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on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7日,教育部召开党组会,传达学习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的讲话精神。会议提出,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
  会议强调,要扎实做好五方面贯彻落实工作。一是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永恒主题,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把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使学生时时处处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二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教育宣传,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梦”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是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四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五是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增进世界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人民网)
其他文献
记者从1月15日举行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目前,各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已基本完成,将按照方案提出的时间表积极稳慎推进各项工作。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会议上表示,教育部将研究提出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各地要稳步推进选课走班,方便学生选学选考。要逐步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生涯等方面的辅导。建立完善省级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电子化管理平台,建立诚信
校长是学校的组织管理者,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校长在教育治理体系和依法治校中肩负着重要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面对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依法治校的新形势,面对教育改革和学校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深度转型的新要求,作为中小学校长必须适应新形势,转变旧观念,树立新思维,并尽快提升自己以下八种能力。  一、科学协调决策的能力  教育治理不同于以往教育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做好高校艺术类专业等特殊类型招生工作,凡艺术类专业录取的学生,入学后不得转入非艺术类专业。  根据《通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艺术学门类”下设各专业,以及《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下设各专业和“民族文化类
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是一种发于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症性肠病,于1875年首例报道。近几十年来,溃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其病因复杂、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目前,已被WH
本刊讯 2015年12月28日,陕西省教育厅下发通知,对全省2015年度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进行表彰,长安区教育局等22个先进集体获得表彰。  2015年是陕西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计划(简称“全面改薄计划”)实施的第二个年头,今年中省再投入36.5亿元,市县投入9.44亿元,继续改善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  陕西2014年启动了“全面改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