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齿苋属马齿苋科,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是我国古老的菜药兼用植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又名长命菜、五行草、瓜子菜、麻绳菜、五色苋、马食菜等。马齿苋以其丰富的营养、独特的药理作用以及菜药兼用特性,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将对马齿苋的开发利用进行相关研究。
关键字:马齿苋 化学成分 开发利用
一、马齿苋的化学成份研究
现代化学成分分析表明:马齿苋每100 g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3 g、脂肪0.5 g、碳水化合物3 g、粗纤维0.7 g、灰分1.3 g、硫氨素0.03 mg、核黄素0.11 mg、尼克酸0.7 mg、抗坏血酸23 mg、维生素E12.2 mg、胡萝卜素2.23 mg、α- 亚麻酸300~400 mg、钙85 mg、磷56 mg、铁1.5 mg。此外,还含有较多的去甲基肾上腺素、多巴胺、生物碱、香豆素、黄酮类、强心苷和蒽醌类等物质,具有调节、营养和治疗的功能,被称为“菜中之鱼”。
1.蛋白质与氨基酸
马齿苋干样中含蛋白质19.10 %,干样中所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总量为129.7 g/kg,其中天门冬氨酸38.9 g/kg,苏氨酸2.3 g/kg,丝氨酸6.3 g/kg,谷氨酸20.1g/kg ,脯氨酸4.1 g/kg,甘氨酸10.3 g/kg,丙氨酸8.5 g/kg,缬氨酸3.7 g/kg,蛋氨酸600 mg/kg,异亮氨酸1.0 g/kg,亮氨酸6.1 g/kg,酪氨酸1.0 g/kg,苯丙氨酸6.0 g/kg,组氨酸5.8 g/kg,赖氨酸700 mg/kg,精氨酸14.3 g/kg。
2.维生素和矿物质
新鲜马齿苋叶每100 g中含VC26.6 mg,VE12.2 mg,B-胡萝卜素1.9 mg,硫胺素0.03 mg,核黄素0.11 mg,尼克酸0.7 mg。马齿苋含有Na、K、Fe、Mn、Cu、Se、Ca、P等矿质元素。特别是K的含量非常高。为一般蔬菜含K量的10倍,其鲜品中含钾盐1 %,干品达17 %。
3.挥发油
马齿苋挥发油成分主要为芳樟醇(18.96 %)、亚麻酸酯(6.84 %)、3,7,11,15-四甲基-2-十六烯醇(13.55 %)、牛儿醇(9.04 %)、十七碳烷(8.53 %)等。
4.多糖类
马齿苋中多糖在9月初含量最高,可达11.06 %。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
5.有机酸类
马齿苋中低分子羧酸有丙二酸、柠檬酸、苹果酸、抗坏血酸、反丁烯二酸、琥珀酸、乙酸等等。N.E.Awadm在马齿苋中发现22种脂肪酸,鉴定其中17种。郭志峰等测定马齿苋全草中以亚麻酸(47.16 %)、亚油酸(22.00 %)及棕榈酸(17.40 %)为主,籽中以亚油酸(45.86 %)及亚麻酸(30.16 %)为主。邹耀洪采用2-氨基-2-甲基丙醇化学改良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鉴定出了马齿苋的1种脂肪酸,是由C16-C22脂肪酸组成,多不饱和脂肪酸总相对含量为70.64 %,其中9,12,15-十八碳三烯酸(亚麻酸)相对含量达50.08 %,还检出了植物中极少见的5,8,ll,14,17-二十碳五烯酸(EPA)和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6.儿茶酚胺类
马齿苋鲜品中含去甲肾上腺素,全草含左旋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以及多巴。J.Y.Zhang等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对马齿苋中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进行分离,并测定其含量。将马齿苋与FTTC(fluores2ceinisothiocyanate)避光条件下超声处理4h后,生成FITC衍生物,经毛细管区带电泳将NA和DA分离以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检测到马齿苋中NA含量为0.15%,DA含量为0.25%。
7.生物碱类
王仲英等采用索氏提取法对马齿苋中总生物碱进行了提取分离,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其进行了测定,以溴甲酚绿为显色剂,测得总生物碱含量(以咖啡因计)为2119mg/kg。
8.黄酮类
王莉等首次运用微波技术提取马齿苋总黄酮后,用比色法测定了总黄酮含量为5.79%。其中包括槲皮素、山奈素、杨梅素、芹菜素、木犀草素。
二、药理作用
马齿苋是常用中药,据南北朝《名医别录》、唐代《食疗本草》、明代《本草纲目》等古医书记载,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止痢”之功效。我国民间常用鲜马齿苋与水煎液来治疗急性肠炎、痢疾、腹泻等。马齿苋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称。现代药理实验证明了马齿苋的抗生效果;马慕英、俞佩芳先后对马齿苋的抗菌作用进行了研究,证明马齿苋的汁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8 种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现代医学还表明马齿苋有降血脂、抗菌消炎、增强免疫、抗衰老等作用。其药理作用如下:马齿苋含有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胰岛腺分泌胰岛素,调节人体内糖代谢。具有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稳定的作用。对治疗糖尿病有良效。
马齿苋全草含有较丰富的被称为α-亚麻酸的ω-3不饱和脂肪酸。这种物质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可预防血小板凝聚、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的形成,从而能有效地防治冠心病。
马齿苋富含的脂肪酸、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亚麻酸等,使它具有治疗、调节、营养三大功能。这些功能作用于人体,使之产生综合效应,祛病延年,去邪扶正。
马齿苋含有大量的钾元素,除了与钠元素共同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以外,高钾饮食具有一定降压效果,对心肌的兴奋性有重要生理效应,人体摄入适量的钾元素能降低高血压病中风率。
马齿苋含有丰富的铜元素。人体内游离铜是酪氨酸酶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食用马齿苋能增加表皮中黑色素细胞的密度及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酶的活性,是白癜风患者和铜元素缺乏而致须发早白患者的辅助食疗佳品。
马齿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 样物质,故能促进上皮细胞的生理功能趋于正常,并能促进溃疡的愈合。
马齿苋乙醇浸液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急性胃肠炎、尿道炎的防治,外敷可治疗痈肿疗疮,湿疹、甲沟炎、丹毒、蛇虫咬伤等。此外,马齿苋还有防治矽肺病的功能,对肺结核、淋巴结核、皮肤病、百日咳、钩端螺旋体、头癣、脚气等有疗效。
三、马齿苋开发利用
1.剂型开发
马齿苋应用于临床是一种较化学药品具有口感好、无毒副作用、来源广泛等优点。根据马齿苋的临床应用特点,如能开发出不同剂型的制剂,并规定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不仅确保疗效,而且还给临床用药带来很大方便。如将马齿苋水煎剂制成口服液,既保持了水煎剂易于吸收的特点,又克服了需临时煎煮、不易贮存的不足,改善了味感.增加了制剂的稳定性,使患者乐于服用。同样还可制成片剂、糖浆剂、栓剂、软膏剂、注射剂等。
2.食用开发
由于马齿苋对各种食品污染菌具有抑制作用,常食可预防菌痢预防冠心病;如能进行蔬菜、饮料、保健品和药膳的开发利用,不仅可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而且还可调剂和补充菜源,作为一种新型滋补药用的绿色食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利峰. 马齿苋—野生蔬菜中的保健珍品. 辽宁农业科学, 1997, 4, 56
[2]张兆洪, 孙美荣. 保健植物马齿苋. 生物学杂志, 1991, 1, 26~27
[3]郑华艳, 王戬. 马齿苋的开发利用. 农牧产品开, 2000, 7, 22~23
[4]马慕英. 马齿苋抑菌作用的探讨. 食品科学, 1992, 1, 36
[5]俞佩芳. 三种常见药用植物抗菌作用的探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4, 3, 89~92
[6]张万明, 张利民, 刘 朴.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马齿苋中二羟基苯丙氨酸的含量.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2003, 20, 6: 3~4
[7]邹耀洪. 2-氨基-2-甲基丙醇化学改良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马齿苋脂肪酸. 食品科学, 2004, 25, 5: 154~158
[8]王仲英, 李香兰, 宣春生. 马齿苋总生物碱的测定.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 2001, 32, 2: 187~198, 212
[9]王 莉, 顾承志, 刘志勇.新疆马齿苋中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及含量测定. 山西中医, 20O2, 18, 1: 50~51
关键字:马齿苋 化学成分 开发利用
一、马齿苋的化学成份研究
现代化学成分分析表明:马齿苋每100 g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3 g、脂肪0.5 g、碳水化合物3 g、粗纤维0.7 g、灰分1.3 g、硫氨素0.03 mg、核黄素0.11 mg、尼克酸0.7 mg、抗坏血酸23 mg、维生素E12.2 mg、胡萝卜素2.23 mg、α- 亚麻酸300~400 mg、钙85 mg、磷56 mg、铁1.5 mg。此外,还含有较多的去甲基肾上腺素、多巴胺、生物碱、香豆素、黄酮类、强心苷和蒽醌类等物质,具有调节、营养和治疗的功能,被称为“菜中之鱼”。
1.蛋白质与氨基酸
马齿苋干样中含蛋白质19.10 %,干样中所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总量为129.7 g/kg,其中天门冬氨酸38.9 g/kg,苏氨酸2.3 g/kg,丝氨酸6.3 g/kg,谷氨酸20.1g/kg ,脯氨酸4.1 g/kg,甘氨酸10.3 g/kg,丙氨酸8.5 g/kg,缬氨酸3.7 g/kg,蛋氨酸600 mg/kg,异亮氨酸1.0 g/kg,亮氨酸6.1 g/kg,酪氨酸1.0 g/kg,苯丙氨酸6.0 g/kg,组氨酸5.8 g/kg,赖氨酸700 mg/kg,精氨酸14.3 g/kg。
2.维生素和矿物质
新鲜马齿苋叶每100 g中含VC26.6 mg,VE12.2 mg,B-胡萝卜素1.9 mg,硫胺素0.03 mg,核黄素0.11 mg,尼克酸0.7 mg。马齿苋含有Na、K、Fe、Mn、Cu、Se、Ca、P等矿质元素。特别是K的含量非常高。为一般蔬菜含K量的10倍,其鲜品中含钾盐1 %,干品达17 %。
3.挥发油
马齿苋挥发油成分主要为芳樟醇(18.96 %)、亚麻酸酯(6.84 %)、3,7,11,15-四甲基-2-十六烯醇(13.55 %)、牛儿醇(9.04 %)、十七碳烷(8.53 %)等。
4.多糖类
马齿苋中多糖在9月初含量最高,可达11.06 %。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
5.有机酸类
马齿苋中低分子羧酸有丙二酸、柠檬酸、苹果酸、抗坏血酸、反丁烯二酸、琥珀酸、乙酸等等。N.E.Awadm在马齿苋中发现22种脂肪酸,鉴定其中17种。郭志峰等测定马齿苋全草中以亚麻酸(47.16 %)、亚油酸(22.00 %)及棕榈酸(17.40 %)为主,籽中以亚油酸(45.86 %)及亚麻酸(30.16 %)为主。邹耀洪采用2-氨基-2-甲基丙醇化学改良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鉴定出了马齿苋的1种脂肪酸,是由C16-C22脂肪酸组成,多不饱和脂肪酸总相对含量为70.64 %,其中9,12,15-十八碳三烯酸(亚麻酸)相对含量达50.08 %,还检出了植物中极少见的5,8,ll,14,17-二十碳五烯酸(EPA)和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6.儿茶酚胺类
马齿苋鲜品中含去甲肾上腺素,全草含左旋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以及多巴。J.Y.Zhang等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对马齿苋中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进行分离,并测定其含量。将马齿苋与FTTC(fluores2ceinisothiocyanate)避光条件下超声处理4h后,生成FITC衍生物,经毛细管区带电泳将NA和DA分离以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检测到马齿苋中NA含量为0.15%,DA含量为0.25%。
7.生物碱类
王仲英等采用索氏提取法对马齿苋中总生物碱进行了提取分离,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其进行了测定,以溴甲酚绿为显色剂,测得总生物碱含量(以咖啡因计)为2119mg/kg。
8.黄酮类
王莉等首次运用微波技术提取马齿苋总黄酮后,用比色法测定了总黄酮含量为5.79%。其中包括槲皮素、山奈素、杨梅素、芹菜素、木犀草素。
二、药理作用
马齿苋是常用中药,据南北朝《名医别录》、唐代《食疗本草》、明代《本草纲目》等古医书记载,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止痢”之功效。我国民间常用鲜马齿苋与水煎液来治疗急性肠炎、痢疾、腹泻等。马齿苋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称。现代药理实验证明了马齿苋的抗生效果;马慕英、俞佩芳先后对马齿苋的抗菌作用进行了研究,证明马齿苋的汁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8 种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现代医学还表明马齿苋有降血脂、抗菌消炎、增强免疫、抗衰老等作用。其药理作用如下:马齿苋含有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胰岛腺分泌胰岛素,调节人体内糖代谢。具有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稳定的作用。对治疗糖尿病有良效。
马齿苋全草含有较丰富的被称为α-亚麻酸的ω-3不饱和脂肪酸。这种物质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可预防血小板凝聚、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的形成,从而能有效地防治冠心病。
马齿苋富含的脂肪酸、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亚麻酸等,使它具有治疗、调节、营养三大功能。这些功能作用于人体,使之产生综合效应,祛病延年,去邪扶正。
马齿苋含有大量的钾元素,除了与钠元素共同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以外,高钾饮食具有一定降压效果,对心肌的兴奋性有重要生理效应,人体摄入适量的钾元素能降低高血压病中风率。
马齿苋含有丰富的铜元素。人体内游离铜是酪氨酸酶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食用马齿苋能增加表皮中黑色素细胞的密度及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酶的活性,是白癜风患者和铜元素缺乏而致须发早白患者的辅助食疗佳品。
马齿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 样物质,故能促进上皮细胞的生理功能趋于正常,并能促进溃疡的愈合。
马齿苋乙醇浸液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急性胃肠炎、尿道炎的防治,外敷可治疗痈肿疗疮,湿疹、甲沟炎、丹毒、蛇虫咬伤等。此外,马齿苋还有防治矽肺病的功能,对肺结核、淋巴结核、皮肤病、百日咳、钩端螺旋体、头癣、脚气等有疗效。
三、马齿苋开发利用
1.剂型开发
马齿苋应用于临床是一种较化学药品具有口感好、无毒副作用、来源广泛等优点。根据马齿苋的临床应用特点,如能开发出不同剂型的制剂,并规定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不仅确保疗效,而且还给临床用药带来很大方便。如将马齿苋水煎剂制成口服液,既保持了水煎剂易于吸收的特点,又克服了需临时煎煮、不易贮存的不足,改善了味感.增加了制剂的稳定性,使患者乐于服用。同样还可制成片剂、糖浆剂、栓剂、软膏剂、注射剂等。
2.食用开发
由于马齿苋对各种食品污染菌具有抑制作用,常食可预防菌痢预防冠心病;如能进行蔬菜、饮料、保健品和药膳的开发利用,不仅可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而且还可调剂和补充菜源,作为一种新型滋补药用的绿色食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利峰. 马齿苋—野生蔬菜中的保健珍品. 辽宁农业科学, 1997, 4, 56
[2]张兆洪, 孙美荣. 保健植物马齿苋. 生物学杂志, 1991, 1, 26~27
[3]郑华艳, 王戬. 马齿苋的开发利用. 农牧产品开, 2000, 7, 22~23
[4]马慕英. 马齿苋抑菌作用的探讨. 食品科学, 1992, 1, 36
[5]俞佩芳. 三种常见药用植物抗菌作用的探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4, 3, 89~92
[6]张万明, 张利民, 刘 朴.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马齿苋中二羟基苯丙氨酸的含量.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2003, 20, 6: 3~4
[7]邹耀洪. 2-氨基-2-甲基丙醇化学改良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马齿苋脂肪酸. 食品科学, 2004, 25, 5: 154~158
[8]王仲英, 李香兰, 宣春生. 马齿苋总生物碱的测定.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 2001, 32, 2: 187~198, 212
[9]王 莉, 顾承志, 刘志勇.新疆马齿苋中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及含量测定. 山西中医, 20O2, 18, 1: 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