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ei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解题中被广泛应用的解题方法之一,就是构造法。它具有较强的技巧性和创造性,也是对数学归纳、猜想、类比、特殊化等思想的体现。对于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可以通过构造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构造法在解题中的应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解题能力都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构造法;高中数学;解题教学
  将题干中的已知条件中作为“螺帽”,挖掘题干中数学关系作为“螺丝”,再依据题设的实际情况,巧妙地将二者进行结合,构造出一种新的数学解题模型或者命题,使得这种新模型或命题,能够打破常规思维的局限,能够更加快捷、简便、巧妙的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以及创新精神。下面举例说明。
  一、 构造图形
  【例1】 已知a,b是两个非零向量,且a=b=a b,求向量b与a-b的夹角。
  分析:显然a与b不相等,观察等式的特点,可联想到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a、b、a b分别对应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和对角线,如下图:
  ∵a=b=a b,b=OB,a=OA,
  ∴平行四边形为菱形,且△OAC,△OBC为等边三角形,
  ∴∠AOB=120°,∠ABO=∠BAO=30°,
  ∴向量b与a-b的夹角为150°。
  二、 构造组合数
  【例2】 求证:1×2×3 2×3×4 … n×(n 1)×(n 2)=14n(n 1)(n 2)(n 3)。
  分析:依据n(n 1)(n 2)=6C3n 2,可将求证式子的左边化为:
  6C33 6C34 … 6C3n 2=6(C33 C34 … C3n 2)=6C4n 3=6×(n 3)(n 2)(n 1)n4!=14n(n 1)(n 2)(n 3)。
  三、 构造函数
  【例3】 求使不等式sin2x acosx a2≥1 cosx对一切x∈R恒成立的负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原不等式可化为:1-cos2x acosx a2≥1 cosx,
  即cos2x (1-a)cosx≤a2(a<0),
  若令t=cosx,则对一切t∈[-1,1],t2 (1-a)t≤a2恒成立。
  观察不等式的左边联想构造二次函数f(t)=t2 (1-a)t,t∈[-1,1]。
  问题转化为“求使f(t)≤a2( t∈[-1,1])恒成立的负数a的取值范围”。
  首先求二次函数f(t)=t2 (1-a)t,在[-1,1]的最大值,
  ∵抛物线的对称轴t=-1-a2=a-12<-12(a<0),
  ∴当t=1时,f(t)max=2-a,
  ∵f(t)max≤a2,∴2-a≤a2,
  a2 a-2≥0(a 2)(a-1)≥0,
  又a<0,故a≤-2。
  【例4】 已知实数a,b,c,d,e满足a b c d e=8,a2 b2 c2 d2 e2=16,求e的取值范围。
  分析:由题设条件得a b c d=8-e,a2 b2 c2 d2=16-e2,若能联系起a b c d与a2 b2 c2 d2的关系,那么想要求出e的取值范围,就可水到渠成了。
  于是构造二次函数这个思路就比较清晰了
  y=(x a)2 (x b)2 (x c)2 (x d)2展开,得
  y=4x2 2(a b c d)x a2 b2 c2 d2,
  因为所构造的二次函数y≥0,所以Δ≤0,
  即4(a b c d)2-16(a2 b2 c2 d2)≤0,
  即(8-e)2-4(16-e2)≤0,
  解得0≤e≤165。
  四、 构造等差数列
  【例5】 已知△ABC的三个内角为A、B、C且满足A C=2B,1cosA 1cosC=-2cosB,求cosA-C2的值。
  分析:由A C=2B,知B=60°,A C=120°
  ∴1cosA 1cosC=-22。
  又∵cosA cosC=2cosA C2cosA-C2=2cos60°cosA-C2=cosA-C2,
  ∴cosA-cosC=-2sinA C2sinA-C2=-3sinA-C2。
  由1cosA 1cosC=-22,联想到构造等差数列1cosA,-2,1cosC,设公差为d,
  则1cosA=-2-d,1cosC=-2 d,
  ∴cosA=-12 d ①
  cosC=-12-d ②
  ① ②得:cosA-C2=22d2-2,
  ①-②得:sinA-C2=2d3(d2-2),
  ∵sin2A-C2 cos2A-C2=1,
  ∴解得d2=6,因而cosA-C2=22d2-2=226-2=22。
  五、 构造递推关系
  【例6】 证明方程x2-2y2=1有无穷多组正整数解。
  分析:容易得出方程的一组正整数解为(3,2)。
  解:设x1=3,y1=2,若(xn,yn)是方程的一组正整数解,则x2n-2y2n=1,
  即(x2n-2y2n)2=1,即(x2n 2y2n)2-2×4x2ny2n=1,
  也即(x2n 2y2n)2-2×(2xnyn)2=1.令xn 1=x2n 2y2n,yn 1=2xnyn。
  上式說明方程的一组正整数解为(xn 1,yn 1)。同理推导得,由x1=3,y1=2,易得数列{xn},{yn}都是正整数数列,且是递增的。从而方程的正整数解为无穷多组(xn,yn)(n=1,2,……)。且递推关系为xn 1=x2n 2y2n,yn 1=2xnyn。
  作者简介:
  陈浩,现就职于陕西省咸阳市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刚刚进入初中,在小学阶段所学习的英语知识都比较简单,进入初中以后英语学习难度明显提升,这一现象在学生们进入初中高年级后表现得更加明显。很多曾经英语学习成绩非常优异的学生都因为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出现成绩严重下滑的现象,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素质比较差,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英语教师需要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用最高效的学习方式获取更多知识。预习是学生在课堂教学前自学的一种方式,通过有效的预习,学生们可以对整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全面了解,并且对自己不懂和不了解的内容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这样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可以更有针对性,实现高效的
摘 要:环境保护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环境保护不仅是每个人应自觉履行的义务,由于目前很多人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导致环境问题还在日益恶化,因此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势在必行。环保意识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增强环保意识必须从小抓起,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渗透环保理念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思品作为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培养人的文化素养的课程,更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环保的理念,不断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环保因素
摘 要:初中数学是初中学生一项重要的基础课程,学好初中数学不仅能够为今后更深入地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还可为其他课程成绩的提升提供条件,如化学和物理等。函数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很容易丢分的知识点,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函数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才能高质量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函数  函数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难就难在需要学生数形结
摘 要:说到当前数学课教学,我们为数不少的数学教师、甚至其他课程教师,对数量相当可观的学生,数学素养如此薄弱,数学能力这样低下,进而数学课如此难上,大多有同感。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  作为训练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基本逻辑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举足轻重的这门课的现状,本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作为每个升学阶段选拔性考试、各类各层次升学考试都必然要考到的数学,为什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的,造
摘 要:数学可以启迪我们的智慧、开拓我们的思维、提高我们的辨别能力。高中数学学科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内容很多。教师需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地设计每一节课,才能保证学生在短暂的高中阶段,掌握尽可能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学习方法。本文对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其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保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高效地进行。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改进措施  高中数学教学范
摘 要:在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后,学生将会接触并学习更为复杂的知识,应用题便是其中尤为重要的题型,在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占有较大比重。但是,对于分析理解能力较弱的小学学生来讲,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无法找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解题效率较低,出错率较高,影响了数学整体学习质量。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是每一位任课教师都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必须探索有效策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