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保证保险合同性质及相关法律问题的再探讨

来源 :保险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gh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2009年修订后的《保险法》明确规定财产保险业务包括保证保险,但并未对保证保险的内涵进行界定.理论界和实务界近年来倾向性的观点为保证保险合同的性质为保险,但并未完全形成共识.中国银保监会于近期下发了《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借此契机,基于保险法原理,本文对保证保险合同的法律性质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保证保险在我国现行《保险法》上具有法定地位,符合我国《保险法》对保险的定义和保险合同构成要件;保证保险合同具有独立性,被保险人享有独立请求权;保证保险为法定财产保险重要险种之一,与保证合同有本质区别.对于实践中不尽规范的保证保险业务,应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依据合同的内容,确定民事法律行为和民事法律关系之本质,并据此确定应适用的法律.最后,剖析了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以及与保证保险合同的关系等理论问题,以期对保证保险业务开展和纠纷解决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立法以基本养老保险财务与财政独立为基本准则,在此基础上通过保险财务的运作达成保险待遇的持续给付.然而,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却背负着类似隐性债务的“外部
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数据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最活跃的生产要素.税收工作正凭借大数据技术不断走向精准化、智能化、科学化,但在运用大数据推进税收治理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