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使职业教育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对职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重新进行定位。根据其教育对象的特点,会计教育的目标可以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从事会计实际工作的技能型的初、中级会计人才。
【关键词】职业高中;会计教育;技能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8-0011-01
职业高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除需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外,关键是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传统的职业会计教学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偏重教授会计理论。会计教学方法必须有所改革,坚持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在教学活动中,应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以“主体”的身份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为此,需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会计专业课教学具有内容复杂、图表数据多、操作性强等特点,因此,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应按照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内容,尽量分别采用投影、幻灯、录相、录音、电视、实物模型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真实感和灵活性,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形象思维和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传统的“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作为教学活动主导者的老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处理好这一关系。为此,需要强化会计实验室模拟教学系统和推行案例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对会计环境的适应能力,会计专业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点高、设备新、仿真性强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学生通过在模拟的会计环境中,模拟处理各种会计事项,完成一个企业从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汇总表的编制、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成本的计算、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全面会计业务和实务操作。对于查账、对账、结账、更正错账以及会计资料的装订整理也由学生独立完成。实践证明,这对于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的书本知识,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将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于会计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财会法规中所规定的操作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广泛地开展问题讨论和案例分析,能比较好地使书本知识和实际问题在课堂上结合起来。职业学校只有切实对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在新的课程体系下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会计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学校会计教育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要注重财务会计的教学效果,改革财务会计课程内容。财务会计课程应突出重点,强调实务性。无论是职业高中设立的财务会计课程,还是社会机构的财务会计课程,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合这个培养目标,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应考虑实用性特点, 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设置,一般以理论为前,实务操作按相对独立的会计要素分别设置章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一般会按照教程的顺序组织安排,这样就不能体现理论与实务的结合,及各类业务处理的关联性。为了体现连贯性和实现学生对各项会计业务处理之间的融会贯通,需要教师将各类知识点,如不同的会计要素之的关系按照一定的关联性重新梳理和组织,不按照财务会计的课程内容设置进行教学,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业务流程,使学生能够理清业务处理的思路,通过生动形象的实际业务操作理解各会计要素的内涵和处理方法。组织财务会计教学内容的条线可以是企业业务条线、流程条线等,应体现出业务发生的特点和不规则性,对学生的思维有所突破。
应用案例教学是丰富教学方案和内容的重要举措,教学案例设计得当与否,则会大大影响教学的效果。首先,教师应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案例。围绕着课程总体教学目标,会有一系列具体的教学目标,每一具体教学目标的实现,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有相应的教学案例配合。案例的内容必须适应具体教学环节的需要,与会计理论相关,寻找和案例相关的文献资料,拟定分析要点和需探讨的问题,必须把基本案情编写描述清楚,可针对不同的案例分别采用叙述、表格等不同的展现方式。其次,设计教学案例应考虑实务性。会计课程教学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其应用性、可操作性强。因此,在相应的案例教学中,应参照会计实务需要选取案例的基本内容,将实务资料进行必要的概括和整理,以提起学生兴趣,提高其认知能力。会计案例的选择要反映会计职业某一特定情景中真实发生的事件或情况,涉及某一特定单位或组织的经济利益。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简言之,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通过与教师的交流、沟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会计教学,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领域,真正实现课堂上教与学的共鸣。会计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科学的运用,可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坚持以模拟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辅的思想。会计实训要改变以前单一的期末综合实训形式。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在教学中边讲理论边实训,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会计课的感性认识,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使学生轻轻松松的学到了知识,为将来的顶岗实习打下坚实基础,在基础会计课、财务会计课、成本会计课和会计电算化课等都可采用这种方式。
总之,作为初级会计人才的摇篮,职业高中学校的会计教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及教育方法的完善上,都应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会更高更严。因此,职业高中学校会计教学必须结合时代特点,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初级会计人才。
【关键词】职业高中;会计教育;技能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8-0011-01
职业高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除需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外,关键是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传统的职业会计教学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偏重教授会计理论。会计教学方法必须有所改革,坚持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在教学活动中,应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以“主体”的身份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为此,需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会计专业课教学具有内容复杂、图表数据多、操作性强等特点,因此,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应按照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内容,尽量分别采用投影、幻灯、录相、录音、电视、实物模型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真实感和灵活性,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形象思维和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传统的“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作为教学活动主导者的老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处理好这一关系。为此,需要强化会计实验室模拟教学系统和推行案例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对会计环境的适应能力,会计专业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点高、设备新、仿真性强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学生通过在模拟的会计环境中,模拟处理各种会计事项,完成一个企业从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汇总表的编制、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成本的计算、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全面会计业务和实务操作。对于查账、对账、结账、更正错账以及会计资料的装订整理也由学生独立完成。实践证明,这对于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的书本知识,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将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于会计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财会法规中所规定的操作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广泛地开展问题讨论和案例分析,能比较好地使书本知识和实际问题在课堂上结合起来。职业学校只有切实对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在新的课程体系下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会计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学校会计教育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要注重财务会计的教学效果,改革财务会计课程内容。财务会计课程应突出重点,强调实务性。无论是职业高中设立的财务会计课程,还是社会机构的财务会计课程,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合这个培养目标,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应考虑实用性特点, 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设置,一般以理论为前,实务操作按相对独立的会计要素分别设置章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一般会按照教程的顺序组织安排,这样就不能体现理论与实务的结合,及各类业务处理的关联性。为了体现连贯性和实现学生对各项会计业务处理之间的融会贯通,需要教师将各类知识点,如不同的会计要素之的关系按照一定的关联性重新梳理和组织,不按照财务会计的课程内容设置进行教学,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业务流程,使学生能够理清业务处理的思路,通过生动形象的实际业务操作理解各会计要素的内涵和处理方法。组织财务会计教学内容的条线可以是企业业务条线、流程条线等,应体现出业务发生的特点和不规则性,对学生的思维有所突破。
应用案例教学是丰富教学方案和内容的重要举措,教学案例设计得当与否,则会大大影响教学的效果。首先,教师应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案例。围绕着课程总体教学目标,会有一系列具体的教学目标,每一具体教学目标的实现,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有相应的教学案例配合。案例的内容必须适应具体教学环节的需要,与会计理论相关,寻找和案例相关的文献资料,拟定分析要点和需探讨的问题,必须把基本案情编写描述清楚,可针对不同的案例分别采用叙述、表格等不同的展现方式。其次,设计教学案例应考虑实务性。会计课程教学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其应用性、可操作性强。因此,在相应的案例教学中,应参照会计实务需要选取案例的基本内容,将实务资料进行必要的概括和整理,以提起学生兴趣,提高其认知能力。会计案例的选择要反映会计职业某一特定情景中真实发生的事件或情况,涉及某一特定单位或组织的经济利益。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简言之,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通过与教师的交流、沟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会计教学,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领域,真正实现课堂上教与学的共鸣。会计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科学的运用,可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坚持以模拟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辅的思想。会计实训要改变以前单一的期末综合实训形式。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在教学中边讲理论边实训,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会计课的感性认识,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使学生轻轻松松的学到了知识,为将来的顶岗实习打下坚实基础,在基础会计课、财务会计课、成本会计课和会计电算化课等都可采用这种方式。
总之,作为初级会计人才的摇篮,职业高中学校的会计教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及教育方法的完善上,都应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会更高更严。因此,职业高中学校会计教学必须结合时代特点,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初级会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