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女权主义视域下《飘》中斯嘉丽人物形象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yc4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飘》产生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广受人们的喜爱与关注,小说中的主人公斯嘉丽坚强和勇敢的性格被读者称道。因为受到了时代以及家庭的双重影响,斯嘉丽在社会环境极具变化当中逐渐地从叛逆少女转变为资产阶级新时代女性的杰出代表。在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中,斯嘉丽身上所体现出的进取精神以及生存意识对于新时代的女性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系统论述了斯嘉丽女权主义形象的觉醒与体现,并探究了斯嘉丽女权主义意识对于现代女性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女权主义;斯嘉丽;《飘》
  作者简介:李芗苓(1976.6-),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2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西方掀起了女权主义运动,为女性正确政治、教育以及法律等方面的权益。在这个阶段,女性文学创作也开始进入了黄金阶段,很多优秀的女性作品与作家大量涌现。《飘》正是在这种潮流中产生的,一经发行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飘》中描述了战争中人们生活艰辛,描述了人们如何克服困难,重建家园。《飘》以南北战争为背景,主人公斯嘉丽是一个精明能干、头脑灵活的女性形象。斯嘉丽这一形象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南方淑女形象,在“艰难与狂暴”时代中不畏艰险,谋求生存,最终成为了生活强者。本文以斯嘉丽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探究女权主义的发展。
  一、斯嘉丽女权主義形象分析
  (一)斯嘉丽女权主义意识的觉醒
  斯嘉丽性格多变,不同性格之间有着鲜明的区别,非常的真实。正是由于这些特质本身存在对立的关系,使得她身上可以体现出独特的气质。故事发生于南北战争时期,随着南方家族的日益衰败以及战后重建工作的开展,斯嘉丽摒弃了南方淑女形象,不顾一起地追求爱,敢爱敢恨。为了生活,她不顾贵族消解的风度,勇于承担了照顾家人的重任。面对困难,她从来没有选择过逃避和退缩,而是为了她脚下的土地而奋不顾身。她执着于自己的爱情,蔑视所谓的传统,从来不循规蹈矩,向传统的婚姻观念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她坚持自身对于婚姻的自主选择权,冲破家人的阻挠,无视舆论压力,追求自身的幸福。斯嘉丽摆脱了传统习俗对于女性婚姻角色的定性,勇敢的反抗传统力量,追求解放与独立,体现出了女权主义精神的觉醒。
  婚后,斯嘉丽并没有像其他女性那样相夫教子,反而做起木材生意,追求属于自己的事业。她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同时也经历了自主奋斗与创业,逐渐成长为成熟而又性格多变的女性。她在嫁给瑞德以后,尽管心里依然放不下艾希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地爱上了瑞德,尽管她自己没有意识到。直到最后她才发现,其实最爱的人是那个长期陪在自己身边的瑞德,但是为时已晚。即便如此,斯嘉丽也没有沉沦,这也从一定层面上体现出了斯嘉丽性格的完整性。不管是在精神层面,亦或是在物质层面,她都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值,使用自己所能够获取的资源,坚持自身独立地位。
  (二)斯嘉丽女权主义意识的体现
  除了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以外,很多女权主义支持者同时也致力于对性别不平等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推动妇女利益、权利以及议题,总而言之是实现全人类的男女平等。这和斯嘉丽本身的女性意识相符。在《飘》当中,斯嘉丽本来是在南方种植园中长大的,受到了相关文化的烘托,被认为是南方的淑女,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其人生观以及世界观都是在旧的传统文化下产生的。可是当斯嘉丽面对资产阶级以及南北战争冲击的时候,在塔拉庄园受到袭击的时候,却体现出了和其他淑女所不同的对抗姿态,在困境当中,他勇敢的进行抗争,这种抗争而又独立的精神不单单超越了自我,同时也超越了旧社会中对于女性特有的定位,其表现出了相对较强的自我认知,体现出了女性特有的魅力与勇气。总体来说,其女权主义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传统观念的反抗。小说所描写的南北战争时期,女性被看做是布娃娃,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由于自身娇弱,这就产生了恶性循环。人们在斯嘉丽的耳中不断的灌输女性智慧,人们要求她具备女性的美德,如何保持容貌、如何保持美丽,如何做才能够更加的端庄,这导致了他丧失了传统女性气质,逐渐沦为布娃娃。可是,斯嘉丽表现出了对于这种传统观念的抗争,在黑人妈妈题型她要保持淑女形象,在公众面前少吃东西的时候,她表现出了满不在乎。她更加不顾传统礼教约束,向艾希礼表达爱意,大胆的表白,袒露感情。她同时也有别于其他的女性,对衡量女性的标准进行无情的践踏。她充满了好奇心,同时也具有开拓精神,其独特的特征也成为了女性主义重要代表。
  其次,对男权主义的抗争。斯嘉丽不仅不温柔,同时也不够善良,她不屈从和谄媚任何人。因此,对于传统观念而言,她既不是好妻子,也不是一个好母亲。总而言之,她并非是理想意义上的家庭主妇。在那个年代,顺从、忘我才是家庭主妇应该遵循的品质,斯嘉丽不应该以获得他人的认可为别人服务,她应该保持无私奉献的品质。她需要保证丈夫工作回家以后,能够找到慰藉。但是斯嘉丽始终想要彻底摆脱家庭束缚,取代丈夫的角色,不断地创业,她愈发的冷酷,为了可以卖出更多的木材,她在北佬提包客的面前会装的妖娆妩媚、楚楚动人,然后采用打折处理的价格出售木材,还雇佣了犯人劳动。她做生意的无畏胆识以及种种的手段绝不比任何人逊色,他不愿意受到男性世界的支配,追求冒险与独立,同时具备极强的事业心。
  二、斯嘉丽形象对现代女性启示
  《飘》中所描绘的斯嘉丽形象尽管存在人性弱点,可是她应对困难使用的果敢、勇气和自强自立精神对读者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她身上所影射出的独立人格与进取精神对于现代女性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以及借鉴作用。斯嘉丽身上品格、人格及其用自身的力量掌握命运的态度,使得读者能够看到典型女性形象的人格魅力。
  当前,社会竞争异常激烈,人们所承受的压力也不断加大。社会环境的变动会导致人们在工作与生活中会面临很多的困难。对于现代女性来说,他们当生活遇到不如意或者是坎坷的时候,因为自身抗压能力较弱,通常会丧失继续生活的勇气,心里感到迷惘。斯嘉丽当处于残酷战争的时候,即便是生活再困苦,她也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丝毫没有退缩,而是利用抗争精神面对生活的障碍以及困难,并且努力凭借着自身的力量掌握命运。斯嘉丽身上散发出来的竞争观念、生存意识和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念对于现代女性有着一定的激励作用,同时也是现代女性勇敢面对生活坎坷与困难的精神财富。
  作者使用写实的笔调塑造了处于动荡环境当中的经典女性形象。作为典型美国精神的代表,在动荡社会中,积极进取、勇敢坚毅等品质对于现代女性也会产生启发作用,为现代女性提供了借鉴以及学习的榜样。作者通过对斯嘉丽崇拜金钱、执著于爱情的描写,体现出了实现自身梦想、努力奋斗的价值理念。此外,斯嘉丽同样也是生活当中的强者,她可以利用乐观、积极的态度迎接生活挑战,解决生活困境,体现资产阶级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三、结语
  当前,妇女们的女权意识逐渐的觉醒,女性角色不再成为父系社会当中的受害者。在一定意义上,现代女性更加的开明,他们在情感以及婚姻生活当中更加的活跃,追求尊重、平等,并且有着独立空间。除此之外,现代女性有着自己的爱情,能够在复杂的世界当中捍卫精神领地。当今女性逐渐的撑起了半边天,是命运的主宰。从《飘》主人公斯嘉丽的形象上,现代女性能够获得启发,女性意识也要逐渐发展,而不是一味地停滞不前。
  参考文献:
  [1]程珊.逆境中的典型女性形象探析——以《唐顿庄园》中的玛丽和《乱世佳人》中的斯嘉丽为例[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26(01):117-120.
  [2]宋昕.原型批评和女性理论视阈下《飘》中斯嘉丽的女神、女巫和女性意象[J].语文建设,2016(27):63-64.
  [3]王玲玲.从浪漫到现实的蜕变——小说《飘》中女主人公性格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2):3-4.
  [4]徐冰冰.当我和世界不一样——浅析斯嘉丽的自我认知过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9):74.
  [5]李素芬.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分析《飘》中女主人公斯嘉丽的命运[J].名作欣赏,2013(27):49-50.
  [6]徐彦.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浅析《飘》中斯嘉丽形象的塑造[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04):104-107.
  [7]韩阳.小说《飘》中主人公斯嘉丽的反叛精神解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12):65-66.
其他文献
摘 要:《诗经》是一部古老的诗歌总集,它是我国古典文學的源头。通过《孔子诗论》和《论语》的解读能更清楚的了解其中的诗乐教化思想。  关键词:《孔子诗论》;《论语》;礼教思想  作者简介:刘岩(1994.10-),汉,女,黑龙江省绥化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古希腊神话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神话的比较研究》NJSY16287。  摘 要:在我国北方神话故事里动物的图腾形象十分的突出,其中因地域环境与社会因素导致各民族的动物图腾具有多元化的性质,并表现出十分明显的神力主题。而各民族因神话因素领导了动物图腾的发展演化,其中也对我国的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少数民族;神话动物图腾;文学影响  作者简介:李晓
摘 要:曹操诗歌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重点作品,主要原因在于曹操詩歌具有鲜明的创作特色,在诗歌中不同对象所表现的情感有所不同,极具学习与探究价值。本文主要就曹操诗歌中的情感表达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对大家了解曹操诗歌有所裨益。  关键词:曹操诗歌;情感表达  作者简介:肖卓娅(1978.8-),女,汉,贵州威宁人,本科,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
HLA-G分子是一种非经典HLA-Ⅰ类抗原,相对于经典的Ⅰ类抗原,它的组织分布非常局限,具有有限的多态性.它的表达调控与经典Ⅰ类抗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HLA-G基因内经典Ⅰ类基因反式活化的3个主要元件增强子A、ISRE和SXY均发生变异,导致NF-κB、IRF1、CⅡTA介导的反式激活途径对HLA-G基因不能发挥作用.最早在母胎界面发现存在HLA-G分子表达,它可以与NK细胞和CTL表面相应的杀伤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住房日益成为人们生活所不可所缺的必需品,“住房作为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必需品,人人都应享有合适的住房设施”的观点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共识,拥有一套属
摘 要:香菱是推进《红楼梦》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人物。本文闡述了香菱的人物形象,通过带动人物出场、凸显封建背景以及塑造纨绔公子三个方面探讨了香菱人生中的悲剧意义,目的是进一步解读《红楼梦》中香菱一角色,引起对封建社会女子悲情命运的深入解读。  关键词:红楼梦;香菱;人物形象;悲剧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1  引言
摘 要:《无声告白》是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该作品讲述了一个混血家庭在美国社会所经历的种种困境。本文试运用福柯的权力理论从社会中的种族和性别以及家庭两方面对其分析,找到所处困境的原因。  关键词:权力理论;困境;《无声告白》  作者简介:聂淑欣(1993-),女,汉,吉林省长春市人,吉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