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通》异体字训释指瑕

来源 :励耘语言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mk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字通》异体字训释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误认正字;不明正字;颠倒异体字之间的先后关系;将异体关系视为通假关系。从数量上来看,以误认正字与不明正字为多。
其他文献
佛教文献“形~”诸词有“讥讽、侮辱”义,其来源尚存争议。文章指出,“形”并非无实义的构词成分,也与“五形”“阴部”义无关。“形相/名/言”经由名词“容态”义——动词“
丰都汇南17号墓出土的陶盘,盘底刻有16字,内容为纪年和符咒,是道教遗物。陶文的书体风格,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文字相近似,很有时代性,值得研究。正确解析这件东汉陶盘,将为
本文以郑玄《三礼注》为对象,考察郑玄在"就原文字之声类,考训诂,捃秘逸"理论指导下所做的语词探源实践。郑氏的《三礼注》揭示了词源探求的"语音"钤键,归纳了一批语词命名的理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