地上种上了花草、小树,他也从而成了一名业余的“园丁”。  春日小园是带“甜”的。“春风送暖入屠苏”“草色遥看近却无”,在春雨浇洒哺育下,碧绿青草映衬着一串串红色的花,真是青绿丛中一抹红啊!颇为有趣的是,串红的白色尖头很甜蜜,撮一口,甜到心里。我时常在
“谷雨,谷得雨而生。”王象晋在《群芳谱》如此形容谷雨。他自称明农隐士,想必是要在自然中寻一丝本真,觅一处心灵的桃花源吧。谷雨时节,撑一竹长蒿,我在细雨蒙蒙中缓缓而行,笼一肩花香相依,品一路百味人生。  谷雨三朝看牡丹,花开时节动京城。岸边那片姹紫嫣红的牡丹花海,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只是这满眼的春色岂知牡丹的心事,世人只爱牡丹雍荣华贵的美,却很难体会牡丹卓越的风骨。传说中,牡丹拒绝了武则天的旨意
【真题回放】  以“不一样的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用规范汉字书写;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名师题解】  这道作文题具有以下几点特色:  一是写作对象的广泛性。自然界的景物,如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无一不可以入题;人物风貌,如父母兄弟、老师同学,熟悉的陌生的皆可选择;自我的心理感受,如
看到一幅很有趣的漫画:街头,一个捂得很严实的人,扭头看着一个穿得很单薄的人,说,你不冷吗?他得到的回答是,你不热吗?  担心对方穿得少,所以冷的人,往往是因为自己感觉冷;而觉得对方穿得多,所以热的人,多半也是因为自己感觉热。  其实,冷暖自知。但就是有人会觉得,你呀,不知冷暖,所以,才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妈妈觉得你冷,就会让你多穿衣服;妈妈觉得你饿,就会让你吃这个喝那个;妈妈觉得你还小,
学生时代的我们,假期最怕的就是老师布置家庭作业,更怕被要求阅读名著且做笔记。但是近日阜阳一个八年级的13岁女生尹靓做的暑假作业,却极其用心,惊艳众人。这是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閱读名著并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用关键词来表述人物形象。尹靓把绘画和笔记结合起来做成图文并茂的笔记。独特的阅读方式、清晰的思维导图、惟妙惟肖的经典人物,让原本名著中情节错综复杂、人物关系众多、难以记忆的问题迎刃而解,引得网友纷
因作家陈忠实创作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被拍成影视剧,陕西关中白鹿原一时广为人知,成为名副其实的商业IP。2016年,借着《白鹿原》电视剧热播之后的余温,“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拔地而起,5月1日开业当天就接待游客12万人次,很多商铺一时重金难求。  但4年之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却已经褪尽繁华。2020年3月7日,西安蓝城理想小镇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贴出公告,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项目将分两个批次依序实施拆除,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