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878253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振宁博士认为: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充分利用本学科的优势,积极创造条件,设置悬念,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正确评价学习效果等方法,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对于地理的学习,学生只有对地理产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地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把我的一些做法,写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和分享。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活,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有助于综合认识能力的提高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即使是刚学地理的学生,头脑中对地理知识的了解总有些“前科学概念”,其中包含了理解和误解。初中地理教材具有明显的生活性和实用性,学习地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和理解知识,而是为了实际应用。因此,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新教材中的活动篇、技能篇和研究性课题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搜集和比较有关资料,从中获取地理信息,培养地理能力。
  例如:“在商业中心布局研究”一例中,从地理环境(附近交通,居民点、竞争对象)到商业城内部商品结构的调查,都要由学生实地调查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怎样使用地图,怎样获得所需资料,如何与陌生人沟通等。而这些实践体验的宝贵之处就在于能帮助学生锻炼意志,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享受与他人成功交流的喜悦,由此逐步形成社会化的人格。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和思想情感上都会有进步和提高。
  只有通过我们精心设计地理情境,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实现地理教学的情感转移,学生将对地理学和地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产生出好的效果。
  二、运用文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地理教学枯燥无味,有些内容抽象难理解,我国的诗词文赋,历史悠久,从诗经楚辞汉赋,到三国两晋南北朝诗韵文,再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词,内容包罗万象,里面所包含的地理知识也非常丰富,在地理教学中,恰当的运用这些诗词文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地理知识具体化、简单化,可引用诗词文学来达到这一目的。
  在学习地球的形状时,我引用北朝民歌《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来说明古人“天圆地方说”是对地球的初步认识;张衡的“浑天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是我国人民对地球形状认识的一大进步,但“蛋黄”之状又不具体,不能科学说明地球是个“球形体”,又可用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加深学生对地球是个球形体的理解。
  三、通过恰当的评价用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正确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和集体主义精神。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回答问题、作业情况、考试成绩都应给予公正的评价。对一些较难理解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学生讨论时,教师应不断引导、及时总结,使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兴趣,达到稳定状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热爱学生,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创设情境、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每一根兴趣线,使他们乐于学、愿意学地理,这就是我们地理教学的成功保证。
  四、授之以渔,引导学生独立学习
  所谓独立地学习,是指学生离开教师,甚至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后也能学习。在地理教学中,是引导学生独立地学习,还是“抱着”学生学习,既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也是一个教学艺术的问题。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对我们教学思想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体现着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性活动,学习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的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作为教师关键是要立足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去探索。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有时,还要经过一段过程,使学生在设疑——质疑——释疑的几个反复中,逐步建立起正确的认识,要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经过自己的独立思维,要求自己想通,在学生感到自己无法解决矛盾时,教师再适时予以引导点拨,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设计题目时,题样的设计应该有一定的难度,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刺激智力发展的作用,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自行解决问题时,学生就能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例如:远洋航船上工作的爸爸给小强打来电话:“我们的轮船正停在这样一个地方:轮船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东侧为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请问船所在地的经纬度应是什么?让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解题过程,教师加以总结看看谁的最简便。这样学生就有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发挥自己的才能,不断探求新的知识;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教学艺术的表现还不止以上这些,实际上以上介绍的方法也包括了其他艺术形成和手段,如语言的艺术、板书的艺术等。一节课成功的教学,是各种艺术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真正的课堂教学艺术,应该是师生双方配合协调共同努力达到一种和谐、完美的教学境界,它必将产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临淮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过程不应当是知识的灌输过程,而应当是师生的交流过程,思维的碰撞过程以及情感的交互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够更有意义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本文以初中生物教学为例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情感教学;初中生物;教学;体现  情感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是有很重要作用的。教学过程不应当是知识的灌输过程,而应当是师生的交流过程,思维的碰撞过程以及情感的交互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够更有意义也更好
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听力水平不高,那么如何帮助中学生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本文就其听力障碍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  一、知识性障碍  1.语音方面。弱读、同化、连读、音素省略、不完全爆破。在英语连贯发音过程中,单词的发音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即很多单词说出后,与它们原来标出的音标不一样,这种发生变化的因素主要有音的弱读、同化、连读、音素的省略、失去爆破等。  弱读:正如我们在讲汉
介绍了SAP系统在上市企业的深化应用情况,分析了如何在开放性较好的SAP系统上进一步开发新功能提升工作效率,同时介绍了新功能的主要应用。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eepe
在农村经济系统中自发形成的地下金融体系,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但近年来各地农村相继出现的'非法集资'现象,则为农村经济地下金融活动敲响了警钟。因此,需要一分为
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颗瑰丽璀璨的宝珠。它们琅琅上口,意境优美,思想深刻,不仅能使学生开拓美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新大纲明确地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可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古诗的重要性。但由于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古诗的学习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个难点。因此,古诗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促进学生成长进步,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出发,把握学生语文基础、感知能力、情感爱好,创新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育围绕学情转,方法随着需求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英语既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也可以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实际,浅谈一下初中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查缺补漏,诱发兴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告知他们:基础不好的,可以经过本人的努力、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补好“缺漏”。以成功来诱发学生学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