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父亲一同访苏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llsful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6年,由父亲领衔,率上海京剧团赴苏联访问演出。我有幸作为随行人员,随父亲一同去,照顾他生活。
  那时京剧出国演出相当多,但剧目往往是猴戏(如《闹天宫》)、武戏(如《三岔口》、《泗州城》),一般的文戏怕外国人看不懂。
  这回赴苏,也有武戏,但父亲带去的都是文戏。其中一出是《打渔杀家》,一出是专程到杭州向浙江省苏昆剧团学习,赶排出来的昆曲《十五贯》。
  这两出文戏在苏联演出以后,那里的观众,不论是文艺界的同行,还是普通的人民,都看懂了。一些文艺界的同行说:原来以为中国的京剧不过是锣鼓加上武功技巧,现在终于看到了京剧的全貌。
  父亲和“上京”在那里受到热烈、隆重的接待。许多国家领导人都来看演出,并且在戏结束后上台表示祝贺。演出的日程排得满满的。父亲的嗓子越唱越好。但是有一点:他常会忘词,不过他补救的本事也大,不但能立即补救过来,还让台下的观众不觉得、看不出来。父亲的老搭档之一的刘斌昆就说过这样的笑话:跟他(我父亲)唱戏,要有本事在他忘词的时候跟着他转出去,再转回来。
  “上京”在苏联还有一个小插曲。
  他们到苏联去,以及在苏联国内旅行,都是坐火车,而不是乘飞机。苏联的火车进站离站,不像我们国内,都要敲钟鸣笛,而是静悄悄进站,又静悄悄地开走了。团里有一名工作人员,到了中途站,穿着睡衣、拖鞋,只披了件大衣,下车去站台上活动活动,看见厅内有壁画,就进去看一看。没想到出来一看,站台边空空,火车已经开走了。他急得什么似的,苏联人围过来,他又不会俄语,穿着睡衣、拖鞋,又难看,又冷。他也顾不得了,一边写“中国”两个字,嘴里念叨着:“莫斯科!”一边两手做翅膀的样子,指着火车开走的方向,意思是要乘飞机赶上去。苏联人民非常友好,并且弄懂了他的意思,果然买飞机票把他送到了目的地。他到时,火车还没有到,结果他还到火车站去迎接全团的大队人马。
  访问演出圆满结束,回到国内。转过年,到了1957年,大鸣大放,号召向党提意见。我们家的亲戚来劝父亲响应党的号召,给党提意见。我们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也劝父亲这样做。没想到父亲发火了,他说:“我对党没有意见!”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父亲发这么大的火。
  
  (作者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其他文献
2011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作文题:我们曾关切蚂蚁王国的命运,猜想浩翰宇宙的奥秘,还有堆沙、玩水、痴想……纯粹而真实。少年的心里住着童心,不经意间,你会发现枝头的花儿在匿笑,墙角
诗是山,沉稳;词是水,灵动;美文是流动的风景,让人沉醉。你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怎样的一种惬意呀!刘禹锡果然不同。就凭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莫道不消
急性脑卒中的致残率文献报道高达70%~85%,所致的残疾非常复杂.复习有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总结急性脑卒中的致残特点,以指导康复训练流程,最大限度的预防残疾或减轻致残程度。
我们从小学接触作文开始,最早写的就是记叙文,一直到初中,我们还是不断地在写记叙文,记叙文可以分为写人记叙文和叙事记叙文,怎样才能写好一篇写人记叙文呢?
“这个想法可以考虑”    20多年前的一天,香港东方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爱国同胞刘浩清先生的老伴孔爱菊回家后半晌无语,刘先生有些不解,便上前询问:“怎么,不舒服?”“不是。”老伴摇摇头。“那为啥一言不发?”老伴叹了口气说:“今天去医院听说香港不缺少女秘书,只缺高级护理人员,缺少高级护士。”“那也不至于不说话吧?”刘先生还是一头雾水。  “我在回家的车上想,要是能办个培养高级护理人员的学校岂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