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6年,由父亲领衔,率上海京剧团赴苏联访问演出。我有幸作为随行人员,随父亲一同去,照顾他生活。
那时京剧出国演出相当多,但剧目往往是猴戏(如《闹天宫》)、武戏(如《三岔口》、《泗州城》),一般的文戏怕外国人看不懂。
这回赴苏,也有武戏,但父亲带去的都是文戏。其中一出是《打渔杀家》,一出是专程到杭州向浙江省苏昆剧团学习,赶排出来的昆曲《十五贯》。
这两出文戏在苏联演出以后,那里的观众,不论是文艺界的同行,还是普通的人民,都看懂了。一些文艺界的同行说:原来以为中国的京剧不过是锣鼓加上武功技巧,现在终于看到了京剧的全貌。
父亲和“上京”在那里受到热烈、隆重的接待。许多国家领导人都来看演出,并且在戏结束后上台表示祝贺。演出的日程排得满满的。父亲的嗓子越唱越好。但是有一点:他常会忘词,不过他补救的本事也大,不但能立即补救过来,还让台下的观众不觉得、看不出来。父亲的老搭档之一的刘斌昆就说过这样的笑话:跟他(我父亲)唱戏,要有本事在他忘词的时候跟着他转出去,再转回来。
“上京”在苏联还有一个小插曲。
他们到苏联去,以及在苏联国内旅行,都是坐火车,而不是乘飞机。苏联的火车进站离站,不像我们国内,都要敲钟鸣笛,而是静悄悄进站,又静悄悄地开走了。团里有一名工作人员,到了中途站,穿着睡衣、拖鞋,只披了件大衣,下车去站台上活动活动,看见厅内有壁画,就进去看一看。没想到出来一看,站台边空空,火车已经开走了。他急得什么似的,苏联人围过来,他又不会俄语,穿着睡衣、拖鞋,又难看,又冷。他也顾不得了,一边写“中国”两个字,嘴里念叨着:“莫斯科!”一边两手做翅膀的样子,指着火车开走的方向,意思是要乘飞机赶上去。苏联人民非常友好,并且弄懂了他的意思,果然买飞机票把他送到了目的地。他到时,火车还没有到,结果他还到火车站去迎接全团的大队人马。
访问演出圆满结束,回到国内。转过年,到了1957年,大鸣大放,号召向党提意见。我们家的亲戚来劝父亲响应党的号召,给党提意见。我们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也劝父亲这样做。没想到父亲发火了,他说:“我对党没有意见!”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父亲发这么大的火。
(作者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那时京剧出国演出相当多,但剧目往往是猴戏(如《闹天宫》)、武戏(如《三岔口》、《泗州城》),一般的文戏怕外国人看不懂。
这回赴苏,也有武戏,但父亲带去的都是文戏。其中一出是《打渔杀家》,一出是专程到杭州向浙江省苏昆剧团学习,赶排出来的昆曲《十五贯》。
这两出文戏在苏联演出以后,那里的观众,不论是文艺界的同行,还是普通的人民,都看懂了。一些文艺界的同行说:原来以为中国的京剧不过是锣鼓加上武功技巧,现在终于看到了京剧的全貌。
父亲和“上京”在那里受到热烈、隆重的接待。许多国家领导人都来看演出,并且在戏结束后上台表示祝贺。演出的日程排得满满的。父亲的嗓子越唱越好。但是有一点:他常会忘词,不过他补救的本事也大,不但能立即补救过来,还让台下的观众不觉得、看不出来。父亲的老搭档之一的刘斌昆就说过这样的笑话:跟他(我父亲)唱戏,要有本事在他忘词的时候跟着他转出去,再转回来。
“上京”在苏联还有一个小插曲。
他们到苏联去,以及在苏联国内旅行,都是坐火车,而不是乘飞机。苏联的火车进站离站,不像我们国内,都要敲钟鸣笛,而是静悄悄进站,又静悄悄地开走了。团里有一名工作人员,到了中途站,穿着睡衣、拖鞋,只披了件大衣,下车去站台上活动活动,看见厅内有壁画,就进去看一看。没想到出来一看,站台边空空,火车已经开走了。他急得什么似的,苏联人围过来,他又不会俄语,穿着睡衣、拖鞋,又难看,又冷。他也顾不得了,一边写“中国”两个字,嘴里念叨着:“莫斯科!”一边两手做翅膀的样子,指着火车开走的方向,意思是要乘飞机赶上去。苏联人民非常友好,并且弄懂了他的意思,果然买飞机票把他送到了目的地。他到时,火车还没有到,结果他还到火车站去迎接全团的大队人马。
访问演出圆满结束,回到国内。转过年,到了1957年,大鸣大放,号召向党提意见。我们家的亲戚来劝父亲响应党的号召,给党提意见。我们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也劝父亲这样做。没想到父亲发火了,他说:“我对党没有意见!”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父亲发这么大的火。
(作者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