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模板工程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施工环节之一,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需要引起施工人员以及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并且,在当前大部分建筑施工中,建筑设计人员通常都会对建筑物的框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而模板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框架结构,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连接作用,更是建筑物结构安全稳定性的有效保障。因此,加强对模板安装施工的质量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笔者就通过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建筑施工中模板的安装工艺及其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并提出相关有效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模板;安装工艺;质量控制
现如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关的建筑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也取得了明显的改善。而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模板工程作为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安装工艺质量的好坏对于建筑物的使用品质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然而,就我国目前模板工程安装施工现状来看,其中仍旧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由于部分施工单位质量控制意识薄弱,或是安装工艺选择不合理等,常常导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因此,本文就对建筑施工中模板的安装工艺及其质量控制进行了简要的探析,从而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1 模板工程
在大部分的模板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通常都会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从而制成硬度较大的模板,将其与各个工程项目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建筑结构体系,以便于后期分项工程项目的周转连接。通常情况下,模板是对建筑物结构起到了一定的支撑固定作用。但是,由于每一个模板的组成结构不同,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切实根据工程施工特点,选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对模板尺寸大小、标高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
在当前的建筑材料市场中,模板的种类非常多样,而不同的模板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使用性能。因此,施工人员在对模板进行选取时,一定要根据工程施工需要来选择出合适的模板。通常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由于模板使用材料的差异,可以具体将其分为钢筋馄饨模板、木制模等,这些都是在目前建筑施工中比较常见的模板类型。二是根据模板结构的不同,一般是移动模板与固定模板两种,具体根据工程施工需要进行选用。三是按照模板形状划分成,曲面模板、平面模板等等。
2 模板安装操作工艺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模板的安装关键就在于墙体、柱以及建筑梁這三者之间的链接,它们作为工程项目中主要的三种结构形式,对于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安稳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施工人员在对模板进行安装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规范的操作流程,按照建筑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作业,从而确保模板的安装质量。
2.1 柱
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在对柱进行组拼时,应该也别主要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施工人员应该事先对柱模的安装位置进行精确的测量,同时将第一片柱控制在相应的支撑点上,以此作为基点,逐次对剩下的柱模进行安装。二是当柱模安装完成以后,施工人员应该对柱模安装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每一片柱都能够与对角线保持一致,一旦发现出现偏移的情况,就要及时对其进行纠正。三是无论是在安装柱模时,还是在纠正柱模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都要采取一定的支撑设置,对柱模进行斜撑,从而避免发生安全隐患。
2.2 墙体
在进行墙体模板进行安装时,我们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2.2.1 在下层外墙砼强度不低于7.5Mpa时,利用下一层外墙螺栓孔挂金属三角模板架。
2.2.2 按照先横墙后纵墙的安装顺序,墙体模板按照两面模板分正、负模板,将一个流水段的内墙正号模板按顺序吊至安装位置初步就位,用撬棒按墙位置线及模板的起止线调整模板位置,对穿模板的对拉螺栓,并调节至大致水平,用托线板测垂直、校正标高,使模板垂直度、水平度、标高符合设计要求,采用钢管就位后,立即拧紧螺栓。
2.2.3 合模前检查钢筋、水电预埋管件、门窗及预留洞口模框、穿墙套管是否遗漏,位置是否准确,安装是否牢固,是否削弱断面过多等。
2.3 梁
在进行梁模安装时,我们首先要注意首层为土壤地面时应平整夯实,首层土壤地面,在支撑下宜铺设统长垫板,楼板5cm木方垫木,并且楼层间的上、下支座应在一条直线上;支撑一般采用双排,间距一般以500~1000mm为宜,在支撑上方连固梁底短钢管,在支撑之间应设纵横水平联结杆,根据支撑高度决定水平联结杆设几道,一般离地200~300mm处设一道,往上纵横方向每隔1600mm左右设一道,并且与满堂架子拉结,对于无满堂架子或高度超过5mm和大体积深梁必须设置剪刀撑。
3 模板工程施工安全控制
3.1 模板工程的安全控制上存在的问题
3.1.1 重组(模)轻支(撑)、从现场看,相当多的现场模板支撑不规范,如支撑间距大、纵横拉结少甚至无拉结;首层支撑无通板、垫砖或碎木;有的高净空(4m以上)的支撑体系只有一道拉结等。从方案看,上述倾向更为明显。
3.1.2 对模板施工缺乏经验
部分技术人员与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对模板施工尤其是大模板、高净空施工安全控制的认识,凭经验干事。如对标准层和超标准层(门厅、前厅)的支撑与施工作业的特点及由此引出的安全控制要求掌握不够:对普通模板与大模板施工特点、技术与安全要求的差异心中无数,用一般方法进行高净空、大模板的施工安全控制。
3.2 结构施工中梁板平面支撑简述
3.2.1 标准层模板支撑
首层。一般情况下,首层地面为回填土,不论是否坚实,作业前都要清整夯实,按支撑轴线铺5cm厚通长垫板,其长度至少能承受两个以上支承点,然后按设计间距(一般不大于1m)搭设支撑杆、扫地杆,然后按设计要求进行组模、校正、加固。
3.2.2 非标准层模板支撑
由于非标准层模板及支撑的特性,其方案编写与搭设及施工作业过程均为质量安全监控重点。非标准层(4m及以上)作业净空高,其支撑系统要经过计算方可施工,以确保其施工质量与作业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加强对模板的安装工艺及质量控制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更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模板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根据工程施工特点,选取合适的安装工艺,制定严格的施工监管制度,对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加以改进,从而确保模板工程安装施工的顺利进行,促进我国建筑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琦,宁亮.浅析水泥安定性对工程质量的影响[J].科技风,2009(13).
[2]刘秀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其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21).
[3]陈文荣.建筑施工中“快塑模板”的特点与安装工艺简析[J].价值工程,2014(18).
关键词:建筑施工;模板;安装工艺;质量控制
现如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关的建筑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也取得了明显的改善。而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模板工程作为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安装工艺质量的好坏对于建筑物的使用品质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然而,就我国目前模板工程安装施工现状来看,其中仍旧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由于部分施工单位质量控制意识薄弱,或是安装工艺选择不合理等,常常导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因此,本文就对建筑施工中模板的安装工艺及其质量控制进行了简要的探析,从而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1 模板工程
在大部分的模板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通常都会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从而制成硬度较大的模板,将其与各个工程项目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建筑结构体系,以便于后期分项工程项目的周转连接。通常情况下,模板是对建筑物结构起到了一定的支撑固定作用。但是,由于每一个模板的组成结构不同,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切实根据工程施工特点,选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对模板尺寸大小、标高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
在当前的建筑材料市场中,模板的种类非常多样,而不同的模板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使用性能。因此,施工人员在对模板进行选取时,一定要根据工程施工需要来选择出合适的模板。通常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由于模板使用材料的差异,可以具体将其分为钢筋馄饨模板、木制模等,这些都是在目前建筑施工中比较常见的模板类型。二是根据模板结构的不同,一般是移动模板与固定模板两种,具体根据工程施工需要进行选用。三是按照模板形状划分成,曲面模板、平面模板等等。
2 模板安装操作工艺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模板的安装关键就在于墙体、柱以及建筑梁這三者之间的链接,它们作为工程项目中主要的三种结构形式,对于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安稳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施工人员在对模板进行安装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规范的操作流程,按照建筑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作业,从而确保模板的安装质量。
2.1 柱
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在对柱进行组拼时,应该也别主要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施工人员应该事先对柱模的安装位置进行精确的测量,同时将第一片柱控制在相应的支撑点上,以此作为基点,逐次对剩下的柱模进行安装。二是当柱模安装完成以后,施工人员应该对柱模安装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每一片柱都能够与对角线保持一致,一旦发现出现偏移的情况,就要及时对其进行纠正。三是无论是在安装柱模时,还是在纠正柱模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都要采取一定的支撑设置,对柱模进行斜撑,从而避免发生安全隐患。
2.2 墙体
在进行墙体模板进行安装时,我们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2.2.1 在下层外墙砼强度不低于7.5Mpa时,利用下一层外墙螺栓孔挂金属三角模板架。
2.2.2 按照先横墙后纵墙的安装顺序,墙体模板按照两面模板分正、负模板,将一个流水段的内墙正号模板按顺序吊至安装位置初步就位,用撬棒按墙位置线及模板的起止线调整模板位置,对穿模板的对拉螺栓,并调节至大致水平,用托线板测垂直、校正标高,使模板垂直度、水平度、标高符合设计要求,采用钢管就位后,立即拧紧螺栓。
2.2.3 合模前检查钢筋、水电预埋管件、门窗及预留洞口模框、穿墙套管是否遗漏,位置是否准确,安装是否牢固,是否削弱断面过多等。
2.3 梁
在进行梁模安装时,我们首先要注意首层为土壤地面时应平整夯实,首层土壤地面,在支撑下宜铺设统长垫板,楼板5cm木方垫木,并且楼层间的上、下支座应在一条直线上;支撑一般采用双排,间距一般以500~1000mm为宜,在支撑上方连固梁底短钢管,在支撑之间应设纵横水平联结杆,根据支撑高度决定水平联结杆设几道,一般离地200~300mm处设一道,往上纵横方向每隔1600mm左右设一道,并且与满堂架子拉结,对于无满堂架子或高度超过5mm和大体积深梁必须设置剪刀撑。
3 模板工程施工安全控制
3.1 模板工程的安全控制上存在的问题
3.1.1 重组(模)轻支(撑)、从现场看,相当多的现场模板支撑不规范,如支撑间距大、纵横拉结少甚至无拉结;首层支撑无通板、垫砖或碎木;有的高净空(4m以上)的支撑体系只有一道拉结等。从方案看,上述倾向更为明显。
3.1.2 对模板施工缺乏经验
部分技术人员与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对模板施工尤其是大模板、高净空施工安全控制的认识,凭经验干事。如对标准层和超标准层(门厅、前厅)的支撑与施工作业的特点及由此引出的安全控制要求掌握不够:对普通模板与大模板施工特点、技术与安全要求的差异心中无数,用一般方法进行高净空、大模板的施工安全控制。
3.2 结构施工中梁板平面支撑简述
3.2.1 标准层模板支撑
首层。一般情况下,首层地面为回填土,不论是否坚实,作业前都要清整夯实,按支撑轴线铺5cm厚通长垫板,其长度至少能承受两个以上支承点,然后按设计间距(一般不大于1m)搭设支撑杆、扫地杆,然后按设计要求进行组模、校正、加固。
3.2.2 非标准层模板支撑
由于非标准层模板及支撑的特性,其方案编写与搭设及施工作业过程均为质量安全监控重点。非标准层(4m及以上)作业净空高,其支撑系统要经过计算方可施工,以确保其施工质量与作业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加强对模板的安装工艺及质量控制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更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模板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根据工程施工特点,选取合适的安装工艺,制定严格的施工监管制度,对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加以改进,从而确保模板工程安装施工的顺利进行,促进我国建筑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琦,宁亮.浅析水泥安定性对工程质量的影响[J].科技风,2009(13).
[2]刘秀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其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21).
[3]陈文荣.建筑施工中“快塑模板”的特点与安装工艺简析[J].价值工程,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