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河北省内九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接诊的15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75例,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2万单位/(kg?d),分3次静脉注射,注射时间30-60分钟,连续治疗7d.在治疗后0d、3d、7d分别计算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急性脓毒症病死率(MEDS)评分、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机 构】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衡水哈里逊国际和平医院;联勤保障部队980 医院;邯郸市第一医院;沧州市中心医院;邢台市人民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河北省内九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接诊的15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75例,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2万单位/(kg?d),分3次静脉注射,注射时间30-60分钟,连续治疗7d.在治疗后0d、3d、7d分别计算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急性脓毒症病死率(MEDS)评分、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分别测定乳酸(La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D-二聚体(D-Dimer)、肌钙蛋白I(cTnI)、直接胆红素(TBIL)、肌酐(Cr)的值,统计机械通气时间、急诊ICU住院时间、28d病死率.结果 治疗7d后,两组患者器官功能评价指标以及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Lac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APACHEⅡ评分:10.21±4.49 vs 12.91±5.47,SOFA评分:1.5(0,4)vs 3(0,7),Lac(mmol/L):1.05±0.46 vs 1.33±0.4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可改善患者的总体状态,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其他文献
心源性休克 (cardiogenic shock,CS)是循环衰竭最严重的表现形式,由于心脏泵血能力的急剧下降,或者心室充盈突然受阻,使得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急剧减少,导致各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发生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心脏功能异常、周围循环衰竭、严重器官低灌注和低氧血症是CS发生的原因和特征表现,也常常被称为原发性心功能不全或称泵衰竭,具体表现为持续低张力 (低血压)和终末器官灌注受损,如四肢冰冷、少尿或精神状态改变 (意识障碍)以及恢复血容量仍难以纠正的休克等.
目的 探讨CVVHDF与CVVH在脓毒血症伴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86例脓毒血症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选取时间:2019年5月~2021年5月,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采用CVVH治疗,观察组采用CV-VHDF治疗.两组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入住ICU天数、总住院天数、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排尿量、血清Cr、BUN、hs-CRP、β2-MG水平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APACHEⅡ评分、血清β2-MG、Cr
脓毒性休克的死亡率居高不下,且无明显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最近,代谢复苏疗法备受瞩目,本文就脓毒性休克治疗时联合营养素补充措施的代谢复苏治疗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为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死亡患者中,其心脏骤停原因及其心肺复苏策略与传统的、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有明显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主要体现在COVID-19特点、心脏骤停原因、个人防护、复苏策略与复苏伦理等方面.因此,需要有涉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脏骤停预防与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以指导这一特殊情况下的心肺复苏实践.共识制定小组由45位专家组成,涉及急诊医学、重症医学、传染病学、医院感染控制、循证医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医院管理学,伦理学等专业专家.应用多种检索工具如PubMed,以COVID-19/