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语文作业设计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y2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家庭作业;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3—0055—01
  作业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因而,语文作业设计应科学合理。
  一、形式多样,体现趣味性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实践也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我们的语文作业形式不能呆板,内容不能枯燥,这就要求教师寻求作业创新,要设计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
  1.查一查。在学习课文之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这样,课文的许多疑难问题在课前得到了解决,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本领。
  2.画一画。学完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例如,教授朱自清的《春》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画一幅自己想象中的春天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3.摘一摘。如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出师表》等文章时,可鼓励学生阅读与其相关的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并把其中的重要段落摘录下来。这样既能积累丰富的知识,不断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分层作业,尊重学生差异性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已有的基础和不同的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教师就必须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
  1.作业量分层。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是必要的。但为了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每课的基础性练习必不可少。
  2.作业难度分层。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一般来说,确定为基础、发展、创造三级目标。这样,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作业,促使他们语文能力得到发展。
  3.完成作业时间分层。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完成作业时间上分层要求,能有效保障后进生“吃得了”的问题。
  三、关注生活,显示作业的实践性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缩短文字与情感的距离,学用结合。
  1.“口语表达型”作业。
  学生在家,可谓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为此可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如,在学习《范进中举》一文后,教师应让学生回去给家长讲讲范进中举的故事。向别人讲述故事的过程,是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过程,也是对文本进行再创作的过程。
  2.“观察积累型”作业。
  观察是积累的前提,学生往往会对生活的所见所闻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可结合语文教学布置一些观察类的作业。如,教授《看云识天气》一文后,布置学生观察云彩变化,辨别天气情况。当然,这类作业教师需要进行观察目的和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观察要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多联想,同时要完成一定数量的观察日记。
  3.“搜集整理型”作业。
  这类作业的布置可因人而异,一方面可根据学生爱好的不同,引导他们搜集邮票、图片等,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贴在作业本上,并根据画面的内容写一些作品简介,还可以让学生对搜集的内容进行分类,如“迷人风光”、“古老建筑”、“伟人风采”等。
  总之,语文作业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灵活多样的,要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并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形成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要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到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使学生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发展。
  编辑:郭裕嘉
其他文献
历史学作为一门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学科,它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和文化熏陶的基础作用。那么,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人格方面的教育和熏陶,进而引导他们进行人格的完善?在此,联系个人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更新育人观念,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    近年来,由于“知识就是力量”成为教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有了知识就有了一切”的观念在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忽
所谓学教互动是把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交互作用的动态情境,把教学活动看做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真诚和谐的交往、对话、理解和合作,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过程,使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共鸣。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是:师道尊严、灌注、填鸭、重教轻学,其结果是“教”、“学”脱节,“学”、“用”分离,“教”变成“硬教”,“学”变成“苦学”。因此,学教互动能够顺应学生
〔关键词〕 班主任;幼儿园;爱心;耐心;宽容心  〔中图分类号〕 G6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1—0033—01  有人曾经说过:灯塔是航海人的灵魂。我则认为,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灵魂,是几十名学生紧紧围绕的核心。班主任不仅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管理者,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作为幼儿园中的班主任,若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具备爱心 、耐心与宽容心。 
水泥分解炉的温度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和多耦合复杂控制对象,采用常规控制方法很难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该文提出了分解炉出口温度的多变量模糊控制的解决方案,并根据云南某企
口蹄疫是发生在偶蹄动物身上的一种传播快、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由于种种原因,每年的防疫过程中,都会有动物在口蹄疫疫苗免疫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造成家畜流产甚至死亡,本
目前,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的“流失”,已经对农村的基础教育构成了威胁,这一点应该引起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怎样才能实现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的相对稳定,已经成为农村中小学管理的一个难点。这里我有三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给农村中小学在教师编制上单独制定政策,解决累的问题。众所周之,农村学校教师紧缺,特别是边远山区学校教师严重不足,这些学校的老师工作量特别大,任务繁重,每天工作时间很长。一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