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方法选取2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超声结果,将其分为动脉硬化组(n=201)和非动脉硬化组(n=81),监测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和心电图,观察两组血压,并计算两组的心率变异性相关性指标。
结果动脉硬化组年龄[(60.2±5.2)岁]、体质量指数[(27.8±1.7)kg/m2]均显著高于非动脉硬化组的(56.4±7.1)岁、(26.2±2.3)kg/m2(t=4.98、6.43,均P<0.05);动脉硬化组高血压病程[(11.3±1.0)年]显著性长于非动脉硬化组的(8.6±1.1)年(t=19.93,P<0.05)。动脉硬化组24 h SBP、24 h DBP、dSBP、dDBP、nSBP、nDBP均显著性高于非动脉硬化组(t≥6.10,均P<0.05)。动脉硬化组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分析指标5 min心搏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 h正常的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时段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两个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以及24 h内相邻两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个数所占的百分数(PNN50)分别为(105.7±5.1)ms、(96.8±12.5)ms、(41.4±8.5)ms、(28.5±4.7)ms、(10.2±3.1)%,均显著性低于非动脉硬化组的(127.3±4.8)ms、(139.0±13.4)ms、(48.2±7.3)ms、(34.9±5.0)ms、(13.7±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6,均P<0.05)。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动脉硬化有明显的相关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血压调节能力下降,因此心率变异性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情及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