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小学阶段学生写作文难的现象,思考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的教学?如何有效的传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呢?本文尝试把作文教学的内容凝聚在某个“点”上,提升作文教学实效让我们每个孩子都得到实实在在的训练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作文;有效教学;一练一得
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据江门市蓬江区北苑小学2008年语文科组老师对学生作文抽样调查中发现我校大多学生作文时的所表现出的共性是“眼看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学生普遍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是“谈写色变”,教师视作文教学为烦恼。又从历届小学毕业生考试情况来看,北苑小学语文作文水平能力普遍较低。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探索一条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二、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也要“一练一得”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根据上述现象,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的有效,要体现“一练一得上”即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有没有凝聚在某个“点”上,只要我们做到把作文教学的内容凝聚在某个“点”上,让我们每个孩子都得到实实在在的训练与发展。我们的作文教学就能实现有效的目标。
(一)作文的指导要有重点
写人写事的文章,如何做到一练一得呢?就以写人的文章为例,实践让我发现只要抓住人物描写的一个重点去指导,文章就出彩了,学生也就有话可写。
前不久,我以一次活动为切入点,指导学生把人物的动作写好,以下是教学几个步骤。
步骤1,指导学生把一个大动作拆分为若干个小動作。让学生说说吹气球比赛时,选手的哪些动作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学生汇报:走、拿起、抛、飞、转身、蹲下、弯腰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到观察观察过了之后,教师就归纳出动作描写具体的第一把金钥匙——把一个大动作拆分为若干个小动作。
步骤2,让学生在表示动作的词语前加上表示情态的词。指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表示情态的词语如:狠狠地打,大步流星的走,轻轻地吹等请学生交流。老师要注意即场评点孩子的词语有没有用错,如果有要及时引导学生改正。
步骤3,写出由于动作而引起的变化,用上适当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明白我们写文章除了写动作,还要写出由于动作而引起的变化。引导他们在写这些变化时还可以适当用上拟人、比喻、的方法。最后让学生根据实际写出吹气球的过程中由于同学不同的动作气球产生怎样的变化。
……
上面那节作文课我就是抓住人物描写的一个点——如何把动作描写些具体,来落实学生的作文指导,在教学中循循善诱地让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这节作文课让我明白到作文的训练老师的指导必须有重点,学生才能学得有重点。课后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反馈给我的信息,让我明白与其整篇文章无微不至的指导,不如抓住一个精彩语段或学生的软肋进行重点指导,使学生训练一次就有一次的收获。训练得多了,一个收获变成了无数收获,作文水平自然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 二 ) 作文的训练要有重点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当孩子有话可写的时,写出来的文章不是“流水账”,就是明明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却是写不具体,两三句话了事。针对这种情况,我结合不同教材特点设计不同的训练内容。
如,抓环境描写悟烘托之情。在学习了《桥》这篇文章后,课后第3题抛出话题“文中多处关于大雨和洪水的描写从这些描写中,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很快就找出文中对环境描写的语句,体会到这些环境描写字字句句不露写人的痕迹,却时时处处在表现人物的高贵品质。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点,也是训练的重点。承接上面抓住人物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品质的方法来迁移体会环境描写的妙处,而设计了以下的训练:“今天我的数学测验考砸了,全班50位同学,就我一个考了个不及格。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这个片段,感受作者那些描写衬托的心情。
总而言之,每次训练有每次的重点,每次训练有一次的收获,通过前后知识的勾连,使得学生能比较牢固地掌握了各种写作的技巧。日复一日,聚沙成塔,学生的作文能力在这一次次有重点的训练中得以提升,如化蝶一样,丑陋不堪的蛹经过一点一滴艰苦的蜕变,最终变成了五彩斑斓的蝴蝶。
( 三 )作文的讲评要有重点
《新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作文倘若只让学生写了而没有讲评,学生所得就很有限,作文训练效果就不大。实践经验让我知道了作文讲评也必须有重点。每次的讲评必须与每次的训练重点相结合。
如,在《第一次……》一文写作的评讲我就着力于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开头问题上。通过对学生作文实际情况归纳出如下几种开头病症:一是缺少点题;二是逻辑不严;三是重复啰嗦。
针对上述问题,同样从学生作文呈现出的开头方式中为学生提炼出几种有效的开头方法:一,对比、类比中突出主题;二,借歌词、名言等引出主题;三,层层推进,设置悬念,水到渠成;四,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运用这几种方法让学生归纳出,这些作文开头方法的好处,引导学生在运用这几种方法时也需要分清不同表达方式的文体采用不同的方法。最后根据自己的作文开头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或者重写。
作文的评讲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是作文指导的延伸。在作文评讲课上教师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评改,把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上升到写作规律上来认识,明白“应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从而产生新的写作欲望,实现作文训练的有效性。
正所谓“有失才有得”,失去是为了更好的、更多的获得。我们期望,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便的教学方法,简化的教学环节,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够达到真实、朴实、扎实、丰实而灵活有效的境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参考文献:
[1](美)加里·鲍里奇,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1.
[2]新语文课程标准,2011.
【关键词】小学作文;有效教学;一练一得
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据江门市蓬江区北苑小学2008年语文科组老师对学生作文抽样调查中发现我校大多学生作文时的所表现出的共性是“眼看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学生普遍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是“谈写色变”,教师视作文教学为烦恼。又从历届小学毕业生考试情况来看,北苑小学语文作文水平能力普遍较低。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探索一条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二、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也要“一练一得”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根据上述现象,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的有效,要体现“一练一得上”即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有没有凝聚在某个“点”上,只要我们做到把作文教学的内容凝聚在某个“点”上,让我们每个孩子都得到实实在在的训练与发展。我们的作文教学就能实现有效的目标。
(一)作文的指导要有重点
写人写事的文章,如何做到一练一得呢?就以写人的文章为例,实践让我发现只要抓住人物描写的一个重点去指导,文章就出彩了,学生也就有话可写。
前不久,我以一次活动为切入点,指导学生把人物的动作写好,以下是教学几个步骤。
步骤1,指导学生把一个大动作拆分为若干个小動作。让学生说说吹气球比赛时,选手的哪些动作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学生汇报:走、拿起、抛、飞、转身、蹲下、弯腰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到观察观察过了之后,教师就归纳出动作描写具体的第一把金钥匙——把一个大动作拆分为若干个小动作。
步骤2,让学生在表示动作的词语前加上表示情态的词。指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表示情态的词语如:狠狠地打,大步流星的走,轻轻地吹等请学生交流。老师要注意即场评点孩子的词语有没有用错,如果有要及时引导学生改正。
步骤3,写出由于动作而引起的变化,用上适当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明白我们写文章除了写动作,还要写出由于动作而引起的变化。引导他们在写这些变化时还可以适当用上拟人、比喻、的方法。最后让学生根据实际写出吹气球的过程中由于同学不同的动作气球产生怎样的变化。
……
上面那节作文课我就是抓住人物描写的一个点——如何把动作描写些具体,来落实学生的作文指导,在教学中循循善诱地让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这节作文课让我明白到作文的训练老师的指导必须有重点,学生才能学得有重点。课后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反馈给我的信息,让我明白与其整篇文章无微不至的指导,不如抓住一个精彩语段或学生的软肋进行重点指导,使学生训练一次就有一次的收获。训练得多了,一个收获变成了无数收获,作文水平自然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 二 ) 作文的训练要有重点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当孩子有话可写的时,写出来的文章不是“流水账”,就是明明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却是写不具体,两三句话了事。针对这种情况,我结合不同教材特点设计不同的训练内容。
如,抓环境描写悟烘托之情。在学习了《桥》这篇文章后,课后第3题抛出话题“文中多处关于大雨和洪水的描写从这些描写中,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很快就找出文中对环境描写的语句,体会到这些环境描写字字句句不露写人的痕迹,却时时处处在表现人物的高贵品质。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点,也是训练的重点。承接上面抓住人物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品质的方法来迁移体会环境描写的妙处,而设计了以下的训练:“今天我的数学测验考砸了,全班50位同学,就我一个考了个不及格。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这个片段,感受作者那些描写衬托的心情。
总而言之,每次训练有每次的重点,每次训练有一次的收获,通过前后知识的勾连,使得学生能比较牢固地掌握了各种写作的技巧。日复一日,聚沙成塔,学生的作文能力在这一次次有重点的训练中得以提升,如化蝶一样,丑陋不堪的蛹经过一点一滴艰苦的蜕变,最终变成了五彩斑斓的蝴蝶。
( 三 )作文的讲评要有重点
《新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作文倘若只让学生写了而没有讲评,学生所得就很有限,作文训练效果就不大。实践经验让我知道了作文讲评也必须有重点。每次的讲评必须与每次的训练重点相结合。
如,在《第一次……》一文写作的评讲我就着力于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开头问题上。通过对学生作文实际情况归纳出如下几种开头病症:一是缺少点题;二是逻辑不严;三是重复啰嗦。
针对上述问题,同样从学生作文呈现出的开头方式中为学生提炼出几种有效的开头方法:一,对比、类比中突出主题;二,借歌词、名言等引出主题;三,层层推进,设置悬念,水到渠成;四,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运用这几种方法让学生归纳出,这些作文开头方法的好处,引导学生在运用这几种方法时也需要分清不同表达方式的文体采用不同的方法。最后根据自己的作文开头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或者重写。
作文的评讲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是作文指导的延伸。在作文评讲课上教师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评改,把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上升到写作规律上来认识,明白“应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从而产生新的写作欲望,实现作文训练的有效性。
正所谓“有失才有得”,失去是为了更好的、更多的获得。我们期望,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便的教学方法,简化的教学环节,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够达到真实、朴实、扎实、丰实而灵活有效的境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参考文献:
[1](美)加里·鲍里奇,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1.
[2]新语文课程标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