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协调张家港” 开辟率先发展新路径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magicli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以来,我们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全面建设“协调张家港”为新命题,进一步提升张家港精神境界,放大全国文明城市的品牌效应,更好地整合各类资源,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为全市科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全省“第二个率先”创造新经验。
  一是改革考评体系引领发展协调。“协调张家港”评价指标体系打破以往唯GDP说话的传统思维,把发展的指导思想转到更加注重民生、更加关注社会、更加强调富民与强市的协调统一,促进各级把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转化为为民谋福祉的实际行动。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生活品质、民生福祉四大类40项指标,以及市民对就业、保障、教育、卫生、住房、治安、环境等社情民意类满意度测评。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更加注重民生、民安、民富,40项指标中,人民生活和社会事业指标占24项,从不同侧面反映社会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情况;在居民生活品质设计上,既重视城乡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又重点关注城镇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等,从而引导各级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社会弱势群体,充分体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理念。更加注重改善生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把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作为考评硬指标。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所占权重为6.0,居40项指标之首,约束各级大力推进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集约化增长,指标体系首次引入“园区产出占全市工业总量比”、“工商业用地亩均产出(税收)水平”等指标,以此推动实施产业集群战略,调整和完善生产力布局,提高资源产出效益。
  二是放大特色优势促进城乡协调。作为全国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区,我市近年来在“一城四片区”的城乡格局下,坚持科学发展原则,城乡居民生活基本呈现“工作在现代化园区、生活在花园式社区”的美好景象,基本实现“用城市标准建农村、用市民要求育农民”的目标,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受到全国瞩目。“协调张家港”建设进一步放大特色优势,借鉴韩国经验,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增强城市与农村发展的互动性和并进度。继续提升城市化水平。继续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促进城市集约增长、精明增长;着重推进城市功能升级,不断增强城镇聚集资源要素的能力;提升人居水平,真正把张家港建设得更加宜居。继续加快新农村建设。继续促进城乡一体化互动。“五个一体化”促进城乡联系更加紧密,互动更加有序。规划一体化、城乡服务一体化、就业社保一体化、教育一体化等一系列措施的强化,增强了农村和城市的联系,使城市发展带动农村,而农村的发展也为城市产业和人口的扩散开辟新的道路。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协调张家港”建设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联度,坚持经济与社会匀速均衡发展、互为依托,相互促进。教育事业更加注重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力。进一步强化教育均衡发展特色,加强全民素质教育,突出培养青少年、进城农民、新张家港人的城市精神。完善“大学城”建设与管理,创新职业技术教育,推进城乡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卫生事业更加注重提升人文关怀精神。以人文关怀精神提升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水平,加快推进农村卫生现代化,优化社区卫生服务,充分发挥“15分钟健康服务圈”功能,积极创建农村卫生现代化示范镇、村和先进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文化发展更加注重提升城市软实力。重点建设市文化中心,筹建长江流域地方戏曲博物馆,全力推进村(社区)文化阵地“八个一”工程。办好长江文化艺术展示周系列活动和全国小戏小品大赛,创建江苏唯一的“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市”,以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增强城市吸引优质资源的能力。城市管理更加注重提升城市凝聚力。深入开展城管创优,加快数字化城管步伐,稳步推进城市管理升级。完善城乡管理机制,夯实街道、社区城管网络基础,不断将城市管理向街巷里弄辐射、向城郊结合部延伸。整合各方力量,强化综合管理,形成合心、合力、合拍的协调建设氛围。
  四是保障公平正义促进利益关系协调。“协调张家港”以制度创新为重点保障公平正义。着力搭建更多利益诉求平台,信息公开制度、市民满意度测评等,进一步畅通了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充分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政府改革与决策。强化利益诉求监控力度,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增强“大调解”机制的资源整合功能,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相互衔接。着力创新更多利益协调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协调各方利益关系,高度重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荣辱观,正确看待当前社会的非均衡发展,正确认识出现利益分配差异的客观性。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为不同利益主体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并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弥补各种民生漏点,维护公平与正义,保障全市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着力提升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在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责任意识的同时,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和社区自治组织、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组织以及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和各类群众代表会议的作用,完善和健全利益协调机制,促进政府权力与公共权利良性互动,行政管理与公民自主管理协调统一。
  五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协调张家港”确立了“绿色”发展路线,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强化环保优先,提高人与环境的协调度。提升民众生态意识,牢固树立“环境是稀缺资源、更是最珍贵财富”的价值理念,加快建立环境资源和成本考核体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促使社会成员自觉遵守各种生态规则。自觉认识和把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规律,切实落实环保“十优先”,力促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与优化环境同步。利用生态文明对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压力”, 促进“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转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培育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走人力资本密集化的发展道路。变革制度,提高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度。建立“排污要付费、治污能赚钱”机制,将资源环境负外部性的污染成本内部化,以降低污染排放和资源滥用,将资源环境正外部性的社会收益内部化,使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达到社会最优的供给水平。创新管理和执法手段,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实行重点污染源监管责任制,强化环保执法责任追究制,对重点环境问题实行挂牌督办,明确责任单位,公开查处结果,接受群众监督,大幅度提高社会各界对环境所承担的责任。
  六是提高领导能力争创协调发展优势。“协调张家港”更加注重以协调建设的理念促进思想解放,在什么是协调建设、如何推进协调建设、怎样以协调建设争创发展新优势的大讨论中,各级干部统一思想,排查差距,找准问题,以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从传统路径、既有成绩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部门权力、局部利益的羁绊中解放出来,着力破除部门、乡镇、行业之间职能交叉、利益掣肘的体制机制,推动政策、管理、服务、文化各个方面的综合改革和协调配套。以协调建设的实践提升执政能力,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把科学发展、协调建设作为各行各业、各个岗位的普遍取向,顺应发展需要学习新知识,顺应宏观调控探索新方法,主动转变职能解决新问题,全面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切实提高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发展问题、推动发展实践、检验发展成效的能力和水平。 以协调建设的目标激发创造活力,协调建设进一步弘扬了张家港精神,以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为目标,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拼搏、负重奋进的精神纽带和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豪情壮志,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体党员干部面对区域竞争新情况和协调建设新要求,聚精会神抓改革抓发展抓落实,全体张家港人积极回应政府的新举措新服务,脚踏实地,创新有为,推动张家港在科学发展道路上高歌奋进。□
  (作者系中共张家港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夏玉兰
其他文献
简单介绍了HPA型化合物的组成和制备方法,概述了HPA型化合物的结构和特性,着重阐明了HPA型化合物的功能和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药固体制剂物料的输送方式及其选择原则,对如何根据不同的工艺流程采取最合适的物料输送方式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