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四环节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分析

来源 :新校园·学习(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市在教育教学上提出“四环节教学法”,旨在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使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还课堂于学生,变“教堂”为“学堂”,变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为师生互动,建构师生互动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愿意学习,能够学会学习,促使学生从单一思维向复合思维发展,向深度、广度发展,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认识四环节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1.激趣导学,明确目标
   开始上课时,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导入新课,准确地揭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整体把握,自学指导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给学生明确提出自学要求。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学习,用什么方法学习,都有具体要求。
   3.分组合作,探究讨论,解决问题
   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在学生自学结束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形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针对各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班内交流,解决疑难,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负责板演讲解,其他同学补充。教师要适时发挥主导作用,随时进行点拨、补充、更正、归纳,在讲解过程中,要巧妙设问,激发学生思维,力求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4.当堂检测,巩固应用
   训练题要有针对性,紧扣教学目标,一般不少于15分钟,可以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着重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难点。
   二、合作学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学习目标不明确,分工不具体,导致合作学习缺乏实效
   究其原因,首先,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目标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它不是个体学习的简单累加。受传统教学影响,教师往往把自己置身于合作学习之外,缺乏与学生共同进行科学探究的体验,只对合作学习的结果感兴趣,这样教师就很难认识到目标定位、任务分工上存在的问题。其次,不同学生存在差异。对于目标不明确、任务分工不清的合作学习活动,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成为合作学习中的“小权威”,以自己为中心,只顾自己表现;而对于那些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却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因此教师一定要讓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同时还要经常关心学习小组中各成员的任务分工及落实情况,真正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2.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内容设置不合理或对学生的认识有偏差
   如一位教师在给学生上“有丝分裂”这节课时,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有丝分裂的每一时期的染色体形态与数量的变化。此时我们看到学生们讨论的很积极,但汇报时,只有两位同学回答了问题,合作学习收效甚微。
   合作学习的内容是教师设计有效合作学习活动的依据,教师在选取合作学习的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并不是所有性质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学生的合作学习。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仍然需要教师的讲解。染色体是一个新的名词,学生对它的认识很浅,超出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教师也没有给学生解释,学生茫然、无所适从是很自然的。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偏差不仅没能达成合作学习的目的,更使学生在合作无果的情况下,逐渐减弱了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
   3.教师对学生的过分放手或缺乏指导,导致合作学习中出现“无效合作”现象
   受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有“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表现;合作学习时会有不愿承担任务,互相推委等现象;交流时,有的小组无人发言,有的小组各说各的,合作学习时间结束,也没有什么结果,学习效率低;实验探究时,也是“能者多劳,懒者旁观。”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忽视了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不自觉地由教学的“中心”走向教学的“边缘”,甚至退出教学舞台当“观众”,沦为“放羊式”教学。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与教师的参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学生在展开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切不可“袖手旁观”,要不断巡视,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指导,使合作学习顺利完成。
   总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教学中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指标。但评价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尤其是定性部分更要关注学生是否真的有效参与、独立思考,真正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虽然部分教师刻意追求上课气氛热闹,小组讨论流于形式,讨论问题思维层次低,指向不明,为讨论而讨论,以问代讲,教学出现盲目性、随意性,教学过程匆忙零乱,缺乏整体性。但自从实行课改,按照四个环节授课,充分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渴求欲望,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学校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其他文献
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教材的开发要体现多样性、先进性,教材的建设要既体现时代特征,又符合我国国情。特别是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缩小与发达国家教材的差距,借鉴他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