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98例观察对象选自我院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按随机余数法进行分组,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优质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方法,以血糖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接受优质护理后,优质组各项血糖值指标皆要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常规组患者(P<0.05),生活质量评分也要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血糖控制上有着显著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优质护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1-091-01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病症,直接严重影响到患者正常代谢,同时会诱发诸多种并发症,病情发展严重可致患者出现失明、失禁的症状,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1]。临床对糖尿病的治疗并无特效药物,大部分患者都是以长时间用药为前提来控制血糖,同时有效的护理干预举措也更有益于维持患者血糖值的稳定。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98例观察对象选自我院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按随机余数法进行分组,2组分别是常规组和优质组,每组患者皆为49例。常规组中男性31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范围从42岁到73岁,平均年龄57.6±4.5岁,病程最短的是3年、最长的是16年,平均病程是10.2±1.1年;优质组中男性33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范围从45岁到76岁,平均年龄58.4±4.7岁,病程最短的是2年、最长的是15年,平均病程是9.6±0.8年;上述基本资料的数据比较上,差异不大,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患者在院期间,除了接受常规治疗之外,还应做好对患者糖尿病知识的宣教、饮食护理、用药指导、生活指导等常规护理。
1.2.2 优质组
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予以本组患者优质护理,具体内容为:①建立优质护理小组:委派经验丰富的护师为组长,选择5名能力强的护士作为小组成员,每名护士相應的负责3例或者是4例患者,承担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这一过程的护理工作任务,包括病情的评估、心理辅导、常规护理、专科治疗以及出院指导等等。要求护理人员要向患者提供安全、专业、规范、全面以及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与和谐的住院环境,使其心理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②全程优质护理:使护理工作密切配合专科治疗,为患者制定个体性的饮食计划,合理控制患者的饮食。通过帮助患者泡脚、洗头等生活护理,对患者目前的身体情况、疾病情况和精神状态等方面进行掌握,并及时更改治疗方案。密切观察患者日常体征,预防糖尿病足、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对责任护士的护理职责和护理范围进行明确,保证护理人员能以高度的责任心来向患者提供护理服务;除常规宣教外,还应进一步做针对性、优质的宣教,比如注意个人卫生、心理调节和并发症预防的重要性与相关内容等;③注意细节:在优质护理服务中要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基本思想,并尽量将护理服务落实在具体的细节上,比如说在病区设立杂志、便民箱和糖尿病知识手册等,保证住院有人指导、检查有人陪同、取药有人帮助、出院有人办等各项环节的优质护理服务。
1.3 指标评估
以血糖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使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2]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 数据统计
将SPSS17.0统计学软件应用于对98例患者治疗结果指标的分析核算,计量资料如血糖水平用(x±s)表示,组间比较检验用t阐述表达,无论哪一指标均为P<0.05均能突出实验价值。
2 结果
2.1 比较护理后组间患者血糖值变化情况
当接受优质护理后,优质组各项血糖值指标皆要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常规组患者,差异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护理前后组间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常规组生活质量稍见改善(P>0.05),优质组改善明显(P<0.05);可见护理后优质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要比常规组高(P<0.0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优质护理是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进行优化、完善的一种护理方法[3],常规护理从整体上来看并不具很好的计划性、系统性,形式较为简单[4],而优质护理更强调规范、专业、系统的护理,通过全程、细节的优质护理实施,帮助患者把握疾病认知、自我监测和并发症预防等各方面内容,促使其生活质量提高[5]。从本次研究的护理效果上来看,接受优质护理后,优质组各项血糖值指标皆要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常规组患者(P<0.05),生活质量评分也要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可见,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血糖控制上有着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丽珍,牛秀伟.优质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17(23)3676-3677.
[2]张秀玲.社区糖尿病合并低血糖实施优质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34(25):325-326.
[3]李琴.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和效果[J].中外医疗,2015,34(27):138-139,149.
[4]张金凤.优质护理在提高糖尿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4):93-94.
[5]罗小娟.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230-231.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优质护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1-091-01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病症,直接严重影响到患者正常代谢,同时会诱发诸多种并发症,病情发展严重可致患者出现失明、失禁的症状,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1]。临床对糖尿病的治疗并无特效药物,大部分患者都是以长时间用药为前提来控制血糖,同时有效的护理干预举措也更有益于维持患者血糖值的稳定。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98例观察对象选自我院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按随机余数法进行分组,2组分别是常规组和优质组,每组患者皆为49例。常规组中男性31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范围从42岁到73岁,平均年龄57.6±4.5岁,病程最短的是3年、最长的是16年,平均病程是10.2±1.1年;优质组中男性33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范围从45岁到76岁,平均年龄58.4±4.7岁,病程最短的是2年、最长的是15年,平均病程是9.6±0.8年;上述基本资料的数据比较上,差异不大,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患者在院期间,除了接受常规治疗之外,还应做好对患者糖尿病知识的宣教、饮食护理、用药指导、生活指导等常规护理。
1.2.2 优质组
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予以本组患者优质护理,具体内容为:①建立优质护理小组:委派经验丰富的护师为组长,选择5名能力强的护士作为小组成员,每名护士相應的负责3例或者是4例患者,承担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这一过程的护理工作任务,包括病情的评估、心理辅导、常规护理、专科治疗以及出院指导等等。要求护理人员要向患者提供安全、专业、规范、全面以及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与和谐的住院环境,使其心理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②全程优质护理:使护理工作密切配合专科治疗,为患者制定个体性的饮食计划,合理控制患者的饮食。通过帮助患者泡脚、洗头等生活护理,对患者目前的身体情况、疾病情况和精神状态等方面进行掌握,并及时更改治疗方案。密切观察患者日常体征,预防糖尿病足、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对责任护士的护理职责和护理范围进行明确,保证护理人员能以高度的责任心来向患者提供护理服务;除常规宣教外,还应进一步做针对性、优质的宣教,比如注意个人卫生、心理调节和并发症预防的重要性与相关内容等;③注意细节:在优质护理服务中要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基本思想,并尽量将护理服务落实在具体的细节上,比如说在病区设立杂志、便民箱和糖尿病知识手册等,保证住院有人指导、检查有人陪同、取药有人帮助、出院有人办等各项环节的优质护理服务。
1.3 指标评估
以血糖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使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2]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 数据统计
将SPSS17.0统计学软件应用于对98例患者治疗结果指标的分析核算,计量资料如血糖水平用(x±s)表示,组间比较检验用t阐述表达,无论哪一指标均为P<0.05均能突出实验价值。
2 结果
2.1 比较护理后组间患者血糖值变化情况
当接受优质护理后,优质组各项血糖值指标皆要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常规组患者,差异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护理前后组间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常规组生活质量稍见改善(P>0.05),优质组改善明显(P<0.05);可见护理后优质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要比常规组高(P<0.0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优质护理是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进行优化、完善的一种护理方法[3],常规护理从整体上来看并不具很好的计划性、系统性,形式较为简单[4],而优质护理更强调规范、专业、系统的护理,通过全程、细节的优质护理实施,帮助患者把握疾病认知、自我监测和并发症预防等各方面内容,促使其生活质量提高[5]。从本次研究的护理效果上来看,接受优质护理后,优质组各项血糖值指标皆要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常规组患者(P<0.05),生活质量评分也要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可见,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血糖控制上有着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丽珍,牛秀伟.优质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17(23)3676-3677.
[2]张秀玲.社区糖尿病合并低血糖实施优质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34(25):325-326.
[3]李琴.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和效果[J].中外医疗,2015,34(27):138-139,149.
[4]张金凤.优质护理在提高糖尿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4):93-94.
[5]罗小娟.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