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密切的临床观察与综合护理治疗子痫患者的重要性。方法:收治妊娠并子痫患者16例,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及其治疗护理措施。结果:16例妊娠合并子痫患者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与治疗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系统的产前检查,嚴密监护生命体征变化,综合护理,积极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防止子痫并发症发生和降低母儿死亡的关键。
关键词 子痫 观察 综合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339
妊娠合并高血压常发生于妊娠24周以后,子痫是在此基础上出现抽搐或昏迷,威胁母儿生命安全[1],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严重的阶段,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致母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应积极处理[2]。
资料与方法
2005年3月~2011年6月收治妊娠并子痫患者16例,以高校妇产科学第6版教材为诊断标准,年龄22~39岁,平均38.1岁,孕周34~41周,初产妇12例,经产妇4例。
临床观察与护理治疗:
⑴接待患者时热情和蔼,安置单间病房,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流通。救治的同时多与患者沟通,讲解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情况允许时,患者家属守候在床旁,便于及时沟通病情进展。
⑵使患者取头低、左侧卧位,预防右旋增大的子宫压探迫下腔静脉,维持子宫和胎盘正常血供,防止胎儿宫内缺氧,随时吸出呕吐物及喉头分泌物,防止黏液吸入或舌头阻塞呼吸道而发生窒息及吸入性肺炎,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使用开口器,防止发生唇舌咬伤。
⑶抽搐时立即给氧,密切观察病情及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的变化,留置尿管,记录尿量,观察患者意识及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及四肢运动情况,注意有无心力衰竭、脑出血、肺水肿、视力障碍、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肾功能衰竭、DIC等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加床栏防止患者坠床。昏迷时禁食,鼻饲,观察患者膝反射、呼吸、心率、尿量的改变,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及吸入性肺炎等。
⑷控制抽搐用:25%硫酸镁20ml加于25%葡萄糖液20ml静脉推注(10分钟以上),继之用功25%硫酸镁30ml加于10%葡萄糖500ml静滴,以2g/小时,静脉滴注,维持血药浓度,同时给予镇静药物,并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以降低颅压,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用留置针接三通接头或走两路液体方便用药)。血压过高给予降压药。根据CO2结合力及尿素氮值给予适量的4%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⑸适时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有效措施。终止妊娠的指征:①子痫前期患者经积极治疗24~48小时仍无明显好转者;②子痫前期患者孕周已超过34周;③子痫前期患者孕龄不足34周,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已成熟;④子痫前期患者,孕龄不足34周,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尚未成熟,可用地塞米松促胎成熟后终止妊娠;⑤子痫控制2小时后可考虑终止妊娠。如患者无并发症,可选择阴道分娩方式,终止妊娠,护理人员认真做好接生前和母婴抢救的准备;如有并发症选择终止妊娠,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3]。
⑹产时前后护理:阴道分娩,第一产程中,应注意患者自觉症状、血压、脉搏、尿量、胎心及子宫收缩性况,按医嘱停口服药,血压升高时与医师联系,必要时可肌肉注射硫酸镁,宫口开大3cm以上,可酌情给予度冷丁或地西泮。尽量缩短第二产程,避免产妇用力,初产妇可行会阴侧切并用产钳或胎吸助产。预防产后出血,在胎儿娩出前肩后立即静脉推注催产素,及时娩出胎盘并按摩宫底,观察血压变化,重视患者的主诉。病情较重者于分娩开始即开放静脉。胎儿娩出后测血压,病情稳定者方可送回病房。重症患者产后应继续硫酸镁治疗1~2天,产后24小时~5天内仍有发生子痫的可能,故不可放松治疗及护理措施。使用大量硫酸镁的孕妇,产后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恶露较多,因此,应严密观察子宫复旧情况,严防前后出血。
结 果
16例患者中,13例为住院内发生,3例为院外发生而转入,14例未做孕期产前检查,1例为不定期检查,阴道分娩5例,11例剖宫产,剖宫产率69%,其中有双胎1例,新生儿窒息6例,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与治疗均痊愈出院,母婴安全。
讨 论
产前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特殊的、严重的临床表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溢血较为罕见,但子痫却是妊娠期颅内出血最常见的产科原因。子痫发作时,会引起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下降,脑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可使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躁动及骨骼肌的强直收缩更易引起胎盘早剥和其他损伤。由于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不良,以及抽搐发作时全身组织缺氧,使胎儿胎盘血循环中的氧含量明显下降,更易导致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因而有效地治疗产前子痫是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婴死亡的重要途径。
本组患者16例中,13例为住院内发生,3例为院外发生而转入,14例未做孕期产前检查,1例为不定期检查,阴道分娩5例,11例剖宫产,剖宫产率69%,其中有双胎1例,新生儿窒息6例,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与治疗均痊愈出院,母婴安全。本组患者16例均为控制抽搐后终止妊娠,母婴安全,但大部分未进行孕期正规的产前检查,这表明按期进行正规系统的产前检查配合积极的治疗可明显减少子痫的发生,子痫是产科的急症,对母婴危害极大,因此要切实做好系统的产前检查,即早了解孕妇的情况,包括血压、尿常规、体重、血象等,加强对孕妇的宣传教育,定期按时检查,广泛开展围产保健知识,趁早入院,综合护理,积极治疗,包括体息、对焦虑和精神紧张者用镇静剂、抽搐者用硫酸镁解痉、降压、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贫血可选用人血白蛋白、血浆、全血等扩容,适时终止妊娠,根据病情选择引产和剖宫产是防止子痫并发症发生和降低母儿死亡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杜秀华,高丽华,李华,等.43例子痫的观察及护理.现代护理,1999,5(4):78.
2 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7-104.
3 轩玉玲.21例子痫观察与护理.中国实用神经病杂志,2009,12(18):85.
关键词 子痫 观察 综合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339
妊娠合并高血压常发生于妊娠24周以后,子痫是在此基础上出现抽搐或昏迷,威胁母儿生命安全[1],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严重的阶段,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致母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应积极处理[2]。
资料与方法
2005年3月~2011年6月收治妊娠并子痫患者16例,以高校妇产科学第6版教材为诊断标准,年龄22~39岁,平均38.1岁,孕周34~41周,初产妇12例,经产妇4例。
临床观察与护理治疗:
⑴接待患者时热情和蔼,安置单间病房,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流通。救治的同时多与患者沟通,讲解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情况允许时,患者家属守候在床旁,便于及时沟通病情进展。
⑵使患者取头低、左侧卧位,预防右旋增大的子宫压探迫下腔静脉,维持子宫和胎盘正常血供,防止胎儿宫内缺氧,随时吸出呕吐物及喉头分泌物,防止黏液吸入或舌头阻塞呼吸道而发生窒息及吸入性肺炎,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使用开口器,防止发生唇舌咬伤。
⑶抽搐时立即给氧,密切观察病情及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的变化,留置尿管,记录尿量,观察患者意识及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及四肢运动情况,注意有无心力衰竭、脑出血、肺水肿、视力障碍、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肾功能衰竭、DIC等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加床栏防止患者坠床。昏迷时禁食,鼻饲,观察患者膝反射、呼吸、心率、尿量的改变,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及吸入性肺炎等。
⑷控制抽搐用:25%硫酸镁20ml加于25%葡萄糖液20ml静脉推注(10分钟以上),继之用功25%硫酸镁30ml加于10%葡萄糖500ml静滴,以2g/小时,静脉滴注,维持血药浓度,同时给予镇静药物,并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以降低颅压,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用留置针接三通接头或走两路液体方便用药)。血压过高给予降压药。根据CO2结合力及尿素氮值给予适量的4%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⑸适时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有效措施。终止妊娠的指征:①子痫前期患者经积极治疗24~48小时仍无明显好转者;②子痫前期患者孕周已超过34周;③子痫前期患者孕龄不足34周,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已成熟;④子痫前期患者,孕龄不足34周,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尚未成熟,可用地塞米松促胎成熟后终止妊娠;⑤子痫控制2小时后可考虑终止妊娠。如患者无并发症,可选择阴道分娩方式,终止妊娠,护理人员认真做好接生前和母婴抢救的准备;如有并发症选择终止妊娠,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3]。
⑹产时前后护理:阴道分娩,第一产程中,应注意患者自觉症状、血压、脉搏、尿量、胎心及子宫收缩性况,按医嘱停口服药,血压升高时与医师联系,必要时可肌肉注射硫酸镁,宫口开大3cm以上,可酌情给予度冷丁或地西泮。尽量缩短第二产程,避免产妇用力,初产妇可行会阴侧切并用产钳或胎吸助产。预防产后出血,在胎儿娩出前肩后立即静脉推注催产素,及时娩出胎盘并按摩宫底,观察血压变化,重视患者的主诉。病情较重者于分娩开始即开放静脉。胎儿娩出后测血压,病情稳定者方可送回病房。重症患者产后应继续硫酸镁治疗1~2天,产后24小时~5天内仍有发生子痫的可能,故不可放松治疗及护理措施。使用大量硫酸镁的孕妇,产后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恶露较多,因此,应严密观察子宫复旧情况,严防前后出血。
结 果
16例患者中,13例为住院内发生,3例为院外发生而转入,14例未做孕期产前检查,1例为不定期检查,阴道分娩5例,11例剖宫产,剖宫产率69%,其中有双胎1例,新生儿窒息6例,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与治疗均痊愈出院,母婴安全。
讨 论
产前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特殊的、严重的临床表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溢血较为罕见,但子痫却是妊娠期颅内出血最常见的产科原因。子痫发作时,会引起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下降,脑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可使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躁动及骨骼肌的强直收缩更易引起胎盘早剥和其他损伤。由于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不良,以及抽搐发作时全身组织缺氧,使胎儿胎盘血循环中的氧含量明显下降,更易导致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因而有效地治疗产前子痫是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婴死亡的重要途径。
本组患者16例中,13例为住院内发生,3例为院外发生而转入,14例未做孕期产前检查,1例为不定期检查,阴道分娩5例,11例剖宫产,剖宫产率69%,其中有双胎1例,新生儿窒息6例,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与治疗均痊愈出院,母婴安全。本组患者16例均为控制抽搐后终止妊娠,母婴安全,但大部分未进行孕期正规的产前检查,这表明按期进行正规系统的产前检查配合积极的治疗可明显减少子痫的发生,子痫是产科的急症,对母婴危害极大,因此要切实做好系统的产前检查,即早了解孕妇的情况,包括血压、尿常规、体重、血象等,加强对孕妇的宣传教育,定期按时检查,广泛开展围产保健知识,趁早入院,综合护理,积极治疗,包括体息、对焦虑和精神紧张者用镇静剂、抽搐者用硫酸镁解痉、降压、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贫血可选用人血白蛋白、血浆、全血等扩容,适时终止妊娠,根据病情选择引产和剖宫产是防止子痫并发症发生和降低母儿死亡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杜秀华,高丽华,李华,等.43例子痫的观察及护理.现代护理,1999,5(4):78.
2 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7-104.
3 轩玉玲.21例子痫观察与护理.中国实用神经病杂志,2009,12(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