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教学历来是数学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数学教学中有待突破的一个难点,因为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很多,如小学数学基础不扎实,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另外还有现行教学体制教学评价的因素等。在这里笔者就初中学生本身的智商、情商、思维品质、学习习惯等方面做一些研究和探讨。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困难呢?笔者根据长期观察和调查,发现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类,并且在此也就数学教师如何去教好这三类“学困生”谈一些肤浅的认识和做法。
第一类,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意志品质差,需沟通思想,联络感情,激发兴趣
此类学生的典型表现是,基础不错,学习能力也有,但人生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态度也较恶劣。有的在学习过程中与数学教师(也可能是以前教的数学教师)产生冲突,或者在数学方面产生厌恶情绪、厌学心理;有的是由于家庭或社会的原因,身上沾染不良习气,如抽烟、上网吧、偷窃,导致无心上学,上课打瞌睡,谈心不理你;还有的学习意志不强,学习品质较差,一上课就开小差,咬手指头,玩一些小东西,讲些小话,教师批评时能接受,静到三分钟又是如此,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的主动意识较差,上课自我控制力较差,注意力难以集中。
教师对这类“学困生”最紧要做的工作是联系感情,做通思想工作,教学是一种情感教学。对于这类学生,笔者认为应该与他们做朋友。数学课堂上设计一些有趣味性的情境吸引他们,然后用激将法让他们来解决一些趣味问题,尽量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初中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采取多媒体手段,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加以润色,教得生动、形象、有趣。
如在教学“蚂蚁怎样走最近”这一课时,一方面在学具准备方面特意教这些“学困生”如何去做圆柱体、长方体,另一方面在课堂把他们准备好的学具拿出来应用,并激发他们思考,还采用动画启发思考,最后由他们动手操作设计蚂蚁行走路线,比较得出最短路线,这一堂课极大地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这类学生是很需要心理关注的,是很需要心理满足的,他们有较强烈的表现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设计一些他们能解决的问题由他们来解决。如在教学“简单的图案设计”这一课时,笔者提前与美术教师协商,在这一堂数学课之前请美术教师已经上了一堂用平移、旋转及轴对称进行美术构图的课,并且从美术教师处拿到一些作品。在数学课堂上笔者特意拿出一些“学困生”的作品作学具,由“学困生”来谈他的构图技巧,多给中肯的鼓励,通过鲜明生动的活动,奏出课堂教学中构思及动手操作的最强音。
这类学生是很聪明和敏感的,给多了不实际的鼓励,对他们也会渐渐的失效;给少了或不给,他又懒得理你,每堂课都要挂一些“学困生”够得着的“苹果”让他们去摘,相信课堂会更加精彩,“学困生”也会越来越少。这些学生要多点解开他的心结,在思想上多做工作,教师需要大胆任用,给予充分信任。如选好其中一个有影响力的“学困生”做科代表,放手让他去干工作,出现问题再一起研究解决之道,给予平等的地位,他能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充分信任,也回报以十分的卖力工作,并且带动一批“学困生”去学习。这些学生在一段时日之后,数学必有长进。数学是美好的,如何运用数学的魅力,驱除“学困生”的厌学情绪,亟需教师的深钻苦研。数学教师的个人魅力也很重要,如能使他们热爱教师,进而使他们热爱教师所教学科,这也是一种巨大成功。
第二类,方法欠缺,不入门径,需小组引领,教会方法
这类学生的典型表现是,基础较差,对于数学的学习没有摸到门道,也就是数学启蒙不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其他学科也较差,可以说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不会自己去阅读数学书籍,更谈不上去预习,对知识的理解比较机械,对知识的记忆没有什么方法,上课时表现比较正常,作业不会缺交,上课不会讲小话,但有时发呆,且较为隐蔽,细心观察他们也常神游,如来回答问题,常恐惧,不知所云,心理上极度缺乏信心。这些学生学习态度是比较端正的,听课也能做到聚精会神,作业做得也较工整清楚,但错误较多,平时学习也肯花时间、下工夫,但进步甚微。分析这类学生发现,其中女生人数较多。对于理科的学习,初中女生感觉难度大一些,这一类“学困生”往往女生占的比例会高一些。
教师对这一类“学困生”最紧要的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教会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上可以安排小组学习,给他们找好“小老师”,或自己找到“小老师”。常找一些中等难度或偏易的问题由他们来解决,如果不行,先和小老师商量,一起探讨,再来完成,或一起来完成,此时他们心理不恐惧。做练习,做作业,小测完、考试完,“小老师”一定要帮着一起纠错,不懂的地方“小老师”一定要讲到他懂为止,这类学生有进步,“小老师”的平时成绩也加分。教师时不时对一些沟通较好的“对子”进行奖励。
对这类学生要鼓励他们学“小老师”的学习方法。另外,在学习方法上教师也要多做指导,一要告诉他们精力要用在点子上,关键是上好每一堂课,时间用在刀刃上,对知识的形成过程要特别关注,每一章节的开端要懂,有一个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可以传授一些学习方法:1)讲究听课效益,在书上做点课堂笔记,指明哪些内容可详记,哪些略记,教师在一些难点或重点知识上要为“学困生”放缓速度;2)培养看数学书的习惯,一般可以在课堂上开展预习,要求“学困生”来讲一些对知识的感觉;3)对于知识的总结多用“口诀”,定理、法则等基础性的知识多由这一类“学困生”得出,解题方法和规律多为他们总结,或由他们自我总结;4)复习时为他们编制一些复习提纲,如复习几何时,要求“学困生”归纳出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别方法,归纳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别方法,归纳出证线段相等、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或垂直、添加辅助线的一些常用方法;5)在课堂上较多地选用他们的作业、练习进行评讲、纠错,但要以表扬和鼓励进步为主;6)多请尖子生谈学习方法,也多请“小老师”为他们出谋划策,组织他们交流经验。
第三类,心智水平较低,需给予特别关怀
这类学生的典型表现是,一般性、基础性的知识别人能掌握,但对于他们在同样的时间内理解不了、掌握不了。有的心理有自闭症,有的智力稍有障碍。这主要是初级中学没有筛选机制,这部分的学生没有进到启智学校,也同样在初级中学进行义务教育,而没有进行特殊教育。
教师对这类“学困生”一定要降低门槛,制定不同于普通学生的教学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这类学生常让他们在堂上来回答最易的问题,或进行最易的操作,并且给予真诚的表扬。这类学生不能给予太大的压力和目标,多给予心理温暖,让他们不要太多的自卑,多跟他们搞活动,多与他们进行心理沟通,不要太多苛责,多让他们参与小组学习,在学习方面区别对待,只有他们有进步,也是一种成功,至少他们在这个社会上也会享受到阳光、欢乐,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这一类学生在教师的关怀下,只要他能学到力所能及的知识,形成一定的适应社会的能力,便要认为他是“及格生”,其实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困生”,最需要得到的是关怀。
不管是哪类学生,教师都得用爱心去感化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心真意地去爱护他,并且要有一个长久坚持的过程,给予耐心,最后,这些“学困生”一定会给予教师同样的惊喜和回报。
(作者单位:河北省南宫市段头中学)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困难呢?笔者根据长期观察和调查,发现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类,并且在此也就数学教师如何去教好这三类“学困生”谈一些肤浅的认识和做法。
第一类,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意志品质差,需沟通思想,联络感情,激发兴趣
此类学生的典型表现是,基础不错,学习能力也有,但人生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态度也较恶劣。有的在学习过程中与数学教师(也可能是以前教的数学教师)产生冲突,或者在数学方面产生厌恶情绪、厌学心理;有的是由于家庭或社会的原因,身上沾染不良习气,如抽烟、上网吧、偷窃,导致无心上学,上课打瞌睡,谈心不理你;还有的学习意志不强,学习品质较差,一上课就开小差,咬手指头,玩一些小东西,讲些小话,教师批评时能接受,静到三分钟又是如此,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的主动意识较差,上课自我控制力较差,注意力难以集中。
教师对这类“学困生”最紧要做的工作是联系感情,做通思想工作,教学是一种情感教学。对于这类学生,笔者认为应该与他们做朋友。数学课堂上设计一些有趣味性的情境吸引他们,然后用激将法让他们来解决一些趣味问题,尽量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初中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采取多媒体手段,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加以润色,教得生动、形象、有趣。
如在教学“蚂蚁怎样走最近”这一课时,一方面在学具准备方面特意教这些“学困生”如何去做圆柱体、长方体,另一方面在课堂把他们准备好的学具拿出来应用,并激发他们思考,还采用动画启发思考,最后由他们动手操作设计蚂蚁行走路线,比较得出最短路线,这一堂课极大地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这类学生是很需要心理关注的,是很需要心理满足的,他们有较强烈的表现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设计一些他们能解决的问题由他们来解决。如在教学“简单的图案设计”这一课时,笔者提前与美术教师协商,在这一堂数学课之前请美术教师已经上了一堂用平移、旋转及轴对称进行美术构图的课,并且从美术教师处拿到一些作品。在数学课堂上笔者特意拿出一些“学困生”的作品作学具,由“学困生”来谈他的构图技巧,多给中肯的鼓励,通过鲜明生动的活动,奏出课堂教学中构思及动手操作的最强音。
这类学生是很聪明和敏感的,给多了不实际的鼓励,对他们也会渐渐的失效;给少了或不给,他又懒得理你,每堂课都要挂一些“学困生”够得着的“苹果”让他们去摘,相信课堂会更加精彩,“学困生”也会越来越少。这些学生要多点解开他的心结,在思想上多做工作,教师需要大胆任用,给予充分信任。如选好其中一个有影响力的“学困生”做科代表,放手让他去干工作,出现问题再一起研究解决之道,给予平等的地位,他能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充分信任,也回报以十分的卖力工作,并且带动一批“学困生”去学习。这些学生在一段时日之后,数学必有长进。数学是美好的,如何运用数学的魅力,驱除“学困生”的厌学情绪,亟需教师的深钻苦研。数学教师的个人魅力也很重要,如能使他们热爱教师,进而使他们热爱教师所教学科,这也是一种巨大成功。
第二类,方法欠缺,不入门径,需小组引领,教会方法
这类学生的典型表现是,基础较差,对于数学的学习没有摸到门道,也就是数学启蒙不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其他学科也较差,可以说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不会自己去阅读数学书籍,更谈不上去预习,对知识的理解比较机械,对知识的记忆没有什么方法,上课时表现比较正常,作业不会缺交,上课不会讲小话,但有时发呆,且较为隐蔽,细心观察他们也常神游,如来回答问题,常恐惧,不知所云,心理上极度缺乏信心。这些学生学习态度是比较端正的,听课也能做到聚精会神,作业做得也较工整清楚,但错误较多,平时学习也肯花时间、下工夫,但进步甚微。分析这类学生发现,其中女生人数较多。对于理科的学习,初中女生感觉难度大一些,这一类“学困生”往往女生占的比例会高一些。
教师对这一类“学困生”最紧要的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教会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上可以安排小组学习,给他们找好“小老师”,或自己找到“小老师”。常找一些中等难度或偏易的问题由他们来解决,如果不行,先和小老师商量,一起探讨,再来完成,或一起来完成,此时他们心理不恐惧。做练习,做作业,小测完、考试完,“小老师”一定要帮着一起纠错,不懂的地方“小老师”一定要讲到他懂为止,这类学生有进步,“小老师”的平时成绩也加分。教师时不时对一些沟通较好的“对子”进行奖励。
对这类学生要鼓励他们学“小老师”的学习方法。另外,在学习方法上教师也要多做指导,一要告诉他们精力要用在点子上,关键是上好每一堂课,时间用在刀刃上,对知识的形成过程要特别关注,每一章节的开端要懂,有一个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可以传授一些学习方法:1)讲究听课效益,在书上做点课堂笔记,指明哪些内容可详记,哪些略记,教师在一些难点或重点知识上要为“学困生”放缓速度;2)培养看数学书的习惯,一般可以在课堂上开展预习,要求“学困生”来讲一些对知识的感觉;3)对于知识的总结多用“口诀”,定理、法则等基础性的知识多由这一类“学困生”得出,解题方法和规律多为他们总结,或由他们自我总结;4)复习时为他们编制一些复习提纲,如复习几何时,要求“学困生”归纳出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别方法,归纳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别方法,归纳出证线段相等、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或垂直、添加辅助线的一些常用方法;5)在课堂上较多地选用他们的作业、练习进行评讲、纠错,但要以表扬和鼓励进步为主;6)多请尖子生谈学习方法,也多请“小老师”为他们出谋划策,组织他们交流经验。
第三类,心智水平较低,需给予特别关怀
这类学生的典型表现是,一般性、基础性的知识别人能掌握,但对于他们在同样的时间内理解不了、掌握不了。有的心理有自闭症,有的智力稍有障碍。这主要是初级中学没有筛选机制,这部分的学生没有进到启智学校,也同样在初级中学进行义务教育,而没有进行特殊教育。
教师对这类“学困生”一定要降低门槛,制定不同于普通学生的教学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这类学生常让他们在堂上来回答最易的问题,或进行最易的操作,并且给予真诚的表扬。这类学生不能给予太大的压力和目标,多给予心理温暖,让他们不要太多的自卑,多跟他们搞活动,多与他们进行心理沟通,不要太多苛责,多让他们参与小组学习,在学习方面区别对待,只有他们有进步,也是一种成功,至少他们在这个社会上也会享受到阳光、欢乐,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这一类学生在教师的关怀下,只要他能学到力所能及的知识,形成一定的适应社会的能力,便要认为他是“及格生”,其实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困生”,最需要得到的是关怀。
不管是哪类学生,教师都得用爱心去感化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心真意地去爱护他,并且要有一个长久坚持的过程,给予耐心,最后,这些“学困生”一定会给予教师同样的惊喜和回报。
(作者单位:河北省南宫市段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