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促进党刊文风转变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m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文风就是文章所体现的思想作风,或文章写作中某种倾向性的社会风气及作者语言运用的综合反映,是社会上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文章现象。毛泽东同志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他号召全党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表达方式。邓小平同志倡导“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2010年中央党校一次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作过题为《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的讲话。他指出,党的历史经验证明,文风不正,危害极大。不良文风蔓延开来,不仅损害讲话者、为文者自身形象,也降低党的威信,导致干部脱离群众,群众疏远干部,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作为党刊工作者,追求优良文风,理应成为自觉行动和职业追求,不断磨砺自己,努力改进文风。
  长期以来,长、空、假的文章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各类出版物和大小会议上的各种文章和发言,几乎千篇一律,各种材料也常常觉得似曾相识,隐去地名、单位名称,可以说“放之四海而皆准”。作为党刊工作者,如果文风不正,必然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无法深入群众,也必然严重影响我们党工作成效的宣传,更损害党的威信,导致干群脱离。不良的文风具体表现在长、假、空上,即有数量无质量,有长度无力度;有价格无价值,有厚度无深度;既不触及实际问题,也不回答群众关切;不顾客观情况,刻意掩盖存在的问题,夸大其词,歌功颂德;堆砌辞藻,词语生涩。不良文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需要学习,不用自己思考,只能重复过去、重复别人,少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更讲不出新话、管用的话。不读书、不学习,无以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进文风,在三个方面下功夫、见成效很重要。一是短。力求简短精练、直截了当,要言不烦、意尽言止,观点鲜明、重点突出。坚持内容决定形式,宜短则短,宜长则长。二是实。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三是新。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上有新思路、新举措、新语言,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弘扬“短、实、新”文风,端正文风关键要在“实”上下功夫,大兴讲真话、讲实话之风。“实”是优良文风的灵魂,“实”了,“短”“新”就容易做到,也才有意义。即使讲话时间短、文章短,说的却不是实话、真话,而是假话,不但不能说文风好,也不会有任何價值。
  其实,文风背后是思想,思想来源是实践。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文风无从真切;不联系群众、体恤民生,文风无从生动;不锐意进取、勇于探索,文风无从新颖;不勤于思考、孜孜不倦,文风无从深刻。文章上的穿靴戴帽,空洞无物,照见的是作风上的慵懒散奢,人浮于事;文章上的装腔作势、矫情做作,照见的是党性不强、修养不足。
  改进文风是为人民负责的一种表现,因为好的文风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人民。党刊工作者要多了解实际情况,多思考变化中的问题,多在工作中增长本领,提高服务人民的能力。只有不断深入基层,切实转变作风,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亲近群众、在工作上贴近群众,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文风,使我们的文章不仅有泥土的芬芳,更具备泥土的厚重。党刊工作者要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群众的生活最真切,思想最鲜活,语言最生动。贴近群众需求才能言之有力,多了解基层实情才能言之有据,多集中群众智慧才能言之有物。否则,言辞空洞,人民群众不会喜欢,文章也达不到想要的效果。作为党刊的编辑记者要始终把笔触、镜头对准群众,把重要版面留给群众,强化百姓视角,彰显民生情怀;准确把握社会脉动和群众脉搏,反映群众愿望呼声,强化服务意识,为民排忧解难;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充分使用群众语言,表达鲜活生动。编辑记者要“一身汗、两腿泥”,奔走在报道现场,强化报道的体验性和融入感,捕捉真实场景,连续追踪报道。近年来,广大党刊工作者深化“走转改”,满怀热情深入基层生活,在与群众交流中获得滋养,锤炼了意志品质,提升了能力素养。大凡经典传世之作,都是以丰富的知识作底蕴的。这说明,要改变不良文风,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能力,提高讲真话、新话的本领,打牢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方面的知识根底,努力掌握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同时,要向群众学习丰富的语言,在实践中锻炼能力。群众的思想鲜活,语言生动,能够反映现实生活和工作实践中的种种问题。多贴近群众,多向群众学习,积极发现和总结改革开放中的新见解新做法。
  党刊工作者要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满怀对群众的深情,深入基层倾听百姓心声,反映群众意愿,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用到为民造福上来。只有真正同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培育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宣传报道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得到群众的认可,才能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鼓劲加油,增光添彩。G
  (作者单位:《共产党人》杂志社)
  责任编辑:何青芳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党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董必武是一位元老级的人物,他一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许多贡献,特别是在党建思想方面更是给后人留下了指导性的建议和意见,这对我们新时期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董必武;党建思想;从严治党  1 新时期从严治党的必要性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就一直注重党自身的组织、纪律教育,这对加强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先進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近些年来,腐败现象正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不仅侵蚀着我党的执政根基,而且破坏着我们为之奋斗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建设。对腐败现象进行深入剖析,会发现腐败现象的爆发与哲学有着极深的思想认识渊源,一旦思想认识偏离正确的执政和管理轨道就会潜在引发腐败的毒素,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效践行。文章主要阐述了腐败现象与哲学根源的关联性,并探究两者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从而达到反腐倡廉的目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