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家辛巴达的故事(四)

来源 :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wrence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四次航海旅行
  朋友们,你们知道,我第三次航海旅行后,回到家乡,过着比从前更安逸、富裕的享乐生活,终日寻欢作乐,把过去旅途中惊险的遭遇忘得干干净净,过了一些时候,我还是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又生出了外出做生意的念头。于是,我同一大群商人朋友,带上更多的货物,再乘船出海。
  船在海中破浪航行,继续不停地在海上漂泊,走过一岛又一岛,我们一路顺风航行了几天。
  突然有一天,海面上暴风骤起,波涛汹涌,船长吩咐立刻抛锚停船,以免发生意外。当时我们虔心祈祷,乞求安拉保佑,可是风一个劲儿地刮,吹破了船帆,桅杆折断了,最后船沉了,人、货和钱财全都沉入海中。我奋力挣扎着游啊游。正当厄运难逃,快要淹死的时候,忽然抓住一块在水面上的破船板,这破船板救了我的命。我同几个快被淹死的旅客一起伏在木板上,在汹涌澎湃的海中随波逐流,听天由命,在海中漂流了整整一天一夜。
  也不知过了多久,我们被风浪推上了一片沙滩。大伙已经精疲力竭。幸亏岛上长着茂密的植物,我们采些野果充饥,吃了点东西,似乎有了点力气。我们开始沿着海滨向前走,无意间发现远处隐约有建筑物的影子,便急急忙忙奔跑过去,走近一看,是幢房子。还未等我们定下神来,屋里就出来一群一丝不挂的大汉,他们一言不发,抓住我们,就拖到国王面前。
  国王叫我们坐下,摆出一桌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也不知道叫什么的东西招待我们。同伴们饿极了,立刻大吃特吃起来,只是我自己没有胃口,一点儿东西也没有吃。蒙安拉赐福,这样我才得以活到现在。
  同伴们吃了那些东西,一个个疯疯癫癫,像傻瓜一样,他们越吃越多,最后人都变样了。后来那些大汉又拿椰子油灌我的伙伴们,并往他们身体上涂抹,伙伴们喝了椰子油后呆若木鸡,眼珠都不能动了,而食欲却更加旺盛。看着这种情景,我害怕极了,怕那些大汉也把我弄成疯子。
  我通过观察,发现他们是崇拜火神的,他们的国王叫乌鲁。凡误入他们地区的人若被发现,都要逮到国王面前,用以上的方法对待,让捉到的人尽可能多吃多饮、丧失理智、不能思索、痴痴呆呆,直到喂得又粗大、又肥胖,然后杀了供国王享用。这里的人是习惯吃生人肉的。
  看到同伴们已变成痴呆的愚人,任人摆布、任人宰割,像对待牲畜一般牧放他们,我自己忧郁成疾、骨瘦如柴。如此反而引不起他们的注意,我被扔在一旁,逐渐地,他们就把我忘记了。于是我赶紧抓住机会悄悄地逃走。
  一天,我走了不远,发现一个裸体大汉坐在一个高山坡上,正在那儿看管我那些沦为浮虏的同伴,他一看到我,知道我还有理智,于是远远地向我示意说:
  “你向后转,朝右边走,就可以找到出路。”
  我怔了一下,没有多想,立即按他指的方向飞快奔跑,生怕他反悔追上来。
  我按照牧人的指示,向后一转,果然发现右面有条大路,于是立刻冲上路去,没命地奔跑,向前赶路。就这样卯足了力气跋涉着,直到离开那个牧人的视线,我才放心下来。
  我跑呀跑,一直跑到天黑,才停下来休息,躺在地上打算睡一觉,但因为过度恐惧、饥饿和疲劳。怎么也睡不着。半夜里,我鼓起勇气,继续前行,一直走到天亮。这时,我再也走不动了,只好采摘些野果子吃,歇一歇气,然后接着往前走。我盲目走着,到第八天,忽见远方隐约出现人影,便迎着朝那里走去,一直走到日落西山,才到达目的地。但因为吃过两次亏,心里七上八下地不敢挪步,只好远远地站着仔细打量,原来这些人正在那里采胡椒。
  我慢慢走了过去。他们看见我,立刻围住了我,问道:
  “你是谁?你从哪儿来的?”
  “唉!我是个很不幸的人……”我随即把自己的身世和各种离奇的遭遇全部告诉了他们。
  “向安拉起誓,真是离奇,你是怎么从他们那里逃脱的?他们人很多,漫山遍野都是,爱吃人肉,落在他们的手里,谁也别想活命,我们从来不敢从他们那个地方经过。”
  这些人对我很好,给我东西吃,休息了一会儿,我就随他们到他们居住的岛上去。他们领我去见他们的国王。我向国王讲述了裸体大汉怎样喂肥我的同伴,又杀了吃的悲惨遭遇以及自己的历险经过。国王感到十分惊诧,他让我坐下,并安慰我,吩咐侍从拿东西招待我。我饱餐一顿,洗过手,感谢、赞美安拉一番,然后出去参观、游览。
  这是一座繁华暄嚣的城市。商品琳琅满目,街上车水马龙,过往行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我庆幸有机会来到这里。我见他们的大小官员都骑着没有马鞍的骡马,觉得很奇怪。有一天,我对国王说:
  “陛下,你们骑马为什么不用马鞍?马鞍不但舒适、安全,而且很美观,又神气。”
  “马鞍是什么?这种东西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也没骑过。”
  “请允许我替陛下制造一具,让陛下亲自骑用,看看它好不好。”
  “好的,就照你说的做吧。”
  “请给我一些木料吧。”
  国王立刻照办,并找来一个能干的木匠,由我指導着他制作鞍架,做好后盖上皮革,配上皮的绊胸、肚带,还用棉布做成鞍褥,再找个铁匠来,教他打了一副铁镫,用丝带系在鞍上。一切准备妥当,就牵来一匹御用的骏马,加上鞍辔,装配停当后,去谒见国王。国王一见十分高兴,亲自骑着试了一回,感觉非常舒服,很满意。他感激我,为此,我受到了国王重重的赏赐。
  国王骑着那匹配鞍的马,风光了一阵。消息传开,全国上下大小官员,纷纷要求我替他们制造马鞍。我应允了他们的要求,并将技艺传给木匠和铁匠,制造出大批马鞍,卖给大小官员和其他人,赚了不少钱。变成了受人欢迎和尊敬的名人,在这个国家有了很高的地位。我过着怡然自得的舒心日子。
  有一天,国王对我说:“你已经成为我们所爱戴的人物,和我们融为一体,因此我们舍不得离开你,也不让你离开我们。现在我有话对你说,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陛下对我关怀备至,我实在感激不尽。赞美安拉,我已臣服于陛下,您的旨意,我一定遵命。”   “我预备把一个美丽、聪明而且很有钱的姑娘许配给你,让你在此成家,住在宫中,和我生活在一起,希望你能听从我的安排。”
  听了国王的话,我很不好意思,低头不语。
  国王问道:“孩子,你怎么不说话?”
  “这事就按陛下的意思办理吧。”
  国王吩咐侍从,立刻请来法官、证人,写下婚书,为我订下婚事。
  从此,我非常富有,和妻子住在一幢富丽堂皇的宫殿里,婢仆成群,过着享乐的生活。我和妻子彼此相爱,相敬如宾,生活非常甜蜜、快乐。
  有一天,从我邻居家传来悲哀的哭喊声,原来是我的好邻居的妻子死了,他为妻子的死而悲伤。我去安慰他,见他愁眉苦脸,心事重重,面带凄惨的神色,于是我劝慰他说:
  “你多多保重,不必为夫人之死而过于悲哀,愿安拉补偿你的损失,增加你的福寿。”
  “兄弟!”他十分悲恸地说:“你不知道,我只能活一天了,怎么还能再娶,安拉怎么还能拯救我呢?”
  “朋友,你冷静些,你的身体非常健康,别说不吉利的话。”
  “兄弟,对你的生命起誓,明天你就永远地失去我了,一辈子也看不到我了。”
  “为什么呢?”
  “今天人们葬了我的妻子,明天就要为我送葬了。你大概不知道,我们这儿的风俗习惯是:妻子死了,丈夫就得陪葬;同样的,丈夫死了,妻子也得陪葬。道理就是,一对夫妻死了一个,剩下的一个也就不会享受生活的樂趣了。”
  “向安拉起誓,这习惯太丑恶了,谁也忍受不了。”
  正当我和邻居说话的时候,许多人都陆续赶来慰问,准备送葬。
  他们拿来一个木头匣子,把死人装在里面,带着她的丈夫,把他们送到靠海边的那座高山上,掀开一块大石头,把死者扔进一个深不可测的坑洞里,然后拿粗绳子系着我的邻居,把他也放进洞去,同时放下一罐水、七个面饼给他。我的邻居下到坑洞中解开绳子,上面的人就把绳子收回去,然后用大石头盖上洞,这才回家。这就是他们的葬礼。
  参加了那次葬礼后,我感叹道:“安拉在上,这种死法太痛苦,太不公平了。”
  于是我进宫晋见国王,问道:
  “陛下,你们这个地方为什么要拿活人陪葬呢?”
  “哦,这是我们的风俗,夫妻一方死后,另一方陪葬,是为了让他们活在一起,死在一块儿,夫妻之间,永不分离。这是老祖先遗留下来的习惯嘛。”
  “像我这样的异乡人,如果妻子在此地死了,你们同样也拿我去陪葬吗?”
  “是的,你得入乡随俗。”
  跟国王谈话后,我被恐怖笼罩着,忧愁不已,有些神志迷离,惟恐妻子先死,拿我去陪葬。我自我安慰道:“命中注定了的事情,谁能预测呢?或许我会死在妻子之前呢。”
  于是我拼命工作,也就淡忘了这件事。
  可是厄运终于来临,妻子忽然一病不起,无可救药,几天工夫,便撒手归天。照例也有很多本地人来慰问我,国王也照他们的风俗习惯来慰问我,接着他们给我妻子穿戴整齐后,把她装在木匣里,又抬到城外海边的山上,揭起坑洞上的大石,把木匣扔进洞里,然后大家就围拢来和我告别。我的末日到了,我不禁大声呼唤:“我是外乡人,别这么对待我。”
  可是他们不管我的哀求,抓着我,强迫着把我绑起来,同样放上一罐水,七个面饼,放进洞去,说道:“解掉绳子吧。”
  我不愿干,他们就把绳子一扔,盖上洞口的大石头,扬长而去。
  这个大坑洞位于山脚下,里面堆积着无数的尸骸,恶臭难忍。此时此刻,我又开始埋怨自己:“何苦我要在这里结婚安家呢?向安拉起誓,这是最冤枉的死法,还不如淹死在海里,或者前几次死在山中,倒比给人拿来活埋好得多。”
  我不停地自怨自艾,睡在死人骨头上,坐以待毙。
  也不知过了多久,我饥渴难忍,挣扎着坐起来摸索着,拿起面饼和凉水吃喝,试探着起身走动。我发现这是一个很空旷的大山洞,里面腐朽的尸体堆积成山。我在山洞的一个角落找了一块稍干净的地方坐下来,想着今后的日子不多了,真是悲哀极了。我每过几天才敢吃喝一点东西,惟恐死期来临。可是无论怎样节省,只有那么一点可吃的。
  我在漆黑的坟墓里绝望地过了几天,正当我快要死去的时候,头上的洞口突然发出剧烈的声响,接着一线光亮透进洞来,我一怔,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再定睛一看,见一群人站在洞口,接着他们放下一具男尸和一个哭哭啼啼的女人,同时也放了吃的东西。当时那个女人看不见我,我却把她看得一清二楚。
  送葬的人盖上洞口,散去后,我捡起一根死人的腿骨,悄悄走近那个女人身后,用骨头打她的头,把她打死了。她穿金戴银,我拾起她的珠宝首饰,又拿了她的吃食后,就回到自己原来呆的地方。
  就这样我在坑洞中苟延残喘地活命。每当外面有人死亡,我就杀死陪葬的人,夺取他们的食物,维持自己的生命。直到有一天,附近有响动之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我想:“这到底是什么声音?”于是我警惕地站起来,拿着一根死人腿骨,前去查看,原来是一只野兽,听到我的脚步声,便逃走了。我跟踪追赶一阵,忽然眼前出现一丝忽隐忽现的亮光。我迎着那道亮光走去,原来这是通往外面的一个出口。
  我心想:“这个坑道可能还有其它的出口,这大概是一个裂口。”我又仔细考虑一会儿,鼓起勇气走到光亮处,看清楚原来是野兽刨开来吃死人的一个山洞。
  发现了那个山洞,我的情绪顿时安宁下来,相信自己已经得救了。我挣扎着爬出洞口,站在一座高山上,这座山被海洋隔在城市与海岛之间,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我又钻进洞去,搜罗剩余的食物和陪葬者的殉葬品,换一身干净些的死人衣服穿在身上,然后出洞坐在海滨,等待过往的船只。
  一天,我照例在海滨等待,突然发现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有一只船经过。我把一件死人的白衣服系在一根树枝上,高高举起,沿着海岸一边走一边摇动,并大声呼救,船上的人听见我的呼喊声,便调船驶了过来,放下一只小艇。水手们一直划到我面前,问道:
  “你是谁?干嘛在这儿?这个地方从来没有人烟,你怎么上这儿来的?”
  “我是个生意人,不幸中途沉船遇险,靠一块木板救命,在海上漂流。幸而安拉保佑,最后就流浪到这儿来了。”
  水手们帮我把那些财宝一起搬上小艇,并带我上大船去见船长。船长问我:“你怎么到这儿来的?这座高山后面还有一座大城市,我历来都在这个海上航行,多次经过这山下,除了飞禽走兽,从没见过任何人,你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我把我的遭遇对船长说了,因为当时我怕旅客中有那个城市的居民,所以没有讲在那个城市的经历。我拿出一些财物送给船长,说道:
  “你是我的救命恩人,这点礼物送给你,略表谢意。”
  他拒绝了,说道:“我从不接受任何人的礼物,凡是有难的人,我们见了,都要援救的。到了都德尔,我们还要送给遭难者一些礼物,让他能生活下去。是伟大的安拉吩咐我们这么做的,你要谢,就赞美安拉吧。”
  于是,我随船安全抵达巴士拉,在那儿逗留几天后才动身转回巴格达,又和家人们见面了。大家见我平安归来,都欢欣地向我祝贺,我广施博济救济穷人,大发善心。从此,我又过上了那种无拘无束的享乐生活。这就是我第四次航海旅行的奇险经历。
  航海家辛巴达讲述了第四次航海的经历,接着对脚夫辛巴达说:
  “兄弟,在我这儿吃晚饭吧。明天你来,我讲第五次航海旅行的故事给你听,那更惊险不已。”于是他吩咐侍从取一百金币送给脚夫辛巴达,设宴款待他和亲友们。饭后大家告辞,脚夫辛巴达怀着愉快的心情,回到家中,舒舒服服地过了一夜。
  第二天,脚夫辛巴达从梦中醒后又直奔航海家辛巴达家中,主人仍设宴欢迎他们。当大家吃饱喝足,人人感到欢喜快乐的时候,航海家辛巴达就开始讲他第五次航海旅行的经历。
其他文献
一个人连续坐上几个小时,双脚会发胀。与久坐相比,长时间站立不动就更不行了,不消一两个小时,两只脚就发胀,时间再长些,足背还会肿起来。原来,人体内的水分含量极高,这些水分在体内不断流动,保证了血液循环及各种新陈代谢过程的正常进行。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体内液体发生回流障碍,这就会滞留在组织间隙中,这时,人体如果进行适量的活动,通过肌肉的收缩放松,可以使液体恢复到平衡状态。如果长时间坐着或站着,由于地心引
作为纯粹的自然人,“人终将被抹去,如同大海边沙地上的一张脸”。但改变正在发生—新兴科技已揭示出由征服、改造自然,转向书写“人类”本身的深远趋势。  从生物基因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到科学家在有机体和无机体结合上愈发大胆频繁的尝试,再到科幻作品描绘的赛博朋克世界,它们对改造人类的华丽畅想和尽情演绎,提醒我们重新思考“人”的意义。  脑机接口技术,有助于克服中风等疾病给人体带来的侵害。医学治疗和人
我是一个“小书迷”,只要看起书来,仿佛我的世界里只有这些有情感的文字了。  那一年夏天,我不喜欢出门,直到那天,我才真正意识到:仲夏的景色也可以这样美!  那天,骄阳似火,天气真的非常热。“这么热的天气怎么可以出门呢?还是在家看书好了。”我想。当太阳落山时,妈妈喊我下楼,我正看书看得入迷,没有理会妈妈。直到妈妈到我房间拽我出去。  我下去时,天空的西边开始出现火烧云,离夕阳近的地方火红火红的,稍远
在小岛上,儿子见老鹰抓住一只袋鼠宝宝,便见义勇为救下了它。袋鼠妈妈为了报答儿子的救命之恩,帮助他去寻找父親。父亲乍见袋鼠,吓得拔腿就跑。不过误会很快就解除了,随后,他们便坐下来谈天说地,成了好朋友。
越南得天独厚的海岸线,为这个国家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国外游客,也使越南成为了海盐盛产地。在全国58个省份中,有21个省设有盐场,总面积达1.4万公顷。  每年1—6月是越南采盐的最佳时期,也是盐农最忙碌的日子。每天清晨,在天空泛起鱼肚白之前,头戴斗笠、脚踩塑胶鞋的越南盐农,就得赶到盐场开始一天的工作。  不过,盐农这样的劳作,依然难以撑起一家人的生活开销。  芽庄Hon Khoi盐场上,年近六旬的盐农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解釋 书房里要收拾得清爽,墙壁要干净,书桌要保持整洁,笔墨纸砚要摆放端正。如果把墨磨偏了,就说明学习时心不在焉;字若写得潦草不整齐,则说明学习时思想不集中。  柳公权拜师  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从小便能写一手好字。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便皱皱眉头说:“这
兵法要领3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注释】  1.九地:这里指地深不可知。2.九天:这里指天高不可预测。  【译文】  不能战胜敌人的时候选择防守;可以战胜敌人的时候,就要去进攻。选择防守是由于自己兵力不足,选择进攻是由于自己兵力有余。善于防守的人能够使军队隐藏于深不可测的敌方;善于进攻的人则能使军队变
在一个花园的周围,有一排榛树编的篱笆。篱笆的外面是田地和草场,上面有许多母牛和羊。不过在花园的中央有一株开着花的玫瑰树。树底下住着一只蜗牛。他的壳里面有一大堆东西——那就是他自己。  “等着,到时候看吧!”他说。“我将不止开几次花,或结几个果子,或者像牛和羊一样,产出一点儿奶。”  “我等着瞧你的东西倒是不少哩!”玫瑰树说。“我能不能问你一下,你的话什么时候能够兑现呢?”  “我心里自然有数,”蜗
兵法要领三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注释】  1.十:十倍。  2.五:五倍。  3.倍:两倍。  4.敌:相当。  5.坚:强拼。  6.少:少于对方。  7.擒:这里指被擒,成为俘虏。  【译文】  因此,用兵的方法是:是敌人兵力的十倍就包围敌人,五倍就攻击敌人,两倍时就想办法使敌人的兵力分散,势均力敌时就
谁都知道,植物是开花后才能结果的,可有一种植物竟是不开花也结果,你说怪不怪?它就是无花果!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无花果的,也吃过不少的无花果吧,它十分讓人喜欢,而且除了鲜美之外,它还有很多的药用价值呢。   无花果真的没有花吗?带着这个疑问,我还真的做了点研究。我老家院子里的无花果树,春天的叶子鲜绿鲜绿的,桃树杏树什么的都开花了,还长了小桃小杏,可无花果树一直没见它开花。倒是叶根部长了许多青青的小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