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银行业应用级双活的网络架构改造方法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银行业在金融科技方面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均建立有同城或异地灾备中心,但在灾备中心的利用效率上有待提高。该文提出一种实现银行业应用级双活的网络架构改造方法,通过对现有网络架构进行改造,实现数据中心与灾备中心的应用级双活,能够同时对外提供服務,另外可以在数据中心因意外等原因中断服务时实现灾备中心的无缝切换。
  关键词:金融科技;灾备中心;应用级双活;架构改造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3-0021-02
  1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重视科技对业务的驱动作用,对科技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尤其在银行业,金融科技已成为核心竞争力,各行每年在科技方面的预算投入不断增加,通过建设越来越人性化的应用系统,不断提升客户体验,增强获客能力。数据中心作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重要载体,是各行应用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增强容灾能力,保证业务的连续性,绝大部分银行均建设有同城或异地灾备中心,灾备中心为近年来金融业务的迅猛发展起到了基础的保障作用。
  2双中心架构介绍
  银行业灾备中心在设计建设之初,顾名思义,承担着数据中心的灾难备份作用,图1是目前一种常见的数据中心与灾备中心网络架构简图。
  在图l中,双中心均部署有核心路由器、防火墙、核心交换机、服务器虚拟化集群。核心路由器负责银行内外部流量的接收和转发,防火墙负责安全防护策略的控制。内部网络采用二层架构,即核心层一接人层,所有虚拟局域网(VLAN)信息均在核心交换机中定义,接人层交换机只负责流量的转发(未在图l中画出)。服务器虚拟化集群是提供服务的主要设备,依靠数据同步机制和虚拟化控制器的控制作用,保证数据在双中心的同步以及应用在双中心的漂移。
  在实际业务访问过程中,业务的流量无论从数据中心路由器还是从灾备中心路由器进入网络内部,路由器均会依靠路由优先级的控制策略,将流量转发到数据中心内部,并不会进入灾备中心。访问流量经过数据中心防火墙、核心交换机,进入服务器区域,从而得到虚拟化集群的响应,流量返回路径仍然沿着数据中心原路返回,通过数据中心核心路由器送到外部。
  3存在的问题
  图1的网络架构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保障银行业务的顺利开展,并起到灾难备份作用,但随着网络、虚拟化等技术的进步,设备性能的提升,上述的网络架构也相应存在一些问题:
  1)网络可维护性和扩展性较差
  网络目前采用的是二层架构,即接人层一核心层架构,所有vlan信息均在核心交换机中定义。但一般在银行内部,包括大量的服务器、办公客户端、安全防控设备,所有设备的流量转发都通过核心交换机完成,增加了核心交换机的负担;同时当接入网络出现问题后影响范围过大,排错也较难;另外,二层架构的可扩展性较差,不利于分类管理。
  2)灾备中心利用率较低
  灾备中心只有在数据中心因意外等原因停止对外服务后,才可接管数据中心的业务,在数据中心正常运转情况下,灾备中心设备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只在路由器层面上进行简单的数据的转发,造成了极大地资源浪费,相当于投资了两倍的资金但实际上只发挥一倍的作用;而且所有应用服务均由数据中心提供,加大了数据中心设备的负载,久而久之,服务响应速度也会受一定影响。
  3)灾备中心接管服务不灵活
  由于所有VLAN信息均在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中定义,为防止IP地址冲突,实际上灾备中心核心交换机并没有配置相应网络信息。当数据中心因意外等原因出现故障无法提供服务时,灾备中心不会立即切换,自动承担起数据中心的角色,需要科技人员在灾备中心核心交换机上手工配置VLAN等信息,但在这期间会造成业务的中断。
  由于存在的上述问题,针对图1的网络架构,现提出一种实现银行业应用级双活的网络架构改造方法。
  4一种实现银行业应用级双活的网络架构改造方法
  1)改造三层网络架构
  根据银行业务特点,在保留原有核心区的基础上,在数据中心增加生产区、工作区、安全区、管理区四个分区,每个分区的具体功能如下:
  生产区:业务服务器部署区域,生产区对不同级别的业务系统实施不同安全策略,将各业务系统操作人员的操作,控制在本区域内。
  安全区:安全监控专用区域,部署有安全设备管理终端、堡垒机、安全数据备份、后期审计应用设备、密钥管理、物理环境安全监控等。
  管理区:运行维护管理终端、设备日志服务器、网络管理系统、物理环境监控等设备专用区域。
  工作区:办公终端、业务终端部署区域。
  每个分区分别增加两台汇聚交换机,形成“核心一汇聚一接人”三层网络结构。核心交换机只负责不同分区之间和外部访问的流量转发,相应VLAN信息下沉,由各分区汇聚交换机负责定义。核心交换机与各分区汇聚交换机之间采用三层路由方式互联,在核心交换机、各分区汇聚交换机间启用OSPF,核心交换机与外联防火墙等设备采用静态路由,并将静态路由重分布到OSPF中,使全网能够互访。
  通过这种三层架构模式改造,网络结构更加合理,不同的设备根据自身功能不同,接人相应的分区之中。分区之间互相独立,降低了核心交换机的负载,当接入层网络出现问题后影响范围缩小,便于后续故障排除。灾备中心原则上应与数据中心的改造方法相同,进行分区管理,但可根据各家单位的资金实际情况,酌情进行删减,但为了后续灾备中心能够自动接管业务,生产区是必须要保留的,生产区汇聚交换机也是必须要配备的。
  2)生产区汇聚交换机的二层打通
  数据中心与灾备中心两边各部署两台生产区汇聚交换机,两两之间实现双机热备和虚拟化,之后再将双中心的生产区汇聚交换机二层打通。二层打通实际上是实现了生产区网关信息的共享,利用的是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VRRP)技术,该协议是由IETF提出的解决局域网中配置静态网关出现单点失效现象的路由协议,广泛应用在边缘网络中,它的设计目标是支持特定情况下IP数据流量失败转移不会引起混乱。通过设置VRRP优先级,确定浮动网关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将浮动网关优先放置在数据中心生产区汇聚交换机中。
  通过网络架构改造后的网络简图如图2。
  5结束语
  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和金融科技水平的提高,灾备中心的定位也应有所改变,灾备中心应该不单单定位于数据中心的灾难备份中心,应该更多的承接数据中心的业务。本文通过对现有网络架构改造,可以有效解决原有网络架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较差、灾备中心利用率较低、灾备中心接管服务不灵活等方面问题,提升了灾备中心的定位。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需要网络工程师和系统工程师的密切配合,并在完成后需开展充分的网络和系统测试。
  [通联编辑:代影]
其他文献
摘要:在实际针对油田软件项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的复杂性比较强,而且具有明显的多向性。该文主要针对油田软件项目在开发前期的准备阶段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问题解决后的控制和管理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极大的提升油田软件项目的开发效率以及项目的开发成功率。  关键词:软件开发项目;数字化油田;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
摘要:目的:使用Geant4软件对加速器机房进行防护设计。方法:加速器屏蔽墙采用常用的混凝土结构,迷道采用L型结构,以国家标准GBZ/T2012为准则,调试模拟参数,对机房的屏蔽进行模拟计算。结果:模拟计算得到机房屏蔽模型,能够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安全和满足放疗使用的需要。  关键词:辐射屏蔽;Geant4  中图分类号:R1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3-001
虚拟现实技术能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给使用者提供视、听、触等感官模拟。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的课程资源(Curriculum Wisdom)具备直观、可操控、可进化、易分享
摘要:软件测试是计算机学科的重要课程。传统的授课方法理论教学逻辑清楚,理论突出,但是实践知识教学薄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构建新的知识。案例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基于案例的软件测试教学一共分为情景构建、案例提出、案例分析、案例总结与评价四个部分。该方法让学生通过原有知识和在案例中的积累构建新知识,注重实践知识的教学。  关键词:软件测试;建构主义;案例驱动;实践  中图
摘要:探讨了switch分支结构的常见错误,分析了与嵌套、循环结构的综合使用,通过在计算机专业的卓越班和实验班的实践证明,学生的综合编程能力和动手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switch;嵌套;循环;函数重载;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5-0157-01  1 概述  在卓越班和实验班等基础较好班级的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学生对
摘要:“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是工科偏电气类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对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起着关键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的是培养出高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学科型、研究型的人才。因此,本文以应用型教育为出发点,结合此课程的传统教学现状、成绩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应用型教学改革做出初步探讨。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雨课堂;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该文介绍了一套运用AR、网络通信技術,解决多人协作中虚拟世界与现实的互动的整体项目,提出采用新概念人机交互机制与装置,实现多维度感知交互,增强体验感。使用基于JavaMO异步通信框架Netty处理网络10,实现增强现实各终端之间的通信,从而实现多用户下各种交互设备和虚拟环境快速自然实时的交互,同时也能解决增强现实中各种设备和虚拟环境实时通信的高并发的问题。  关键词:增强现实;网络通信;Ne
摘要:IPS部署和实施是网络安全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安全课程实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组建IPS分布式虚拟环境为目标,构建实验环境,设计实验拓扑与参数,给出完整的实验设计与配置流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与分析。  关键词:分布式虚拟环境;IPS;实验平台设计  中图分类号:了P3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3-0017-04  1概述  随
摘要:在当前国內计算机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当中,虽然基础的管理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准,但是在安全计算机数据库更新机制上,却存在明显的问题,尤其体现在缺乏基础的信息交互,影响后期的使用。在这样的状况下,本文主要针对新型安全计算机数据库更新机制进行了研究,并着重分析了新型安全计算机数据库在更新机制上的实践思路。  关键词:安全;计算机;数据库;更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科教兴国,科技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如今科技有了长足进步,教育模式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如今的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实行课堂互动,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软件开发课程中实行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该文就如何在软件开发课程中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进行策略探讨。  关键词:软件开发;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