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7-075-01
一、理清课程标准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关系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我们要时刻牢记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这是课程价值取向定位问题。二是面向每一位学生。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课程目标所确定的都是新世纪我国国民的最基本素质。三是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是知识的容器。
二、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都要给予肯定,使学生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并产生成功的自豪感。
如结合时事我们曾经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
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进行的震惊世界的长征,实现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谱写了我们党、军队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壮丽篇章。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培育的伟大的长征精神,一直是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和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2)请你回忆一下,分别写出一篇在小学或初中阶段的语文课本中学过的有关长征时期的文学作品名称和曾经观看过的一部反映长征时期的影视作品名称。
(3)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青少年应当如何弘扬长征精神?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今天我们纪念红军长征,就是要缅怀革命先辈的不朽功勋,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利益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创造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同学们在学习中要做到乐观开朗、自强自信、遇到困难不气馁,不退缩,如考试失败后不能心灰意冷,要善于找到差距,弥补不足,争取成功;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坚持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使自己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只要观点正确,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三、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新型课程思想
初中思品新课程标准下新型的初中思品课堂应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师生间的合作、探究与创新。在教学中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如果只是教师的单边活动,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这种做法可能就是无效的,就是与新课标背道而驰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任务,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进步。
在教八年级上思想品德第3课——优良的意志品质一课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创新型试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不由自主地为自己的不努力而找借口,如“我还年轻”、“我运气不好”、“我是女生”、“我家境一般”等等。但是这些能成为失败的理由吗?
“我还年轻”——“哈佛女孩刘亦婷”、“青年首富楷模李泽楷”不也年轻?
“我运气不好”——偶然的机会会给人们带来一时的好运,但更重要的是,成功要我们自己去把握机会,而“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我是女生”——吴仪、居里夫人不都是女性?
“我家境一般”——松下辛之助、比尔盖茨、洛克菲勒不都是靠自己的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而成功的?
设计讨论题如下:
(1)调查一下,在我们同学中还有哪些为自己的失败而找借口的。
(2)为自己找借口会造成哪些消极的影响?
(3)找借口实质上是只看自己劣势的表现,你认为怎样才能把劣势变成优势呢?
四、培养大纲要求的初中思品学科基本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能力。随着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初中思品教学将迎来更大的挑战。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视觉和听觉手段,例如:挂图、音像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课堂学习。
五、强化适用性的评价机制
评价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评价要真实、公正、可信,要客观记录和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及发展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评价应客观地记录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的成长发展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及发展中的不同需求和特点,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成绩。
关键词: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7-075-01
一、理清课程标准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关系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我们要时刻牢记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这是课程价值取向定位问题。二是面向每一位学生。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课程目标所确定的都是新世纪我国国民的最基本素质。三是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是知识的容器。
二、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都要给予肯定,使学生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并产生成功的自豪感。
如结合时事我们曾经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
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进行的震惊世界的长征,实现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谱写了我们党、军队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壮丽篇章。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培育的伟大的长征精神,一直是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和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2)请你回忆一下,分别写出一篇在小学或初中阶段的语文课本中学过的有关长征时期的文学作品名称和曾经观看过的一部反映长征时期的影视作品名称。
(3)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青少年应当如何弘扬长征精神?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今天我们纪念红军长征,就是要缅怀革命先辈的不朽功勋,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利益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创造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同学们在学习中要做到乐观开朗、自强自信、遇到困难不气馁,不退缩,如考试失败后不能心灰意冷,要善于找到差距,弥补不足,争取成功;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坚持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使自己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只要观点正确,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三、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新型课程思想
初中思品新课程标准下新型的初中思品课堂应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师生间的合作、探究与创新。在教学中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如果只是教师的单边活动,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这种做法可能就是无效的,就是与新课标背道而驰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任务,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进步。
在教八年级上思想品德第3课——优良的意志品质一课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创新型试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不由自主地为自己的不努力而找借口,如“我还年轻”、“我运气不好”、“我是女生”、“我家境一般”等等。但是这些能成为失败的理由吗?
“我还年轻”——“哈佛女孩刘亦婷”、“青年首富楷模李泽楷”不也年轻?
“我运气不好”——偶然的机会会给人们带来一时的好运,但更重要的是,成功要我们自己去把握机会,而“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我是女生”——吴仪、居里夫人不都是女性?
“我家境一般”——松下辛之助、比尔盖茨、洛克菲勒不都是靠自己的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而成功的?
设计讨论题如下:
(1)调查一下,在我们同学中还有哪些为自己的失败而找借口的。
(2)为自己找借口会造成哪些消极的影响?
(3)找借口实质上是只看自己劣势的表现,你认为怎样才能把劣势变成优势呢?
四、培养大纲要求的初中思品学科基本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能力。随着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初中思品教学将迎来更大的挑战。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视觉和听觉手段,例如:挂图、音像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课堂学习。
五、强化适用性的评价机制
评价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评价要真实、公正、可信,要客观记录和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及发展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评价应客观地记录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的成长发展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及发展中的不同需求和特点,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