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班幼儿正处在行为习惯养成的开始时期,更是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促进小班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对于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从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家园环境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环境
小班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在各种行为习惯形成的雏形期,比较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各种行为习惯,可塑性极大。因此,在这阶段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作者在实践教育过程中,不断摸索出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家园环境等对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影响,现提出与各位同仁一起商榷。
一、物质环境为基础
人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物质质量的优劣与否能够直接影响到人的行为,成年人如此,小班幼儿更是如此。
1.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
幼儿园需要给小班幼儿创设优美、生动的幼儿园环境。可以在幼儿园的室内和室外设置一些优美的图画以及背景模型等,不仅可以让儿童欣赏并接受美的熏陶,还可以借助这些富有寓意的画面,来有效地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并进而影响其行为习惯。例如,可以在幼儿园的活动室张贴一幅洗手、洗脸之后进餐,或者是不乱扔果皮的优美图画,而小班幼儿往往都会有好奇心以及喜欢模仿的天性,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跟着图画学,照着图画做,从而最终养成良好的卫生清洁习惯。
2.创设新颖的游戏环境
幼儿园需要给小班幼儿创设形式多样、新颖的游戏环境和游戏内容。事实上,游戏作为小班幼儿在幼儿园当中的一项基本活动,但是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幼儿园里的游戏和幼儿自发的游戏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幼儿园游戏的主要目的,不是单存地为了愉悦幼儿的身心或者消磨时间,而是为了让幼儿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与能力,换言之,幼儿园游戏其实就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手段,而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自然也就离不开幼儿游戏这一基本教学方式了,所以,应该给小班幼儿创设形式多样、新颖的游戏环境和游戏内容,以便通过游戏来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人际环境为主导
小班幼儿教师在培养孩子行为习惯过程当中,需要给他们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彤彤是我园小班的孩子,从小她就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早上起来不刷牙,玩具到处乱丢,平时吃饭不是要我们哄就是要我们吼,遇到困难就只会用眼泪来解决,为此其家长非常苦恼。对于彤彤这样的例子,如果光靠老师“板着脸”、嬉笑怒骂式的教育即使能够让其一时间因为畏惧的心理而改变,但也只能是起到“治标不治本”的效果。通过老师的细心观察,发现其实彤彤的问题根本在于没有一个正确地引导。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以近乎“朋友式”的教育方法对其指导,指出这些习惯的不良之处,从而正确引导彤彤纠正这些不良习惯。结果证明,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对于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彤彤变得不一样了,处处会为家人着想,在幼儿园学会了饭前必须洗手、进餐时要细嚼慢咽、不边吃饭边喝水、不暴饮暴食等等。一位好的幼儿教师应该常常弯下腰来放低姿态,实现与幼儿的平等、和谐的交往,这样才可以培养他们平等的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方面的行为习惯。
三、家园环境为配合
将幼儿园的环境和家庭环境密切联系起来,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得以一贯坚持的有力保证。
1.多渠道沟通
教师应该创设多渠道的家园环境的联系渠道,保证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信息及时沟通了解。在这里,教师可以采取家园联系栏、召开家长会、进行个别沟通以及填写家园联系册等手段,针对小班幼儿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促使家长自觉、主动配合幼儿园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
2.尊重幼儿心理
教师需要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当中,注意保护幼儿的自尊心。事实上,几乎每个小班幼儿的内心深处都会对教师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畏惧情绪,这其实就是因尊敬而产生的。小班幼儿尤其担心的是,自己在家里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好行为习惯被老师知晓,这时,教师最好选择个别交流的方式,来和家长进行沟通,而不是公开化。同时,如果孩子在学习或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教师不仅应着力解决,还应跟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对于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小班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其明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雅丹.创设适宜游戏情境搞好小班管理[J].小学科学:教师,2011.
[2]黄小葵.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小学时代:教师,2011.
[3]李敏娟.播种行为 收获幸福:浅谈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学园:教育科研,2012.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市高新区前进幼儿园)
关键词: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环境
小班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在各种行为习惯形成的雏形期,比较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各种行为习惯,可塑性极大。因此,在这阶段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作者在实践教育过程中,不断摸索出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家园环境等对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影响,现提出与各位同仁一起商榷。
一、物质环境为基础
人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物质质量的优劣与否能够直接影响到人的行为,成年人如此,小班幼儿更是如此。
1.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
幼儿园需要给小班幼儿创设优美、生动的幼儿园环境。可以在幼儿园的室内和室外设置一些优美的图画以及背景模型等,不仅可以让儿童欣赏并接受美的熏陶,还可以借助这些富有寓意的画面,来有效地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并进而影响其行为习惯。例如,可以在幼儿园的活动室张贴一幅洗手、洗脸之后进餐,或者是不乱扔果皮的优美图画,而小班幼儿往往都会有好奇心以及喜欢模仿的天性,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跟着图画学,照着图画做,从而最终养成良好的卫生清洁习惯。
2.创设新颖的游戏环境
幼儿园需要给小班幼儿创设形式多样、新颖的游戏环境和游戏内容。事实上,游戏作为小班幼儿在幼儿园当中的一项基本活动,但是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幼儿园里的游戏和幼儿自发的游戏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幼儿园游戏的主要目的,不是单存地为了愉悦幼儿的身心或者消磨时间,而是为了让幼儿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与能力,换言之,幼儿园游戏其实就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手段,而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自然也就离不开幼儿游戏这一基本教学方式了,所以,应该给小班幼儿创设形式多样、新颖的游戏环境和游戏内容,以便通过游戏来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人际环境为主导
小班幼儿教师在培养孩子行为习惯过程当中,需要给他们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彤彤是我园小班的孩子,从小她就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早上起来不刷牙,玩具到处乱丢,平时吃饭不是要我们哄就是要我们吼,遇到困难就只会用眼泪来解决,为此其家长非常苦恼。对于彤彤这样的例子,如果光靠老师“板着脸”、嬉笑怒骂式的教育即使能够让其一时间因为畏惧的心理而改变,但也只能是起到“治标不治本”的效果。通过老师的细心观察,发现其实彤彤的问题根本在于没有一个正确地引导。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以近乎“朋友式”的教育方法对其指导,指出这些习惯的不良之处,从而正确引导彤彤纠正这些不良习惯。结果证明,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对于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彤彤变得不一样了,处处会为家人着想,在幼儿园学会了饭前必须洗手、进餐时要细嚼慢咽、不边吃饭边喝水、不暴饮暴食等等。一位好的幼儿教师应该常常弯下腰来放低姿态,实现与幼儿的平等、和谐的交往,这样才可以培养他们平等的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方面的行为习惯。
三、家园环境为配合
将幼儿园的环境和家庭环境密切联系起来,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得以一贯坚持的有力保证。
1.多渠道沟通
教师应该创设多渠道的家园环境的联系渠道,保证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信息及时沟通了解。在这里,教师可以采取家园联系栏、召开家长会、进行个别沟通以及填写家园联系册等手段,针对小班幼儿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促使家长自觉、主动配合幼儿园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
2.尊重幼儿心理
教师需要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当中,注意保护幼儿的自尊心。事实上,几乎每个小班幼儿的内心深处都会对教师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畏惧情绪,这其实就是因尊敬而产生的。小班幼儿尤其担心的是,自己在家里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好行为习惯被老师知晓,这时,教师最好选择个别交流的方式,来和家长进行沟通,而不是公开化。同时,如果孩子在学习或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教师不仅应着力解决,还应跟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对于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小班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其明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雅丹.创设适宜游戏情境搞好小班管理[J].小学科学:教师,2011.
[2]黄小葵.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小学时代:教师,2011.
[3]李敏娟.播种行为 收获幸福:浅谈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学园:教育科研,2012.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市高新区前进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