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但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常常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障碍。本文论述了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意义及原则,并且提出了一些如何在平时的学习中向学生导入文化知识的建议,以期能够推动高校英语教学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文化导入;原则及方法
一、文化导入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美国教育专家温斯顿布在谈到语言教学时曾经有过这样的表述:如果只是单纯的教授语言技巧而不让学生了解他国文化,那么培养的就是流利的傻瓜。由此可见文化导入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文化的导入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知识文化,包括英语国家的经济政治概况,历史地理等背景知识,这些知识缺乏会导致阅读时出现理解偏差;其次是观念,民族的价值观对于语言的影响力是十分重大的,东西方观念的差异是非常巨大的,观念的差异也会导致理解上的偏差;最后是词语文化,学生常常用本国语言的角度出发从字面上来翻译英语,结果往往一头雾水。例如soft money不是指纸币,而是指非法的政治选举;dollar sale不是指出售美元,而是所有的商品都以1美元抛售。这些用法不是英语国家人士基本都会搞混。还有一些特殊的引申意义,例如美国著名的驴象之争,donkey代表的是民主党,elephant(代表的则是共和党,fat cat则是竞选活动中重要的捐助人。适时的向学生补充这些文化知识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二、文化导入的原则
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具有无数个分支,但是高校英语课堂的容量是一定的,教师不能将文化的方方面面都进行深层次的解析。但是,教师在进行文化导入的时候必须在一定的语言框架内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文化导入时要遵循系统性原则,抓住重点进行导入,尽可能的让学生对英语的文化有全面的了解,形成相对比较立体的文化知识体系。其次还要遵循实用性原则,导入的文化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涉及到日常生活的主要方面,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文化导入时,还要兼顾到学生的兴趣,针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面进行适时导入,并且与高校英语教学实践相结合。
三、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
通过对比法导入。只有通过对比才能让学生发现英语与汉语之间的差异,教师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地理、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对比。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认知是有偏差的,例如在汉语中,“狗”所代表的形象往往是反面的,例如“狗腿子”“狐朋狗友”等,如果学生用汉语中的意义去理解英文中的“Lucky dog”肯定会有意义上的偏差。“dog”在英语中代表的是“忠诚”“人类最好的朋友”意象,因此很多人会说“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或者”Every dog has his day每个人都有得意的一天”(凡人皆有得意日),而汉语中“爱屋及乌”到英语中翻译为“love me ,love my dog”就不难理解了。
通过典故进行文化导入。英语中的典故通常来自于希腊传说或者圣经故事,例如“达摩克利斯之剑The Sword of Damocles”,表示随时都有可能到来的危险;“阿基里斯的脚踵The Heel of Achilles”用来表示某人的弱点,这些典故都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就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包含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向学生讲述这些典故的故事能够让学生对欧美国家的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不致于产生歧义,在运用这些典故时能够为自己的写作增添亮色。
通过大量的试听材料导入。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高校英语教学能够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充实课堂,精彩的视频和音频材料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另外,一些经典的欧美电影本身也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让学生多看多听有助于他们了解英语国家的价值观和文化习俗。
通过阅读材料进行文化导入。阅读是语言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想让学生迅速的提高语言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浸润在英语文字中,不断加强他们的阅读能力,通过经典的外国文学名著来培养他们的语感,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不断更新的国外期刊杂志来了解英语国家的动态,了解他们最新流行的语言表达方式。这个阶段可以由易到难,文学名著可以先从中英文对照的版本看起,逐步过渡到纯英文的方式。期刊报纸也可以从中英文对照版本或者中国地区出版的英文报纸看起,例如21世纪报,China daily 等看起,逐步过渡到The New York Times等。
通过词汇进行文化导入。词汇是组成语言的基本元素,离开了词汇是无法表达语言所承载的意义的。高校教师可以利用讲解词汇的机会向学生输入文化知识,讲授同一个词在中英文意义中的差别,例如上文提到的“dog”,还有“green”“fox”等,通过词汇的差异来导入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际教学中重要的路径之一。
四、结语
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交流,而交流的基础就是意义存在共同的空间,因此,语言教学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只有了解好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才能够更好的与其交流。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该得到重视,避免学生成为“流利的傻子”。作为大学生,只有无障碍的交流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高莹莹.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2(18) .
[2]肖 凌.论跨文化交際在法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05).
(作者简介:门鹏锐(1982.12-),男,陕西咸阳人,助教,本科,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文化导入;原则及方法
一、文化导入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美国教育专家温斯顿布在谈到语言教学时曾经有过这样的表述:如果只是单纯的教授语言技巧而不让学生了解他国文化,那么培养的就是流利的傻瓜。由此可见文化导入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文化的导入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知识文化,包括英语国家的经济政治概况,历史地理等背景知识,这些知识缺乏会导致阅读时出现理解偏差;其次是观念,民族的价值观对于语言的影响力是十分重大的,东西方观念的差异是非常巨大的,观念的差异也会导致理解上的偏差;最后是词语文化,学生常常用本国语言的角度出发从字面上来翻译英语,结果往往一头雾水。例如soft money不是指纸币,而是指非法的政治选举;dollar sale不是指出售美元,而是所有的商品都以1美元抛售。这些用法不是英语国家人士基本都会搞混。还有一些特殊的引申意义,例如美国著名的驴象之争,donkey代表的是民主党,elephant(代表的则是共和党,fat cat则是竞选活动中重要的捐助人。适时的向学生补充这些文化知识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二、文化导入的原则
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具有无数个分支,但是高校英语课堂的容量是一定的,教师不能将文化的方方面面都进行深层次的解析。但是,教师在进行文化导入的时候必须在一定的语言框架内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文化导入时要遵循系统性原则,抓住重点进行导入,尽可能的让学生对英语的文化有全面的了解,形成相对比较立体的文化知识体系。其次还要遵循实用性原则,导入的文化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涉及到日常生活的主要方面,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文化导入时,还要兼顾到学生的兴趣,针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面进行适时导入,并且与高校英语教学实践相结合。
三、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
通过对比法导入。只有通过对比才能让学生发现英语与汉语之间的差异,教师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地理、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对比。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认知是有偏差的,例如在汉语中,“狗”所代表的形象往往是反面的,例如“狗腿子”“狐朋狗友”等,如果学生用汉语中的意义去理解英文中的“Lucky dog”肯定会有意义上的偏差。“dog”在英语中代表的是“忠诚”“人类最好的朋友”意象,因此很多人会说“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或者”Every dog has his day每个人都有得意的一天”(凡人皆有得意日),而汉语中“爱屋及乌”到英语中翻译为“love me ,love my dog”就不难理解了。
通过典故进行文化导入。英语中的典故通常来自于希腊传说或者圣经故事,例如“达摩克利斯之剑The Sword of Damocles”,表示随时都有可能到来的危险;“阿基里斯的脚踵The Heel of Achilles”用来表示某人的弱点,这些典故都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就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包含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向学生讲述这些典故的故事能够让学生对欧美国家的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不致于产生歧义,在运用这些典故时能够为自己的写作增添亮色。
通过大量的试听材料导入。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高校英语教学能够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充实课堂,精彩的视频和音频材料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另外,一些经典的欧美电影本身也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让学生多看多听有助于他们了解英语国家的价值观和文化习俗。
通过阅读材料进行文化导入。阅读是语言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想让学生迅速的提高语言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浸润在英语文字中,不断加强他们的阅读能力,通过经典的外国文学名著来培养他们的语感,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不断更新的国外期刊杂志来了解英语国家的动态,了解他们最新流行的语言表达方式。这个阶段可以由易到难,文学名著可以先从中英文对照的版本看起,逐步过渡到纯英文的方式。期刊报纸也可以从中英文对照版本或者中国地区出版的英文报纸看起,例如21世纪报,China daily 等看起,逐步过渡到The New York Times等。
通过词汇进行文化导入。词汇是组成语言的基本元素,离开了词汇是无法表达语言所承载的意义的。高校教师可以利用讲解词汇的机会向学生输入文化知识,讲授同一个词在中英文意义中的差别,例如上文提到的“dog”,还有“green”“fox”等,通过词汇的差异来导入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际教学中重要的路径之一。
四、结语
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交流,而交流的基础就是意义存在共同的空间,因此,语言教学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只有了解好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才能够更好的与其交流。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该得到重视,避免学生成为“流利的傻子”。作为大学生,只有无障碍的交流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高莹莹.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2(18) .
[2]肖 凌.论跨文化交際在法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05).
(作者简介:门鹏锐(1982.12-),男,陕西咸阳人,助教,本科,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