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美学角度赏析不同译本的苏轼诗词翻译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198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词在中国文学长河中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中华人民精神文化的瑰宝。苏轼一生作诗作词无数,是后人不断学习和研究的榜样。本文以翻译美学为基础,以“三美”理论为导向,对苏轼名句的不同译本进行分析比较。
  【关键词】翻译美学;苏轼;“三美”;诗词翻译
  【作者简介】施栋宇(1996.1-),男,汉族,江苏南通人,现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张璐(1996.3-),女,汉族,山东威海人,现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一、引言
  中国诗词文化源远流长,苏轼一人“独领风骚上数百年”。其诗词不拘一格,时而旷达乐观,时而又婉约高远,又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独具一格,一个“美”字始终贯穿前后。苏轼诗词数量繁多,要理解其义已是不易,翻译更是一门难事。要想准确地译出诗词,首先要领会其含义,读懂作者情感,其次了解其结构,抓住韵律。本文选取苏轼诗词中经典名句的不同译本,结合美学,分析各个译本的优缺点,旨在选出最优译本以供学习。
  二、翻译与翻译美学
  何为翻译?即两种语言之间相互转变的一种行为。它既是一种社会实践,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进行再创造,以期达到忠实、通顺的原则。
  中国传统译论起始于1700年前的佛经翻译,在最初佛经翻译时期,支谦即认为翻译得“不美”,同时道宣也提出“风骨流便”,分别涉及了辞章美学及文艺美学,自此之后,翻译美学便慢慢地发展了起来。清末民初,我国杰出翻译家严复首推“信、达、雅”作为标准,强调翻译中的辞章美学。而后,不乏翻译大家推出自己的标准与原则,如林语堂、许渊冲等,他们把文学作品的美学作为了翻译追求的目标,这也为近代的翻译美学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何为翻译美学?即美学与翻译的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当代美学观点与翻译理论慢慢走到了一起。方梦之提出:“用美学的观点来认识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许渊冲先生也提出了“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这对于我们从美学的角度去研究詩词的英译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翻译美学视角下的诗词翻译
  “富贵不淫贫贱乐,万年千载一东坡”,可见苏轼在诗歌方面的造诣极深,相传先生一生作诗作词上万首,其中被人津津乐道的诗句也数不胜数。再看许老先生的“三美”论,不仅仅是一种翻译标准,更是很好地契合了诗歌翻译的理论,从意、音、形三方面指导诗歌,正所谓意美切合心境,将诗歌的内涵情感通过意美得以呈现,表达情感;音美符合听觉,唐诗宋词,于古代是用于吟唱和朗诵的,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其基本要素,在诗词中要注意压头韵和尾韵,同时平仄也颇有讲究。音韵在诗词也扮演着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宋词之中,讲究五声六律,发音也要注意轻重之分,可见其重要性;形美符合视觉,重视诗句的工整与对仗,唐诗以五言、七言诗为主,词又有中长调之分,多数上下句对仗工整。可见美学在诗词翻译中的重要性。相对应的,苏轼的作品也存在着很多译本。通过搜集材料,挑选出名句的多种翻译以学其精华。
  例1:诗句选自苏轼的《江城子》,词首短短两句话尽显悼念亡妻的断肠人的悲痛欲绝,蕴含着对妻子无尽的思念,被称为“千古悼亡之首”。单单是这首词的翻译就有十四种版本。本人选择了许渊冲先生的作品,他是翻译苏轼作品最多一位大家;其次还选取了杨宪益夫妇的翻译作品,他们的作品常常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国外作家选取了Burton Watson和Sam Hamill的作品,他们均是翻译苏轼作品较多的大家。
  原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许译:For ten long years the living of the dead knows nought.
  Though to my mind not brought, Could the dead be forgot?
  杨译:Ten years parted, one living, one dead;
  Not thinking, yet never forgetting;
  Burton:Ten years-dead and living dim and draw apart.
  I don’t try to remember but forgetting is hard.
  Sam:Ten years ago, you died. And my life ceased.
  Even when I don’t think of you, I grieve.
  这两句诗以意美见长,翻译时更应该翻译出作者的思念之情。许译中的“nought”在英汉大字典意思为:没有什么;无;不存在;不重要的;无足轻重的;恶劣的。且nought与brought、forgot形成押韵,虽意思符合,但显得太过牵强,结尾采用反问句式,强调作者难以忘怀的情感;杨译中parted与dead押韵,thinking与forgetting押韵,注重音美的同时却忽略了意美,“两茫茫”没有译出,着实可惜;Burton的译本中“dim and draw apart”来呈现离别之痛,表现出一种万般不舍之情,显得格外传神,将作者内心的苦楚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后半句采用了意译的手法,整句压头韵,更胜一筹。Sam的译本中“my life ceased”虽然表现出了作者的凄凉但似乎有点偏离原文,后半句也采用意译手法。整体而言,就这一名句,Burton的译本最为出色,在保持音美的同时,注重其意美,突然作者的内心情感。
  例2:诗句选自《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这是一首写景诗,赞叹了美轮美奂的绝妙风光,诗的后两句短短14字将西湖的婀娜多姿惟妙惟肖地呈现了读者眼前,令人不禁拍案叫绝。这两句诗被后人赞誉为“西湖定评”,可见其精妙程度。本人选取了许渊冲、林语堂和David Hinton的译本做分析。   原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浓抹总相宜。
  许译:The West Lake looks like the fair lady at her best,
  Whether she is richly adorned or plainly dressed.
  林译:Like to compare the West Lake to “Miss West,”
  Pretty in a gay dress, and pretty in simple again.
   David:I can’t help comparing West Lake to Lady West, her makeup;
  Just barely there or laid on thick: she’s exquisite either way.
  对于这一名句的翻译,以上三位大家对其主语的译法选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林语堂先生和David从第一人称视角入手,旨在通过突出“我”的想法来表现出诗句的意美,将美丽的西湖风光通过“我”的感想来感化读者,这样却弱化了诗句的韵味,颇为遗憾;许渊冲先生却从第三人称视角入手,不掺杂个人感情,无论是“淡妆”抑或是“浓抹”都适合,保持了原作含蓄的特点,将原作的中文情感带进了英语中,可谓是译得完美。
  例3:诗句 选自《水调歌头·中秋》,这首词是苏轼的另一篇得意之作,全词看似写景实则抒情,情景交融,作者将自己对兄弟的无限思念之情寓于皎皎明月之中,一实一虚,颇为出色。本人选取了许渊冲、林语堂和Burton Watson的译本做分析。
  原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许译:So let us wish that man. Will live long as he can!
  Though miles apart, we’ll share the beauty she displays.
  林译:I only pray our life be long,
  And our souls together heavenward fly! [8]121
  Burton:I only hope we two may have long long lives,
  may share the moon’s beauty, though a thousand miles apart.
  句中“婵娟”即“月亮”之意,而“千里”并不是一个具体化的长度单位,仅仅是泛指距离很远,在意美这一点,许渊冲先生就译得十分到位,“miles”对应“千里”,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原文的含义。Burton则具体化了“a thousand miles”,并不恰当;林语堂先生则选择了省译,与原文相比,少了那么一分情调。从音美而言,许渊冲先生采用了英诗的韵律规则,读起来富含韵律感,很是出色;林老先生则是选择了头韵[f]和尾韵[ai],读起来朗朗上口;而Burton则是选择采用自由体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充分体现了自由诗体的特色,也是别具一格。在形美方面,由汉语翻译成英语同时还要保证其字数对等是很难做到的,许渊冲和林语堂先生都做到了其精练的特点,译文也对照了原文的形式,很是出彩,而Burton的译文则是更符合西方诗歌的形式体裁。整体上,林语堂先生的译文更是潇洒,许渊冲先生的译文更为精妙,其形神都更加体现了翻译美学的特点,令人赞叹。
  四、结语
  诗词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部分,它记载着古人的精神世界,在古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苏轼又是其代表人物,他的词可谓为宋词史上的里程碑。本文以翻译美学为基础,以“三美”理论为导向,从意美、音美和形美三种角度入手,旨在分析学习各个翻译大家的优点,对于精妙的古诗词翻译,意美最为重要,首先要理解其义,选择一种方法表达出中心思想;其次,要注重“音”的朗朗上口和“形”井井有条,诗词是有一定的规矩的,做翻译也要注意到这一点,仅仅译出含义是远远不够的。翻译是一门学问,要想达到巅峰需要不断地学习与积累,一日三省,从前人那汲取经验,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许渊冲.唐宋词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公司,2007.
  [3]严云.从接受美学视角看苏轼词英译中的情感缺失[J].海外英语, 2017(16):91-92 98.
  [4]Watson, Burton. Selected Poems of Su Tung- p’o[M]. Washington: Copper Canyon Press,1994.
  [5]Hamill, Sam. Crossing the Yellow River: Three Hundred Poems from the Chinese[M]. New York: Tiger Bark Press,2000.
  [6]陆谷孙.英汉大词典(第2版)[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7]许渊冲.苏轼诗词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8]林语堂.东坡诗文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9]Hinton, David. Mountain Home: the Wilderness Poetry of Ancient China[M]. Washington, D. C.: Counterpoint,2002.
其他文献
【摘要】自十九大以来,深化产教融合的理念逐渐被职业学校接受和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英语的教学实践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改革。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中职院校及其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现代的工作岗位对中职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提高了不少。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培养综合能力更强的技术人才,中职院校应当加强高效英语课堂的建设,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结合产教融合的理念进行有针对性的
【摘要】微信是当下最受欢迎的一款聊天软件,其丰富的功能使得它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利用微信软件的便捷性、丰富性、实时性等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易接受,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信;高职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韦静(1986.07-),女,汉族,广西都安人,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本科,英语专业,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腾迅公司于2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逐渐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应用,在我国当代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已经逐渐普及到课堂中。多媒体教学技术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加大了英语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丰富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本文根据我国当代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教学;信息技术  【作者简介】坎曼丽·麦麦提,新疆工程学院基础
【摘要】初中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将多媒体这一辅助手段应用其中,可以充分地借助其声像并茂的特点,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活跃性、有效性,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探究了其的应用价值、应用路径等,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英语;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胡荣琼,贵州省都匀市第三中学。  前言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中国经济事业迅猛发展,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这对于翻译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涉及国家交流层面的外交口译。文化负载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外交口译中的难点所在。作为中国外交的重要载体,我国领导人的系列重要讲话较多地使用了文化负载词。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领导人近期系列重要讲话中的语句,剖析外交口译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旨在为外交口译工作者提供借鉴意见。  【关键词】外交
【摘要】在当今互联网 时代下,我国教育事业受到明显的影响,以往采用的传统教学方式开始面临一系列挑战,因此对中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对其实施改革调整。当前中职英语教学主要面向综合性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由此有效激发出学生们英语学习的兴趣,最终切实提升英语教学的水平。因此,在互联网 时代下,要求中职英语教学应当极大改革力度。为此,本文基于互联网 视角,探讨中职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可是在活动中,学生看似很投入,收获却并不大。这是因为在接连不断的活动中,学生的着眼点在“玩”而不是“学”。甚至有的课堂活动过于机械,学生根本无心参与。造成这些的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课堂活动设计需要更优化,设计适合学生用的活动,实际且有效。  【关键词】课堂教学;活动  【作者简介】韩玲,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
【摘要】情景教学法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谓情景教学,就是教师用语言及其他设备为手段为学生的语言交流创设形象化教学情景,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教学情景中,加深对英语的理解,促进学生英语实用能力的教学方法。在情景教学中,学生通过互动训练掌握英语知识、运用英语知识,提高了中职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本文就情景教学法的特点及作用进行了简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英语人才的需求量增加。依照全球化环境信息的发展要求,对国际人才的整体水平进行培养,重视英语培养国际人才的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课程标准。依照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新课标的情况,对英语教学实施改革,及时处理其中的不足之处,对英语信息化进行教学应用,满足整体英语教学综合技术水平的提升。本文将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信息化进行分析,判断高职高专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实际情況,以
【摘要】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动力,小学阶段学生刚接触英语,在初始阶段可能会感觉新鲜好奇,但是由于所学知识点不断增多。再加之英语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较为枯燥,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不断地减弱。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想提高英语课程教学效率,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能够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交流之中,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