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学生一片自由呼吸的天地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作是学生对生活个性化的体验、思考与积累,是个体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习作要"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所以,习作教学应充分创造条件和机遇,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其在充分展示自由心灵的习作过程中得到和谐发展。
   【关键词】习作个性化语文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107-02
  一、给"源泉"——引导感受生活
   生活中源头活水流淌,笔下的文章就生意长流。只有善于感受生活,才能富有个性特色的东西可写。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和激活每一个学生的感官和思路,开掘生活素材,捕捉新鲜独特的感受和思绪,使每一个学生的习作都由于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而显示自己的个性。
  (一)"行万里路"
  习作要张扬学生个性,必须打破封闭的课堂教学,实施大作文教育。即要关注广阔的社会生活,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可以去旅行,体验大自然的风雪雷电,日出日落;也可以深入社区,调查社会,采访人物。让学生用其具有个性的眼睛去看,用其具有个性的耳朵去听,用其具有个性的心灵去感受和认识自然事物,从而细心地观察并熟悉记叙、说明、描写或议论的对象,使学生"见多识广",进而转化到"胸有成竹"。
  (二)"读万卷书"
  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这样的生活是直接而又强烈的,但毕竟是有限的。小学生感受生活,更多的是间接的生活体验。现代社会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视听天地"--图书馆、阅览室、电影、电视、网络等,都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教师要善于凭借这一优势,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去感悟。如要求学生每周阅读一本课外书,每天看半小时有益的电视节目等,把间接的生活体验内化为直接的生活感受。
  二、给"磁力"——诱导亢奋情感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实践证明,只有心有所感,情有所动,学生才想说想写,不吐不快,流露于笔端的才会文通字顺,生动活泼。相反,如果内心没有表达的欲望,勉强而为,他们自然写不出什么东西,即便写出的,也常常是东拼西凑、无病呻吟。所以,激发抒发亢奋的情感对于习作张扬个性是十分重要的。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准确揣摩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轨迹,努力寻找学生表达喜怒哀乐的突破口,利用一切能够引发学生亢奋情感的刺激手段,开掘他们潜在的情感,将学生的习作情感唤醒到最佳水平。如用动情的导语或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带动、引导学生的情感;又如通过习作展览、习作结集、报刊发表等刺激手段,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持久的亢奋习作情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好于习作,乐于习作",达到"欲罢不能"的境界,从而尽现自己的真情个性。
  三、给"钥匙"——指导读中学写
  课本不仅是教的蓝本、读的范本,还是学生习作的样本。一般来说,课本选定的作品,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到载体的运用,从对生活的思考方式到感情的表达习惯,无不显示出作者各自不同的创作个性。学生只有在阅读中体察到这些个性,并得到有所感悟——领悟各家名篇表现个性的方法,才能从中获取张扬自己个性的"钥匙",从"读"的此岸到"写"的彼岸。
  (一)学习个性语言
  教师应遵循小学生记忆占优势和善于模仿的认知规律,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细读课文、揣摩课文、读活课文,积极背诵具有特色的词、句、段、篇,而且量不厌多,扎扎实实地占有语言材料本身,从中接触多种语言风格,了解和积累个性化语言,再经过理解吸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使学生的语言个性在循序的积累中渐渐丰腴起来。学生写起作文也就能信手拈来,左右逢源。
  (二)学习表达方法
  习作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也就是要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并把从阅读中学到的习作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如通过释题,引导学生拟题的方法;通过段落划分、归纳段意,引导学生学习材料安排、布局谋篇的方法;通过概括中心,引导学生立意、选材的方法。或师其意,或袭其神,或沿其形。只要坚持不懈,学生就会学到"大家"的表达方法和语言运用技巧,进而能动,创造地运用到习作中去。
  当然,用活课本,读中学写,并不排斥阅读课本以外的期刊书报;并不是机械地模仿,而是创造性地借鉴。
  四、给"自由"——倡导放胆作文
  "作文就是拿笔说话,写文章就是想心思"。审视现状的习作教学,很大程度实施着一种"制式"标准。无论是习作内容,还是表情达意,甚至是表达形式,都有着定性、定量和定式的要求,所以学生的文章大多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这好似一双无形的杀手,用锁链捆住学生的手脚,扼杀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压抑甚至是泯灭了学生的灵性。究其原因,就是框框限制太多了。所以,习作张扬学生个性,就必须倡导学生大胆习作,无拘无束地"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一)写作内容自由
  写什么,要让学生自由选择。学生动笔之前,如果硬性地规定写作内容,这也不能写,那也不能写,习作就不是学生自由吐露的乐事,而是应付老师的苦差。现代教材中的习作,虽然大都是范围题,限制固然少了一些,但尚有限制过多,范围狭小之嫌。因而,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完成本册习作训练内容的同时,应允许并鼓励学生依照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一定要"有意义"、"记忆深刻",哪怕是一件细微的小事,一个小小的微笑,一丝淡淡的心绪都可以在笔下自由表现。既可写真善美,也可写假恶丑;既可写生活的真实,也可写合理的想象。
  (二)表情达意自由
  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习作就是让他们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只听凭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头脑中流到指上,从指上落到笔尖。微笑也好,深愁也好,洒洒落落,自自然然地画在纸上。"(冰心语)决不能引导学生说那些没有真实体验的空话、套话,特别是不强加给学生高于生活的有"深刻立意"的价值倾向,让学生成为自己思想情感的主人,在自己对生活的自我认识和体验中完成自己的个性化。
  (三)表现形式自由
  自己的意思自己最清楚,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自己的方法最现实、最有效。然而以往的习作教学,教师往往偏重于技巧、构思、次序、结构等方面的指导,先写什么,次写什么,最后怎样结尾,程序化严重。各种鲜活的思想感情套在千人一面的形式里,必然带来思想的僵化。长此以往,天性压抑了,个性湮没了,这实在是不应该的悲哀。所以,在习作的表现形式上,应顺应学生的天性,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摆脱习作程序化严重的束缚,力求习作构思的"与众不同",使具有不同阅历、不同思维点的活生生的个体去选择最能抒发内心独特感受的表达形式演绎习作,真正让学生自由倾吐,使他们的个性能够得以充分展示。
其他文献
【摘要】每一堂课是由交流开始的,也由交流结束的,交流是否有效,是衡量课堂是否高效的标准,所以探索课堂的有效交流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高效课堂有效交流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046-02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探索课堂的高效率就显得格外重要,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教师的追求。我认为高效课堂的关键是课堂的有效交流,因为每
期刊
【摘要】社会的多元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更新,许多正常家庭的格局深受影响,随之产生严峻的特殊家庭学生教育问题。面对难题,学校、家庭、社会应齐心协力,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共同解决。  【关键词】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052-02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飞跃,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工作区域也随之变化,很多正常家庭的格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063-02  目前,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集中办学,提高办学效益已成为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大趋势。因此学校的寄宿制顺应而生。但中小学生的寄宿给学校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住校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确保校园一方平安,让孩子们健康成长,使校园真正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结合我区实际,区
期刊
【摘要】科学知识很多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抓住科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把那些与学生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的事物、现象等引入课堂,让他们去探究、去感悟、去理解、去想象。也只有这样,科学教育才能摆脱空洞乏力、枯燥无味的尴尬境地。同时,新课程理念也强调课程要回归生活、面向生活。经尝试,科学生活化教学,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帮助建立正确的世界观,是科学教学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
期刊
【摘要】跨班区域学习活动是幼儿自主计划、自主体验、自主发展的学习活动,大部分幼儿都存在跨班活动的需求,那么如何实施跨班活动呢?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建立与人交往的学习意愿,消除紧张的活动心理;其次建立多元合作的学习方式,打开封闭的学习状态;再次建立自主发展的学习模式,打破固定的思维定势 。  【关键词】自主体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
期刊
目的:考察银花青蒿栀子(Yinhua-Qinghao-Zhizi,YQZ)方抗A6型柯萨奇病毒(Coxsavirus A6,CV-A6)的作用,探讨其药效物质基础,为YQZ用于抗CV-A6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建立银花青蒿栀子方灌肠剂(Yinhua-Qinghao-Zhizi enema, YQZE)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评价其体内外抗CV-A6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考察其解热、抗炎和清除毒素作用,阐述YQZE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开发抗病毒中药新制剂,为清热解毒类中药制成灌肠剂应用提供研究思路.
【摘要】本文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中国梦聚力量,传播正能量"等主旋律下,建设班级文化,使学生接受班级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主题班会 班级精神 管理制度 文化氛围  【中图分类号】G4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092-02  班级文化是指由班级全体成员通过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所创建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
期刊
【摘要】社团建设是在现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高校生活和自身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高校社团发展迅猛,但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高校社团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创新发展进行探讨,以期为高校社团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校社团管理模式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097-02
期刊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发展学生英语的基本条件。根据教改的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词汇教学中的被动学习现象,找到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并且从英语语言规律中,找到多元化的教学策略,用以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词汇教学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111-01  学生对词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103-02  教高一语文时的一节以环保为主题的习作指导课,仍让我记忆犹新。下面就这节课的点滴琐记,以求教于各位同仁和方家。  一、善问激情趣  还记得大学恩师的一句话:"善问者,才会善教也。"所以,上那节课前,我就一直在想怎么问、问什么。于是我苦思冥想并请教了有经验的老师。我走进教室的第一句话:"同学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