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学生像种子,教育应“不违农时”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x249220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9月17日,秋高气爽,橙黄橘绿。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西充中学迎来了一群特殊的人——南充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官晓林,市教育局局长雷国林,西充县委组织部部长任毅,宣传部长杨平等。他们是来西充中学宣读校长任命书的,而这次,被宣布为校长的人正是杨明。随后的发言中,杨明没有过多的理念阐述,只是简简单单地做了表态:“校长不是官职,而是责任,我将用行动证明上级决策和全校教职工的选择是正确的。”
  有效课堂让教育“不违农时”
  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充人,杨明喜欢自称为“农民”,在他眼中,学生就像种子,教育就应该“不违农时”,适时松土、浇水、施肥、除虫等,因为这关系着种子能否茁壮成长。“正如一堂课,如果老师不顾学生的接受情况,不停地讲新知识,那学生又能接受多少呢?”
  2012年,西充中学的高中教育质量在高考后成绩出世后,似乎一下子“跌入谷底”,甚至很多乡镇中学都加入了对西充中学的鄙视链中。面对多少有些抬不起头的老师们,刚刚接任校长的杨明决定进行教学改革。为此,杨明提出了“有效课堂”想法。
  新课堂模式提倡探究式学习,要求教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因此,教师必须要有效利用课堂40分钟。为此,杨明甚至提出了一堂课要分为三个部分的想法:老师精讲知识点、学生自己寻找不足然后老师统一讲解、课堂练习巩固知识点。
  老师讲得好,不如学生学得好。围绕如何让学生学好,杨明感觉自己还需要改一改传统的评课方式。喜欢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杨明,结合自身多年的语文教育经验总结出了“九字箴言”:听(学)得懂、记得住、做得对。在杨明眼中,只有做到这个“九字箴言”,这堂课才符合有效课堂的标准,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得益于有效课堂的建设,西充中学全体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悄然发生了变化,课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提倡精讲多练,把学生的问题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同时,为深入推进有效课堂建设,杨明还要求有效课堂必须常态化展示,除特殊工作安排外,做到“周周有主题,天天有展示,节节有点评”。每周确定一个主题,如语文展示周、数学展示周等;每天必须有展示,将有效课堂落到实处;每节课必须有点评,学校成立专家组,每节展示课都必须到场听课评课,评课必须直击问题,如果没有达到有效课堂要求,讲课老师还需“回炉重造”,直到达到有效课堂标准。
  据了解,仅2015年,在西充中学有效课堂展示常态化活动中, 讲课教师达138人(次),听课教师达2793人(次)。学校课程改革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学校打造出的“有效课堂”成果斐然。如今走进西充中学的课堂,人们多会被新型的教学模式吸引。而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也不再被“填鸭式”地灌输知识,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合作探究能力提高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和创新,也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018年,高考结束,西充中学成绩再创新高,一本上线上线347人(比去年增加13人),二本以上上线1110人(比去年增加25人)。
  教育是一场修行
  从2012年的低谷,到2018年的历史性突破,杨明似乎带领西充中学打了一个完美的“翻身仗”。而这样的“胜利”的取得与其说是杨明的努力,不如说是他对“教育是一场修行”的深刻理解。
  1983年,从西充中学毕业的杨明,考进了西南师范学院。大学带给杨明的是欣喜又新奇,而从事教育似乎又在此时成为了杨明生命的必然。
  由于从小成绩就比较好,所以每当学校老师不在的时候,杨明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大家的“小老师”。从带领同学们读书识字,到担任班干协助老师维护秩序,对教师的认识就这样在杨明心中烙下了印记。等到大学实习的时候,杨明的实习课上得相当出色,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赞赏,这更增添了杨明要成为老师的信心。
  1987年,杨明毕业了,尽管他的成绩排名很是靠前,但杨明却没有选择重庆这样的都市,而是回到了家乡——西充县城,这样的选择让不少人“大跌眼镜”。而其时,杨明的脑子中除了为家乡教育出力外,也还有和心爱之人“长相厮守”的浪漫思索,甚至这一浪漫主义的举动一度在西充教育系统内成为人所共知的佳话。
  进入西充中学教书,杨明不断对自己默念,一定不能给母校丢脸。为此,面对“天之骄子”的荣誉,面对激烈的社会变革,当大多数人浮躁不堪之际,杨明却快速安心下来,坚定了自己“要做一名好老师”的信念。
  一毕业就要教两个班的语文课,同时还要担纲班主任,杨明初始的教学并无章法。好在杨明喜欢“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思维很快帮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观念:“语文教育其实就是了两个关键词:有趣和有用。有趣就是教学必须吸引学生;有用就是要适应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考试需求。”
  这样的观念指导下,杨明的教学从不先看教参书,而是先反复研读课文,当自己找到感觉后,再来和学生进行分享。这样的分享避免了教参书所带来的“套路”,而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同时,语文课堂上,经常涉及的名家名人,在解读的过程中,杨明肯定会加入许多有关该名家名人的趣闻轶事,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讲苏东坡的词,我会为学生讲述苏东坡的为人,他在艰难困苦中的豁达,让学生对苏东坡这个人有立体的形象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还将苏东坡与四川文化相结合,讲四川人如何才能成为顶天立地的人,怎样才能在自己的领域大放异彩。”杨明如是举例。
  当然,杨明在乡村学校中当“小老师”的做法也被他运用到了教学当中。比如,将学生进行分组,选择某一篇课文进行讲解,增加学生的学习动能,甚至在这样的尝试中,杨明还加入了“让学生自己做教案”的环节。
  经过杨明的一番努力,他所带的两个班的平均成绩很快就超过了诸多“老同志”,并在3年后取得了全縣第一,而这也更加激发了杨明对教育教学的热情。   随后,在1993年、1995年、1998年、2002年、2005年,杨明又连续多次获西充县高中教学质量评价语文科第一名。
  师生如朋友
  从毕业伊始成为班主任,杨明一直奉行“师生如朋友”的理念:“当师生之间成为朋友的时候,那个班一定会成为好班,而学生也都会成为好学生。”
  或许正是因为坚信“师生如朋友”,杨明的学生大多并不怕杨明。一次,学校开会,两个成绩很好的学生却偷偷在教室之中打扑克。当非常生气的杨明找到两名学生,准备狠狠地痛骂他们一顿时,学生却半开玩笑地对杨明说:“老师生气的样子一点都不可怕”。这一下逗乐了杨明,只得不了了之。
  杨明带的第一届学生当中,有一个学生异常调皮。其时,因为调皮,该生已经多次被其他班级及老师“拒之门外”。不过,尽管“没人要”,这个孩子的体育成绩却很不错。除此之外,该生也經常打架。几番了解后,杨明认为,这个孩子打架的原因很多时候是因为打抱不平,“调皮的学生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意识很坏的学生”。思来想去,杨明决定收下这个学生。让杨明欣慰的是,学生到了自己班上之后,表现大有改观,高中毕业就参了军,并在部队考取了陆军学院。一年,杨明带队到成都招聘,已经成为团长的学生请杨明等人吃饭。在吃饭的过程中,该生流着眼泪对杨明千恩万谢,感谢杨明当时收留了自己。甚至,学生还回忆起了,自己的一次作文,杨明给自己加了一个批语,鼓励自己成为一颗大树。而正是这句鼓励让该生感动异常,立志要成为“一颗大树”。听了学生的话,杨明不禁感慨:“原来老师不经意间就可以成就一个学生。”
  此外,还有一名学生也让杨明印象深刻。当年,这名叫小A的学生成绩其实很差劲,一度让学校老师怀疑他是否是冒名顶替才上的西充中学。不过,作为班主任,杨明却发现,这名学生尽管基础很差,学习却很刻苦。一次,小A在上英语课时,问了老师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让英语老师认为他有意作弄自己,并不耐烦地对小A训斥道:“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还读什么书?”谁知道,小A听了英语老师的训斥后,也不甘示弱:“你当英语老师,就该给学生解答问题。”双方的矛盾一下就爆发了。
  当天,英语老师就找到杨明,要求将小A从班上“赶出去”。杨明知道,“赶出去”根本不是解决方法。只得反复向英语老师求情,一边还对小A进行进行教育。可是小A却坚持认为自己没错,怎么都不道歉。杨明又好说歹说,才做通了小A的工作,结果英语老师虽然接受了小A的道歉,但却狠狠地扔下了一句“你考起大学,我手掌心给你煎鱼吃”。
  小A备受打击。杨明知道后,语重心长地鼓励小A:“努力,就是为了这口气。”结果,小A真的从此开始努力奋进,甚至连春节都不回家,留校努力学习。高考时,小A顺利进入了军校,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军官。
  1998年,教育教学业绩突出的杨明就任西充中学副校长,先后分管后勤及教学等业务,直至2012年,正式就任校长。
  以内涵发展促文化强校
  2018年,西充中学制定了《四川省西充中学高中教育质量再提升行动方案》,明确了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并力争2020年一本上线率达到或超过30%,本科上线率达到或超过70%;力争2023年一本上线率达到35%,本科上线率达80%。
  要实现这样的发展,走内涵发展的文化强校路线是必然之选。只是,在制定目标之前,杨明已经带领大家在尝试中前行了一段时间。
  作为南充市五所省一级示范高中之一,西充中学汇聚了来自各地的优秀教师,组成了拥有共同教育理念的战斗团队,让来自城市、农村不同家庭的孩子,都接受了全面的素质教育。
  “学校工作的根本是培养人,德育当然居于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杨明说道。而为推进德育建设,针对过去学校德育工作“重大节、轻小德”,“重说教,轻体验”,“重形式、轻参与”,“重理论、轻实践”的现实,杨明带领大家不断完善全员育人机制,对学生提出了“文明、智慧”的发展目标,并以教师的师德来引领学生的品行。在充分利用好稳定的德育基地的同时,学校以举办西充县德育工作现场会为契机来反思和改进学校德育模式:一是常规德育细节化,抓好“考风考纪”、“清洁卫生整治”、“文明风貌”、“学生干部大会”等各项切合实际并深受学生以及家长好评的常态化德育活动;二是主题德育序列化,分年级制定德育目标;三是德育实践科研化,以省级资助金立项课题为契机,重点抓好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四是家校共育网络化,学校定期对家长代表进行培训,每次培训由校长亲自主讲,让家长学会教育和配合学校教育,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素养,构建起“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学校的德育工作呈现出新的气象。全国教育科研实验先进学校、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学校、省校风示范校、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阳光体育示范校、省实验教学示范校……一个个荣誉,向西充中学飞奔而来。
  与此同时,杨明还力图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学生进步提供更多动能。近年来,西充中学以“发展好每一位教师”为目标,坚持内涵发展,通过梯队培养,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形成了具有西充中学特色的教师培养模式。
  此外,为了教学质量再提升,杨明还强化了集体备课。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根据学校安排组织研讨,确保活动时间和活动实效。 在备课过程中,强化监督检查,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全程参与备课过程并对集体备课进行管理。而为促进质量提升,发挥集体力量,反对个人英雄主义,从2018年开始,学校改革评价机制,对教学质量实行“捆绑式评价”,只评价到备课组,不评价到个人。
  “学校始终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多渠道快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杨明介绍,通过多层次、全覆盖、持续性的师资培养,学校培养了一支师德高尚、积极进取、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善于创新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其他文献
她是一位“90后”女孩,坚守在偏远山村的教学点,克服生活困难,为孩子们倾尽所能。任教期间,她的学生连续两年成绩学区最优,获得学区两次嘉奖。她的教学水平获得学生、家长、学区的一致认可。她是张军燕,被村民誉为当地 “有史以来最好的老师”。  教育心得  露天课堂下的“女汉子”  在通往文县天池的必经之路,有个叫桥头镇的地方,那里有位远近闻名的美女老师。之所以称她为美女老师,是她对孩子们的爱心和对教育的
说到爱好,其实我现在不是一个会对什么东西特别疯狂的人,但是生活中少了摄影,少了主持,少了篮球,总是感觉人生太寡淡,没有立体感。我从8年前读大二时开始接触摄影,经历过狂热期,也有过一段瓶颈期,甚至在瓶颈期时完全没有碰过相机。但是相机在,我就心安,没有相机,总觉得过得不踏实。刚开始对摄影很疯狂的时候,我也去影楼待过,学习美姿造型、服饰搭配,还有用光等等,拍的照片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这几年来总是感觉
2013年8月,我走进襄阳市晨光小学,开启我人生的新篇章——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教育生涯拉开序幕。然而我的内心是复杂的——忐忑、失落、迷茫。忐忑的是自己严重缺乏教育教学经验;失落的是自己作为北师大的学生,内心最低预期是教初中,却分到了小学,带着一帮心智不那么成熟的小孩;迷茫的是我今后的人生该往哪个方向努力,是做一个专业型研究性教师,还是走上教育管理之路。带着这些疑问我再次踏入了校园,只是这次我的身
他是人大附中的高考“功臣”,连续9年将500余名考生送进清华、北大,使人大附中高考语文成绩连年超越120分大关,让该校语文高考成绩在北京市遥遥领先;他是首都教育界的“金牌教师”,多次被央视等媒体相邀讲课;他是能与孩子心弦对准音调的知音老师,许多学生因他而改变。他叫于树泉,一个“为自己职业的神圣而自豪”的老师。  人的力量在心上  今天已经身为名师的于树泉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四十年前考学的那奋力一跃,
鉴于网络黑客入侵已成为国家安全的四大威胁之一,英格兰学校计划为青少年开设网络安全课程,培养在网络安全方面有特殊才华的年轻人。英格兰政府表示,目前网络安全是增长较快的行业,从业专家人数约5.8万,但招聘有相关技能的人才难度还是比较大。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将投资2000萬欧元开办网络安全课程。目前政府已为有相关资质的大学生提供基金。此外,政府还发布一项实习计划,旨在帮助雇主招聘对技术有特殊热情的年轻人
我读幼儿园的时候照过一张光着屁股坐在大木盆里洗澡的相片,每次我自己偷偷拿出来看的时候都会觉得十分搞笑,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希望其他人看到这张相片,所幸,在那一段时间里这张相片也没有人看到过!但是在今天,我还会有那么幸运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小时候没有手机,没有各种各样的群聊,没有如今这般便利的交流平台,所以我保住了自己的小秘密。但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群聊,同事群、同学群、家长交
我常利用放学前30分钟,和学生谈谈感触,说说时事,道道家常,扯扯班务;师生间倒也无拘无束,平起平坐,各抒己见。虽是随题而谈,收获却也不少。我把这种班主任工作形式,美其名曰:“周末聊天”。  一  周末到了,学生经过一周的紧张学习,应该放松一下了。我常利用放学前30分钟,和学生谈谈感触,说说时事,道道家常,扯扯班务;师生间倒也无拘无束,平起平坐,各抒己见。虽是随题而谈,收获却也不少。我把这种班主任工
寒假结束后,初三学生将面臨中考选科,即从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中选择3门参加考试。记者调查发现,准考生已经铆足了劲儿在假期冲刺,生物和化学科目的补习班人气最足,政治班响应寥寥。  101网校的数据显示,今年寒假,政治科目的学习量基本持平,历史的课程资源学习量同比提高了70%。这些数据从侧面说明,初三学生新学期选 考科目的偏好——首选的单个科目依次是生物和化学、物理、地理、历史,最
最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急诊室来了一个16岁的杭州初中生,说腹部疼痛,一直呕吐。经多次询问才确认了事件诱因,原来他早上与家人吵架,一气之下偷偷吞下一把药。对于此,家长表示十分后悔。  青春期让老师家长谈之色变,上述事件也恰恰提醒人们,这个年龄的孩子常常“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本期,我们继续邀请心理学专家探讨老师家长们该如何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将危机“点化”为机会,巧妙引导,促进其健康成长。
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昨日的谆谆教诲;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你们的微微笑纹。毕业不过几日,却仿佛千年已逝。闭上眼睛,一片黑暗中,却看见了阳光下我的济钢高中,我的同学,还有我的老师们。  班主任·英语·王书军老师  有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贯穿了我的高中三年,不期而遇又生生不息,名为“老王的微笑”。王老师眼窝深眼睛大,眉弓有力地撑起额头,鼻梁高挺,鼻尖稍有鹰钩般的犀利,嘴唇薄薄两片,微笑时仿佛世间回暖,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