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教数学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i900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概念、原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过去的教学只重视传授数学知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忽略了学数学的过程以及其它能力的培养,所以有些学生认为数学就是做题,时间长了,便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兴趣。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和新课程的出现,使我们教师改变了教学观念,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从而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学习数学是枯燥的,特别是学习计算,学生的情绪更低,为此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在情景中掌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如教学“9加几”时,教学前,我把书上的运动会场景图制成课件。上课时,我问:“前几天我们学校举行了运动会,大家还记得吗?你喜欢哪些项目呢?”上数学课讨论运动会的问题,学生兴趣很高,纷纷发言。有的说:“我喜欢接力赛。”有的说:“我喜欢跳绳”。……接着,课件出示运动会的场景图,并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生龙活虎的比赛场面,一下就把学生吸引“入场”。首先显示看台左边的饮料,引导学生提出“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此时,让学生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允许学生互相交流。之后,请学生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议一议每种方法。在学生评议的基础上,着重用实物、课件演示说明“凑十”的方法:先把纸箱里的9盒凑成10盒,装满一箱,然后把箱里的10盒和箱外的3盒相加,一共是13盒饮料。使学生对“把9凑成10”有个清晰的印象。
  二、巧用生活用语,突破教学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用到数学知识,但有得与课本上意思虽然一样,但用词不一,当學生在课堂上学习时,由于不知道与生活中的某些词语意思一样,知道的反成为难点,会的也成了不懂,如果先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说法,再到课堂上学习,这样有利于突破难点。例如教学“认识钟表”。“几时”“几时半”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却经常听到、用到“几点、几点三十分、几点半”等表示时间的词语,只是不知道“几点”表示的就是“几时”、“几点半、几点三十分”表示的就是“几时半”而已。所以在教学“整时、半时”前,我让学生回家去观察小闹钟、手表、电子表、手机,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弄明白“整点时,短针、长针分别指着几(电子表、手机上是怎样显示的)?几点半时,短针在什么位置,长针又指着几,(电子表、手机上是怎样显示的)?”,说出自己每天早晨7点(或7点半)、中午12点、下午6点、晚上8点在做什么。教学中,我再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以及调查结果,这样,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日常生活中的钟表的两种表现形式、写出书上小朋友一天的作息时间,已不困难。就这样,难点在学生的调查、交流中被突破了,学生的观察调查为后面解决实际问题做好了准备。
  三、布置实践作业,培养数学意识
  教学中,教师还应尽量的为学生创造运用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引发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例如教学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份作业:有20个同学要去春游,现在有2辆8人座的车,2辆4人座的车,想一想,至少需要租几辆车?需要几人座的车各几辆?
  再如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后,要求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学过的立体图形搭建一只小动物或一座小房子,用学过的平面图形拼组至少两个喜欢的图形。解答这份作业,需要学生分工合作,否则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教学中通过设计深入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才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结合生活的实践性练习,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可以全方位衡量学生的学习,包括知识、能力、态度等。
  事实证明,如果教师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例如:上学时可让学生估算一下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外出旅游估算一下要带多少钱,才够回来等。又如:布置学生”观察你家中的物品,找出几道乘法算式”;”你家一天生活费用是多少”,记录下来,制成表格,再进行计算,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也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学生普遍学习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良好。
  总之,在教学中真正处理好了教学与实践的关系,多让学生接触与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势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喜欢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其他文献
摘要: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准等量关系,而找准等量关系却是列方程解决问题的难点。本文提供了几种找准等量关系的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快速找准等量关系,巧列方程解决问题。关键词:等量关系;计算公式;不变量;关键词语;分率句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往往教师教的吃力,学生学的也很吃力,很多学生看见列方程解决问题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感。如何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符号化思想是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根据符号化思想和中低年段学生学习的特点,通过合理组织材料、适时把握学习过程、科学运用方法等途径,增强学生的符号意识和使用符号的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关键词:符号化思想;小学数学;中低年段  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符号是数学语言,也是数学的工具,更是数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真实的学习情景,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文章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围绕“创设学习情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这一主题,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习情景;教学现状;培养策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学习情景,调动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有助于课堂学习氛围的浓厚化。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
目的:探讨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 MB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实验性急性重症胰腺炎脑损伤大鼠模型血清和脑脊液中的水平变化,分析各
摘要:作为一门与现实关联紧密的科目,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广泛。然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弥补传统方式的索然无味,采纳具有新意的手段就变得尤为重要。只有善于在化学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教师也才更有可能优化教学手段,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  1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概述  1.1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内涵  作为一个近年来新兴起的教学
摘要:小学数学的高效教学需要教师运用多元化的方式方法,融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实现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提升。本文重点从教材利用、情景教学、生活化应用、自主思考等角度提出具体的教学改进措施,从而有效实现数学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  一、引言  小学是学生数学教育的启蒙阶段,逻辑思维、发散思维等都可以通过小学数学的教学不断融入学生的思想之中。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