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随想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wwd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提升课堂效率,是教育教学的关键点所在。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挑战,就是如何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本文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加以探究,旨在提升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引导教学
  1.给学生营造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
  为了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效率,必须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为此教师需创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转变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状态。对此,笔者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设置运动探索、开放、多解题型
  为了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在备课时常设计一些运动探索、开放、多解题型,教师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理由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结论。
   例如:如图△ABC中AB=10cm,BC=12cm,点P从A点P         A
  以2cm/s的速度沿AB边移动,点Q从B点以2cm/s的速
  度沿BC边移动,问经过几秒钟后以B、P、Q为顶点的三  B     Q     C
  角形与△ABC相似?(此题有两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的缜密)
  2.在“做”中体验感悟数学
  让学生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是“做”数学的目的和功能。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有意义的建构过程,需要学生有很高的心理参与和智力参与,而不是教师简单的解释和示范。”因此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一个相对完整真实的数学情境,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再现知识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数学情境中去,并以此为基础,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内化知识,建构知识体系的目的。数学情境的设计必须要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考,给学生呈现一种数学智力的挑战,激发学生参与“做”的主动性。
  2. 联系生活实际,让数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某些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学习,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解题规律记熟,然后反反复复地做题。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学习上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为学习而勤奋,不会有一点苦的感觉。
   新教材中编排的有关内容,如“地砖的铺设”、“图标的收集”、“打折销售”等等,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
  4. 关注细节,注重过程设计,谋求高效。
  4.1 创设教学情境时应精心预设教学细节
  在预设教学细节时,可以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使这些教学情境有时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时可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有时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时可以使学生更好更快地达到教学所预设的目标……
  4.2 引导学生探究活动时应精心预设教学细节
  學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因此教师首先应明确探究活动的目标,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对活动对象的参与情况,对活动环节和活动时间的调控等都要进行协调,这些都需要在课前进行精心的预设,才能在具体的探索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达成教学目标。
  4.3 让学生动手操作时应精心预设教学细节
  精心预设操作细节时应注意最佳时机,当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而非懂时,动手摆一摆,就会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还应注意控制使用的次数,活动的时间,并不是搞得越多越好;更要注意当学生的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在丰富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表达,并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适时抽象概念,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总之,数学教学改革是逐步累积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徐萍.  数学大世界(下旬). 2019(08)
  [2]试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张博.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20)
  [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J]. 邓正吉.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03)
其他文献
从系统安全角度来理解城市物流系统安全规划的深刻含义,分析了城市物流系统安全规划与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间的关系,提出了安全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原则,研究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影响及其原因,以提高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效果和感染性疾病预后。方法:收集我院2010-01-2011-12间及2012-01~20
采用A2/O、混凝沉淀工艺处理焦化废水,运行表明,处理后的废水酚、氰、NH3N和COD等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为了解芸薹属亚种间抗旱差异,选育抗旱材料,以3种类型油菜(甘蓝型油菜Q2、芥菜型油菜新油9号、白菜型油菜L14)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测定干旱胁迫下油菜叶片光合参数、
摘要:本文在研究中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核心,从课堂氛围、教学情境、动手实践、生活实际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完善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改革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发展和培育学生的创造力,这是新时代对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以该
2017年3月3日,交通运输部与湖北省政府签订了《关于加快湖北省交通运输发展合作协议》。近1年来,湖北省结合发展实际,明确政策、措施,保障配套资金及时到位,共同推进部省合作
目的:探讨大黄煎剂保留灌肠对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内毒素、血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MHE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MHE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