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爱好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y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想让学生爱上数学,就需要从各个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便会全情投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人主要从寻找“闪光点”和 挖掘数学的美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 ; 兴趣 ; 爱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216-01
  孔子有云:“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说明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呆板的、乏味的。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但本人很喜欢数学,因此我希望我能够感染我的学生,让他们也爱上数学。
  一、寻找学生身上的 “闪光点”
  数学后进生因在学习中多次遭受失败,严重打击了他们幼小的心灵。一些学生认为自己脑子“笨”,失去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要克服这种心灵深处的“伤痛”, 给他们创设成功感,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欢乐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1.课上创设成功的机会
  在教学中,练习题要进行巧妙的设计。从易到难,给后进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从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方法,即以大部分学生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为教学起点,将教学目标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分解成若干层次,逐层递进,最大限度地降低难度,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把握住后进生的每一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形成乐学的氛围,对于每个目标层次的学生做到及时反馈,进行激励评价。
  2.课后发現学生“闪光点”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还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我们班有一位学生,数学成绩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态度很认真,让我很受感动。在课下我找她聊聊,她说:“她学起来很吃力。”我能感受到她对学习的渴望,我帮她分析了一下,让她转换一下学习方式,学习数学除了多练习,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多问”。开始我让她问同学,问信任的朋友,当然最好是问老师,以前的、现在的都可以。于是她渐渐地开始主动问问题。而且效果很不错,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性格也变得开朗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最重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里的火苗未被点燃,而要使一切天赋和才能都能最充分地发挥出来。我们教师也应遵循这条教学原则。我们应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值得信赖的朋友,他们喜欢老师,也一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
  3.学会赏识自己,赏识别人
  (1)要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赏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让他们学会变换思维角度来认识和评价自己,以正确的思维对自己进行肯定和鼓励,学会给自己打气。
  (2)要让学生之间学会互相赏识。每一个人都会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学生更是如此,包括老师的、长辈的和伙伴们的。在班级里我会利用时间对学生最近的表现做一个小结,并让学生给自己定一个榜样,当然要说出为什么。榜样的角度,开始的时候有部分学生都从学习入手。可后来就有人提到了一位,成绩并不突出,我就问:“你的理由可以告诉我吗?”他说:“每次上操或是其他活动站队时,他都积极地帮我们整队,很负责任。”“原来如此,真棒!”后来好多人找到了“榜样”,也有好多人成为了伙伴们的“榜样”。
  新课标明确指出,评价已不再是教师的专利了,应将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做到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学习创新,努力为学生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尽量让每个孩子都能爱上数学,学好数学。
  二、挖掘数学的美
  数学的美是“冷峻而严肃”的,它不会给人以直观的感受,而是需要我们在不断探究中去挖掘:在数系的统一、运算的统一、数形的统一中感受“统一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抽象美”;在逻辑推理运算中感受“严谨美”;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教学中感受“奇异美”。数学之美无所不在,相信伴随着数学美的挖掘,學生的数学能力也会与日俱增。要想让学生喜欢数学,最重要的是向学生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
  1.数的美
  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的一句颇能打动人心的名言所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人类对数学的认识最早是从自然数开始的。这些看似极普通的自然数里面,其实就埋藏着数不尽的奇珍异宝。
  我们生活中就有很多与数有关的事物。比如“7”,彩虹有7种颜色,音乐有7个音节,世界上有7大奇迹,智力游戏中有七巧板,一星期有7天。我国俗语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神话中有七仙女,童话里有白雪公主要找7个小矮人等等。当然还不止这些,生活中的许多领域都渗透着数的美。
  2.简洁美
  数学的简洁是引人注目的美感之一。通行世界的符号可算是最简洁的文字,精炼准确的数学概念和定理的表述,可算是最简洁的语言。数学以其简洁的形式,从一组简洁明了的公理、概念出发而推证出各种令人惊叹的定理和公式,使人们洞察到其内在的和谐性和秩序性,从中产生一种崇高、博大,妙不可言的审美感受。
  3.悬念美
  许多数学问题都是从一个看不出任何端倪的方程式开始的,运用各种方法,一步步求解,最终得出一个清楚明白的结论。而数学的乐趣,在于人们抱着探求事实真相的态度,满怀好奇的求解过程和最终真相大白时的快感。
  在数学的教学中我们在引入新课时,会采用悬念设疑的方式导入。
  比如三年级在教学《年、月、日》时,涉及到二月的天数问题,也就是平月、闰月的问题。我们就可以采用悬念设疑的方式导入,提出疑问:“小名12岁了,为什么只过了3个生日?。”学生同时也会疑问,会用很多方式来帮老师解释,那么我们可以在这时候引入课题:“只要我们把《年、月、日》学好就可以正确地解答了。”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想法和实践,让孩子们喜欢数学的方法应该是多元化、多角度的,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不能忽视他们的个体差异,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创新的统一。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各个角度出发,精心设置教学中的思维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地喜欢上数学。
  参考文献
  [1]李锋丽.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新课程(上),2013(12).
  [2]郭海霞.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吉林教育,2014(07).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基本上都配有精美的插图, 插图作为一种直观而又信息量丰富的表现形式,显然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运用插图潜在的重要作用,把插图和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我们的教学活动更丰富、更生动、更有效,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将插图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小学语
【摘要】高中物理在高中学科之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极高,属于高中教学之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和新课改的深入,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效率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十分关注的课题,本文将以高中物理教学课堂现状为切入点,对提高课堂效率及具体的对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育教学 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目前国内外处理铜电解阳极泥的过程是复杂的,包括各种火法和湿法冶金过程。如硫酸处理,焙烧,浸出,熔炼,电解等工序。云南冶炼厂在电解过程中,有大量阳极泥。按原来处理方法,
【摘要】高中化学教學中应用实验教学法,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体现课堂上学生是主体,符合教育新课改规范。  【关键词】高中 ; 化学教学 ; 实验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210-01  教育新课改以后,高中教学主要任务就是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以及综合能力,高中化
【摘要】相较于其他学科,数学这门学科集系统性、逻辑性和抽象性于一身,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要想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内在动力,激发其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文章结合实际和笔者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 ; 数学 ;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
【摘要】隨着素质教育的稳步推进,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及注意的热点,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势在必行。文章结合实际探讨如何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态。  【关键词】学生 ; 健康 ; 心态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213-01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经验都
【摘要】城乡结合部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相对城区学校困难得多,但只要从意识和行为两方面积极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就一定能使城乡结合部学校的学生卫生习惯得以养成。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 ; 小学生 ; 卫生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214-01  城乡结合部是城镇与农村的交结地带,向来卫生状态令人堪忧。简单调查一
【摘要】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并且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留下充足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空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问题 ; 氛围 ;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215-01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
目的:采用染料微渗漏的方法评价SDR流动树脂对根管口的封闭能力。方法:54颗近期拔除的下颌单根前磨牙于釉牙本质界处去除牙冠,根管经清理、成形和充填后,在根管口处制备3.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